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仙人掌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仙人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Xiān Rén Zhǎnɡ

    【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

    【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wl.)Haw.,以全株入药。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鲜品1~2两;外用鲜品适量,去刺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仙人掌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Xiān Rén Zhǎnɡ

    【别名】风尾竻(《广东新语》),龙舌(《桂乎县志》),平虑草、老鸦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本草求原》),观音掌(《贵州民间方药集》),观音刺(《广西中兽医药植》)。

    【来源】

    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

    同属植物绿仙人掌亦同等入药。

    【源形态】

    灌木,高1~3米。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上部肉质,扁平,绿色,具节;每节卵形至矩圆形,长15~30厘米,光亮,散生多数瘤体,每一小瘤体上密生黄褐色卷曲的柔毛,并有利刺。叶肉质细小,披针形,先端尖细,紫红色,基部绿色,生于每个小瘤体的刺束之下,早落。花黄色,径达7~8厘米,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扁化茎顶部边缘;雄蕊多数,数轮排列,花药2室;雌蕊1,花柱白色,圆柱形,通常中空,柱头6裂。浆果,肉质,卵圆形,长5~7厘米,紫红色,被细硬毛;种子多数。

    以上植物的花(神仙掌花)、果实(仙掌子),以及肉质茎的浆汁凝结物(玉芙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三萜、苹果酸、琥珀酸。灰分中含24%碳酸钾。

    【性味】

    苦,寒。

    ①《本草求原》:"寒。"

    ②《岭南采药录》:"味苦涩,性寒,无毒。"

    ③《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肺、胃三经。"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治心胃气痛,痞块,痢疾,痔血,咳嗽,喉痛,肺痈,乳痈,疔疮,汤火伤,蛇伤。

    ①《本草求原》:"消诸痞初起,洗痔。"

    ②《分类草药性》:"专治气痛,消肿毒、恶疮。"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健胃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治心胃气痛,蛇伤,浮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解热镇静剂。治喉痛,疗疔毒及烫伤,又治精神失常。外用治小儿急惊风。"

    ⑤《陆川本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主治疮痈疖肿,咳嗽。"

    ⑥《中国药植图鉴》:"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

    ⑦《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⑧《闽东本草》:"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痛,跌打损伤。"

    ⑨《广西中草药》:"止泻。治肠炎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

    ①《岭南杂记》:"其汁入目,使人失明。"

    ②《闽东本草》:"虚寒者忌用。并忌铁器。"

    【附方】

    ①治久患胃痛:仙人掌根一至二两,配猪肚炖服。(《闽东本草》)

    ②治胃痛:仙人掌研末,每次一钱,开水吞服;或用仙人掌一两,切细,和牛肉二两炒吃。(《贵州草药》)

    ③治痞块腹痛:鲜仙人掌三两,去外面刺针,切细,炖肉服。外仍用仙人掌捣烂,和甜酒炒热,包患处。(《贵阳市秘方验方》)

    ④治急性菌痢:鲜仙人掌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肠痔泻血:仙人掌与甘草浸酒服。(《岭南采药录》)

    ⑥治支气管哮喘:仙人掌茎,去皮和棘刺,蘸蜂蜜适量熬服。每日一次,每次服药为本人手掌之1/2大小。症状消失即可停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⑦治心悸失眠:仙人掌二两,捣绒取汁,冲白糖开水服。(《贵州草药》)

    ⑧治透掌疔(即脚掌心生疔):仙人掌鲜全草适量,麦粉适量,共捣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⑨沿乳痈初起结核,疼痛红肿:仙人掌焙热熨之。此法亦治牛程蹇(即石硬)。(《岭南采药录》)

    ⑩治腮腺炎,乳腺炎,疮疖痈肿:仙人掌鲜品去刺,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⑾治湿疹,黄水疮:仙人掌茎适量。烘干研粉,外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⑿治小儿白秃疮:仙人掌焙干为末,香油调涂。(《岭南采药录》)

