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医药网 健康生活,快乐人生,共享平安. 会员中心 |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首页
  • 中医
  • 中药
  • 健康
  • 资讯
  • 医药企业
  • 医药数据
  • 百科
    • 网站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针灸
    • 中医疗法
    • 中医药酒
    • 中医食疗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中医书籍
    • 中草药大全
    • 民间偏方
    中医书籍 名医名家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医案心得 中医养生 中医杂集 两性健康 中医针炙 中医治疗 中医文化 中医药酒 中医保健 实用药酒 中医进补 中药食疗 中医世界
    您的位置: 三九中药之家 → 中医杂集

    玉米

    目录: → 中医杂集 发布时间:2009-10-25

    玉米

    《*辞典》

    【出处】《农政全书》

    【拼音名】Yù Mǐ

    【别名】玉高梁(《纲目》),番麦、御麦(《留青日札》),西番麦(《学圃杂疏》),玉麦、玉蜀秫(《农政全书》),玉蜀黍(《纲目》),戎菽(《广群芳谱》),红须麦(《蒙化府志》),薏米包(《医林纂要》),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双溪物产疏》),包谷、陆谷、玉黍(《齐民四木》),西天麦(《平凉县志》),玉露秫秫(《植物名实图考》),纤粟(《随息居饮食谱》),珍珠米(《尔雅谷名考》),粟米、包粟(《岭南采药录》),包麦米(《中国药植志》),苞米(《广西中兽医药植》)。

    来源:中药网www.39yao.cn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

    【源形态】

    一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1~4米,节间有髓,基部各节具气生根。叶片长大,扁平,剑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雄性圆锥花序顶生,雄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含2小花;两颖几相等长,膜质,背部隆起,具9~10脉;外稃与内稃均透明膜质,几等长于颖;花药橙黄色,长达5毫米;雌小穗孪生,成8~30行排列于粗壮而呈海绵状之穗轴上;两颖相等,甚宽,无脉,具纤毛,第一小花不育;外稃透明膜质,似颖但较小而无毛,具内稃或否;第二小花外稃似第一小花者,具一内稃;雌蕊具极长而细弱之花柱。颖果略成球形,成熟后超出颖片和稃片之外。花果期6~9月。

    本植物的根(玉蜀黍根),叶(玉蜀黍叶)、花柱(玉米须)、穗轴(玉米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淡,微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①《纲目》:"调中开胃。"

    ②《医林纂要》:"益肺宁心。"

    ③《本草推陈》:"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煮食或磨成细粉作饼饵。

    【摘录】《*辞典》

    页首↑

    玉米轴

    《*辞典》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Yù Mǐ Zhóu

    【别名】罐泰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包谷心(《重庆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穗轴。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

    【化学成分】含有能抗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的多糖,水解可得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

    【性味】《重庆草药》:"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泄泻。

    ①《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乳核,治水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灰调敷。

    【附方】

    ①治水肿、脚气:包谷心二两,枫香果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肚泻:包谷心烧灰,兑开水服。(《重庆草药》)

    ③治婴儿血风疮:红包谷心烧灰,麻油调敷。(《重庆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取玉米轴1斤、石榴皮4两,焙干研粉,或加水煎成1500毫升备用。煎剂每岁10毫升,粉剂每岁5分,均日服3次。治疗12例,除4例加用或改用抗菌素及其它药物外,其余8例均单用本药治愈出院。住院时间最短2天,最长5天。治疗中需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摘录】《*辞典》

    页首↑

    玉蜀黍根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Yù Shǔ Shǔ Gēn

    【别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根。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

    【功能主治】

    利尿,去瘀。治砂淋,吐血。

    ①《纲目》:"主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②《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土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两。

    【摘录】《*辞典》

    页首↑

    玉蜀黍叶

    《*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Yù Shǔ Shǔ Yè

    【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片。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

    【化学成分】茎、叶含有抗癌作用的多糖。参见"玉米轴"条。

    【功能主治】《纲目》:"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摘录】《*辞典》

    页首↑



    把 "玉米"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冬珊瑚
    ·下一篇:玉龙鞭

      推荐中医文章
    随机推荐中药文章
    木香大安丸白托柄菇生姜[图]薄荷汤荷蒂薄叶卷柏何首乌散神农山慈菇[图]茶叶粥鸡冠花苘麻子冰麝散淡竹叶汤栝楼煎肺病咳嗽吐血铃兰黄毛耳草警惕夏债秋算十神解毒汤大金刀山柳菊兰花双叶草秋季要注意预防时令病炎夏怎样给身体补水答徐××问其妻荡漾...厥阴病提纲及意义五爪风万年青丹参散结汤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在线留言
    三九中医药网分享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书籍,健康知识,最全的中医药酒,中药材,医药数据供您查询.
    Copyright 2006-2010 中医药网 本站资源来自网络,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尽快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广告QQ:414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