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方大全(2)

时间:2009-10-23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清暑退热饮

  组成:香薷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苏叶10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板兰根(或大青叶)30克,青蒿15克,川朴5克,鸡苏散10克(包煎)。

  功用:清暑利湿、辛温解表、芳香化湿。

  主治:暑天感冒。

  方解:《内经》云:“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暑天感冒,是指夏至到大暑期间伤于暑者。症见头痛恶寒,高热无汗,或有汗,但热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等感冒症状。同时,又有面赤口干,口渴思饮,脘痞困倦,心烦胸闷,或恶心呕吐,大便泄泻等伤暑伤湿表现,此乃暑为寒湿所遏而致。缘由夏暑天气炎热,地气上蒸,人在其中,稍有不慎,易于为病。如纳凉于深堂大厦,或贪图凉快,通宵风扇不息或空调温度过低,或夜宿户外,露水侵袭体表,则见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若恣意贪吃生冷瓜果,冰棒冷饮,寒湿内生,损伤脾胃,则脘痞吐泻。暑为阳邪易于耗气伤阴,又暑必夹湿,故见面赤,口干欲饮,心烦胸闷,恶心呕吐等暑湿内郁之证。

  治宜遵《内经》:“必先岁气,毋伐天和”之皆,确立以清暑利湿、辛温解表、芳香化湿为治疗原则,常用自拟方清暑退热饮治之。若作伤寒感冒,但以辛温之剂,事得其反。

  方中香薷、藿香、佩兰、苏叶辛温解表、芳香辟秽。因暑必夹湿,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银花、连翘、板兰根(或大青叶)、青蒿,清热解毒、清暑退热。鸡苏散由滑石、甘草、薄荷组成,辛凉透表、清暑利湿。川朴配苏叶,理气消痞除满。

  加减运用:有汗,但热不退者,去香薷、鸡苏散,加柴胡、黄芩、六一散。恶寒头痛较剧者,加川芎、蔓荆子。周身关节酸楚者,加秦艽、大豆卷。恶心呕吐者,加陈皮、法半夏。脘痞困倦者,加苍术、薏苡仁。心烦胸闷者,加川连、广郁金。大便稀薄者,加苍白术、山楂、神曲。

  黄芪芍药汤

  组成:生黄芪15g,苍、白术各10g,生薏苡仁30g,炮鸡内金10g,苦参15g,煅龙骨15g,血竭粉(冲服)1.5g,炒白芍10g,生甘草6g。

  功能:运脾固摄,祛腐生新,化瘀通络。

  主治:放射性肠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每次取药汁约250ml,饭前服。

  方解:放射性肠炎为肠癌、宫颈癌、宫体癌或其他盆腔肿瘤在放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病人长见表现有腹泻,腹痛,脓血便,排便次数增加,甚至每日多达20-30次。现代医学对此症采用抗生素加皮糖质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但疗效不易巩固。中医学认为,此属气虚滑脱,气滞血瘀,络脉受损。治宜益气固摄,祛瘀生新,通络止痛。本方用生黄芪一可益气升提,二是生肌托毒;黄芪与白术相配,可健脾祛湿;黄芪与血竭、龙骨相伍可祛瘀生新,补气涩肠;方中芍药甘草乃仲景芍药甘草汤,可缓急止痛;方中苍术、鸡内金、薏苡仁可健脾运脾,化湿辟浊,与苦参相合,又增添了解毒辟浊之功。本方可治疗因放射线照射引起的肠粘膜充血、水肿、细胞损伤,改善由此所致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且有护肝、抗肿瘤复发和转移之功效。

  临床运用:如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严重者加黄连5g、败酱草15g;脓血便较多者加生地榆10g、三七粉3g(冲服);女性引导脓性分泌物增多者加明矾6g、土茯苓15g,并用此药渣煎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本方应连续服用7-15天。

  活络通痹汤

  组成: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防风10g,当归10g,红花10g,丹参30g,桂枝10g,灵仙10g,元胡10g,香附10g,全虫10g,蜈蚣3条,乌蛇10g,三七3g(冲),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能: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消肿,理气止痛。

  主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nsbp 用法:1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亦可将生药加工成水丸,每次6-8g,1日3次。

  &nsbp 方解:本方中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灵仙、元胡、香附、伸筋草、透骨草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之效;当归、红花、丹参、三七、全虫、蜈蚣、乌蛇有活血化瘀、清热消肿、祛风解痉、通络止痛之功。诸药合用,互相协调,可达到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消肿胀、壮筋骨、祛风寒、理气血、镇疼痛之良好效果。

  临床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学称之为“痹证”。多由于素体气血亏损,阳气偏虚,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致使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壅塞经络,凝而为痹。风寒湿邪阻塞经络,结聚于关节,多形成风寒湿痹,故本方治则为祛风除湿、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渗湿消肿、理气止痛。若患者病程长,身体虚弱,周身倦怠,为气血不足,肝肾阴亏,本方加黄芪、党参、熟地、枸杞子;若患者脾虚厌食,服药后腹中隐隐作痛,本方加陈皮、白术、鸡内金、焦三仙;若服药后出现腹泻,本方加白术、云苓、诃子、芡实;若服药后出现咽干、舌燥、口渴、唇裂,方中加元参、知母、黄芩、石斛;若关节肿胀严重,本方加茯苓、薏苡仁、防已、萆薢以利水渗湿、清热消肿;服药后汗多者,本方加生龙牡、芡实、麻黄根。

