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手参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手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Shǒu Shēn

    【别名】手掌参、掌参、阴阳参

    【来源】

    为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 R. Brown的块根。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秋季采挖,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放入开水锅内煮至无心白为度,捞出晒干。

    注:同属植物粗脉手参Gymnadenia crassinervis Finet分布于云南、西藏等省区,其块根亦作手参入药。功效类似。凹舌兰属植物长苞凹舌兰Coeloglossum viride (L.)Hartm. var. bracteatum (Willd.)Richt.在陕西、甘肃地区也作手参入药。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理气止痛。病后体弱,神经衰弱,咳嗽,阳痿,久泻,白带,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也可作散剂或泡酒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手参

    《*辞典》

    【拼音名】Shǒu Shēn

    【英文名】RHEZOMA GYMNADENIAE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的干燥块茎。秋末采挖,洗净泥土,晒干。

    【性状】本品呈手掌状,长1~4.5cm,直径1~3cm。表面浅黄色、褐色,有细皱纹,顶端有茎的残基痕,其周围有点状痕。下部有3~12指状分枝,分枝长0.3~2.5cm,直径2~8m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角质样。无臭,味淡,嚼之发粘。

    【鉴别】

    (1)本品粉末浅黄白色。不规则粘液质团块众多,加碘试液呈紫蓝色。草酸钙针晶易见,在薄壁细胞中成束存在,长8~65μm。导管多梯纹、网纹,螺纹少见,直径13~55μm。薄壁细胞多,有的甚大。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摇匀,放置15分钟,呈冻胶状,取出少量,置载玻片上,加墨汁1~2滴,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被染成黑色。

    (3)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水适量,煮沸,放冷,滴加碘试液,显深蓝色。

    【炮制】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性味】甘,温、润。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生精润肺。用于肺病,肺虚咳喘,肉食中毒,遗精阳痿。

    【用法用量】单用研细,用温奶冲服或配方。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辞典》

    页首↑

    手掌参

    《*辞典》

    【出处】《东北药植志》

    【拼音名】Shóu Zhǎnɡ Cān

    【别名】佛手参、掌参(《宁夏中草药手册》),手儿参(《陕西中草药》),旺拉(藏名)。

    【来源】为兰科植物手参和粗脉手参的块茎。春、秋采挖。去净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开水烫过再晒干。

    【源形态】

    ①手参,又名:阴阳草。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块茎4~6裂,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时白色,后呈黄白色。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先端渐尖。穗状花序顶生,长6~15厘米;花多数,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外花被片长圆状卵形,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唇瓣长宽相等,菱形,三浅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钝,中央裂片较长;距通常呈镰状弯曲,细长,长1.3~1.8厘米;子房甚扭曲,长约8毫米。蒴果长圆形,无柄,长约10毫米;种子小。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林间草地、河谷及灌丛间。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②粗脉手参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块根肥厚,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初生时白色,后变黄色,顶部生须根。茎直立,具叶5~7片。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成鞘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最上部叶近鳞片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花密集,紫红色,唇瓣三角状或近菱形,先端3裂,距短于子房。蒴果,长圆形,先端尖。

    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缘潮湿肥沃处。分布西藏等地。

    【生境分布】产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块茎形如手掌,指状分裂,通常4~6裂不等,稍扁,长2.5~3.5厘米,径2~2.5厘米,表面皱缩,淡黄色,有时茎痕周围有1褐色环。质坚硬;断面白色,胶质。气特异,味淡。

    【性味】

    甘,平。

    ①《宁夏中草药手册》:"甘微苦,微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甘,平。"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微温,味甘,无毒。"

    【归经】《四川常用中草药》:"入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益气血,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

    ①《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

    ②《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

    ③《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

    ④《中国药植图鉴》:"消瘀。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羸瘦,缺乳汁。"

    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

    ⑦《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O.3~1两;研末或制成糖浆或浸酒。

    【注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外感忌服。"

    【附方】

    ①治病后身体虚弱: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咳嗽气喘:手掌参二两,百合、大枣各四两。水煎。饭前服,每次半茶杯。(《陕西中草药》)

    ③治久泻失血,白带: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研末服,每次八分,每天服两次。(《宁夏中草药手册》)

    ④治跌打损伤: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泡酒内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⑤治肝炎:佛手参、黄精、粉苞苣各适量,制成糖浆。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小儿酌减。(《全展选编·传染病》)。

    ⑥治布鲁氏菌病:佛手参、苦参、地丁等量。每日二次,每次三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⑦治血虚乳汁缺少:手掌参配黄芪、当归、漏芦、玉竹。水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备注】同科植物长苞凹舌兰的块茎在陕、甘、宁、青地区亦同等入药。与手参的主要区别是:叶椭圆形或卵圆形,宽3厘米以上;苞片远比花长;花黄绿色,唇瓣2~3裂,距短囊状。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手参"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书带蕨
    ·下一篇:柿霜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答王XX问时方生化汤夏季水中慢跑水牛角白鬼笔姜苓阿胶汤复方清肺止咯汤坐骨丸川芎[图]芥子别离散泄泻兼灼热病前胡阿胶飞机草一匹绸槐花散吴茱萸丸推车散小半夏散夏季四种常见疾病巴掌草黑枣丁香汤早春时节女性忌穿裙子桃树胶昙花春季宜吃芹菜玉屑马棘香茶菜石龙芮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