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时节,气候比较干燥,如果病邪侵入人体,很容易出现以干燥为特征的病变,通常称之为“秋燥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秋季感受了燥邪,可根据病邪性质及人体自身情况的不同,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在久晴无雨、秋阳暴烈时感受病邪或者病人体质以阴虚为主,阳气偏亢,感邪以后,很容易从热而化,即可出现温燥。如果在深秋季节,气候偏凉,秋风肃杀时感受病邪或者病人体质以阴虚为主,阴寒较甚,感邪以后,会从寒而化,出现凉燥。通常,在秋燥病人中,以温燥者多见。温燥症状有发热、头痛、少汗、干咳、咽干、鼻燥、口渴、舌质偏红、脉数等。凉燥症状有轻度发热、恶寒、无汗、皮肤干燥、苔白、脉浮等。所以,秋季保健忌忽视“秋燥症”。
把 "秋季保健忌忽视“秋燥症”" 添加到网摘:
·上一篇:秋季病后调养忌心烦
·下一篇:秋季养生忌让“秋愁”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