    ⒀治火伤:仙人掌,用刀刮去外皮,捣烂后贴伤处,并用消毒过的布包好。(《福建民间草药》)

    ⒁治蛇虫咬伤:仙人掌全草,捣汁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

    ①治疗冻伤

    取仙人掌去刺捣成糊状,敷于患处,纱布包扎,5天后去敷料。第一、二度冻伤一次可痊愈,三度冻伤(已溃烂者不适用)敷药3天后换药1次,1星期也可痊愈。

    ②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腮腺炎

    取仙人掌2块去刺捣烂,加入95%酒精50毫升调匀,外敷局部,每日2次,治疗100余例均愈。或将仙人掌捣烂取汁,加面粉适量调敷患处,治疗乳腺炎效果亦好。

    ③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实验证明,仙人掌有止血和保护创面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病出血者。用法:将鲜仙人掌去刺洗净,切片晒干研粉。每次1克,日服2次。对胃酸不高的患者,可于每斤仙人掌粉中加入鸡内金粉1~2两;胃酸偏高的再加入乌贼骨粉2~3两,混合。剂量服法同上,21天为一疗程。临床观察8例,服药后上腹疼痛、反酸、黑便等症状均消失或好转;7例钡餐复查,龛影、球部充盈不佳及变形等改变,亦大都消失。

    【摘录】《*辞典》

    页首↑

    神仙掌花

    《*辞典》

    【出处】《本草求原》

    【拼音名】Shén Xiān Zhǎnɡ Huā

    【别名】玉英(《云南通志》)。

    【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花。

    【化学成分】花含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葡萄糖甙以及异槲皮甙。

    【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止吐血,煎肉食。"

    【摘录】《*辞典》

    页首↑

    仙掌子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Xiān Zhǎnɡ Zǐ

    【别名】千岁子、凤栗(《广东新语》)。

    【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果实。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仙人掌"条。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性子。"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补脾健胃,益脚力,除久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0.5~1两。

    【摘录】《*辞典》

    页首↑

    玉芙蓉

    《*辞典》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Yù Fú Rónɡ

    【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肉质茎中流出的浆汁凝结物。4~8月,当仙人掌汁液充盈时,选择生长茂盛的仙人掌树,割破外皮,使其浆液外溢,待凝结后收集。捏成团状,风干或晒干。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仙人掌"条。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

    【性状】凝结物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圆形团块,质坚硬而微润泽,似生松香或桃胶,色泽黄白或乳白,偶带棕黄色,碎断后微透明,常有渣质夹杂,无特殊气味。火烤之则质地变柔,但不易熔化。以凝固、干燥、色泽黄亮、质地坚脆、无泥土掺杂者为佳。

    【性味】

    ①《植物名实图考》:"味微甘,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

    治怔忡,便血,痔血,喉痛,疔肿。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肠痔泻血。"

    ②《分类草药性》:"固心,补气。"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补中气,治怔忡。"

    ④《四川中药志》:"解热镇静。治喉痛,疔肿,烫伤,便血,脱肛,耳心溃脓及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注意】阳虚、寒症及小儿慢惊均忌用。

    【附方】

    ①治疔肿:玉芙蓉、蒲公荚。煎服。

    ②治小儿L急惊风:玉芙蓉捣绒,敷脐部。

    ③治妇女干血痨:玉芙蓉、一点血、鹿衔草、蓝布政各一两。蒸鸡子服(不放盐)。(宜忌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仙人掌"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肾炎草
    ·下一篇:神曲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冬季吃狗肉后忌立即喝茶木香豆蔻丸和血通经汤女性痛经药膳疗法无缝珠桂枝加当归汤应痛散永寿丹霍乱脱证芒硝槟连散胆矾丸黄胆头面连项皆肿,心中烦躁不能...补血草粪箕笃大烟锅草夏季防光感类皮肤病小黑药夏秋季进补燕窝二忌黑须散秋冬好发周围血管病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铁藤小叶爱楠小果蔷薇南五味子五灵脂蝙蝠草蒒实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