  苓 理 汤

  组成:附子10g,肉桂10g,人参10g,白术10g,甘草10g,猪苓10g,茯苓10g,干姜10g。

  功能:温中健脾,祛寒破阴,化饮利水。

  主治:脾肾虚寒,水湿内停,阴盛格阳。常见症状有烦渴多饮,饮不解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水饮痰涎;或烦渴多饮,脘腹痞满,小便频而不利等,舌苔白润而滑,或黄白而腻,或舌苔黑润,脉弦大紧数。

  用法:水煎后,置冰箱中候冰,频服。

  方解:本方是一个方中有方的复方方剂。其中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取理中汤、人参汤之意,以温中祛寒、补益中气;肉桂、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取五苓散之意,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附子、干姜、甘草,取四逆汤之意,以回阳破阴;人参、附子、干姜、甘草,取人参四逆汤之意,以益气救逆、回阳复阴。复佐以热药冷服之法,取甚者从之之意,以免药物格拒。方中诸药共奏温中健脾、祛寒破阴、化饮利水之效。

  临床应用:本方主要用于证属脾肾虚寒,水湿内停,阴盛格阳的各种顽固性呕吐,如神经性呕吐、幽门梗阻引起的呕吐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恶心呕吐,另外对尿崩症、糖尿病病人的烦渴多饮、多尿也有良效。

  胆胃汤

  组成:柴胡10g,白芍15g,黄芩6g,当归10g,枳壳10g,木香10g,党参20g,炒白术20g,白茯苓15g,延胡10g,姜半夏10g,代赭石20g(先煎),云南白药1g(分服),炙甘草6g。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肝郁脾虚型胆汁反流性胃炎。

  用法: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以砂锅煎煮。每剂药2次,每次煎沸后再用文火煎30分钟,每次取汁200ml,2次药汁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饭前1小时服用。其中云南白药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分2次药前服用。

  方解: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是胃和胆囊切除术后或幽门功能不全以致胆汁返流引起的。临床以胃脘痞满不适,或隐痛,或嘈杂,嗳气,口苦为主症。部分患者上腹部有烧灼样痛不能缓解为本病特点。纤维胃镜检查可见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易出血,有时见糜烂。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呕胆”的范畴。《灵枢·四十气篇》曰“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似与本病口苦、恶心、呕吐苦水主症相符。胆附于肝,肝胆互为表里,《脉经》云:“胆汁系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其借肝之疏泄功能,胃气下降之力,下输于肠,以助消化,因而胆汁的正常排泄,必借肝之疏泄功能及脾胃之气的升降。一旦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或脾胃气虚,胃失和降,势必致胆汁疏泄失常而上逆于胃出现胆汁返流性胃炎。

  本方中柴胡、白芍、当归、木香、枳壳、延胡疏肝理气止痛;党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代赭石、姜半夏降气和胃;黄芩清肝泄胆;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服用,既能活血化瘀止痛,又起保护胃粘膜作用。全方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健脾和胃,扶正固本,标本同治。用本方治疗后经胃镜检查发现,其对消除胆汁返流、改善胃粘膜炎性病变确有较好疗效。

  临床应用:胃脘冷痛、舌苔白腻者加高良姜、制香附;口苦、苔黄腻、幽门螺阳性者加黄连、吴茱萸;胃脘痛、大便秘结不畅、舌苔黄腻者去姜半夏加蒲公英、制大黄;右胁胀痛、苔薄黄腻、有胆囊炎和胆石症病史者加乌梅、郁金、金钱草。

  化瘀利湿汤

  组成:丹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茯苓30克,黄柏12克,益母草30克。

  功能:益气化瘀、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病程已久者。

  用法:清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方解:慢性肾炎是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一个共同后果,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但病因、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为突出表现。谢氏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关键是辨清本虚标实的主次,治疗原则以益气活血为本。谢氏常用益气活血法取效,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理论,谢氏治疗肾病时,认为其病复杂,虚实交错,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上不能只着眼于水与气的病理变化,应将水、气、血三方面结合起来,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慢性肾炎感染外邪时,常有风热毒邪或湿热之象,治疗上当标本兼顾,方中丹参、当归、桃仁、红花、益母草活血化瘀,其中红花辛温,活血破瘀生新,益母草活血利水,共达通肾络利尿之效。黄芪补气、固表、摄精、升阳、祛毒、利尿,又无留滞之弊,加强诸药化瘀利湿作用。金银花清热解毒,黄柏走下清热祛湿,茯苓利水渗湿,全方共奏益气化瘀、清热利湿之功。

  临床运用: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湿热较重,舌苔黄腻者加生薏仁30克,水肿较肾加大腹皮15克、车前子30克,血尿加川牛膝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30克或白茅根30克,对于反复外感咽痛而出现血尿者宜清上为先,或清上治下并用,加用银翘散化裁,阳虚者加狗脊15克或仙灵脾30克或补骨脂15克,肌酐、尿素氮增高者加生大黄10克,热甚者加生地15克、栀子10克、生大黄10克,小便涩痛加海金砂30克。

  谢氏自拟化瘀利湿汤突出了益气活血、清热通络的治疗法则,并认为治疗中要善于守方,因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病变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切忌随病人的症状有改变,频繁更方,并提出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必受其影响。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