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突然生病,37.54%的人会马上带孩子去医院。而当你面对医生,许多问题想问却张不开口,87.37%的人担心问多了,医生不耐烦;26.28%的人觉得看病的人太多,担心后面的家长有意见。83.6%的人走出医院的大门之后,才想起来应该问医生的问题还没有问;59.39%的人在家已经想好的问题,一面对医生,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孩子不舒服,在去医院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日常起居中观察孩子是否有所异常,确定是否生病了。接下来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一些特殊表现,比如嗜睡,小的孩子不吃奶,大一些的孩子不喝水,又比如高烧、抽搐等等,这些都是病情较重的表现。确定孩子生病了,有去医院的必要后,我们就要做各种去医院看医生的准备了。
首先,家长要考虑孩子病情和医院情况为孩子选择一家适合的医院。一般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只要有儿科的医院就可以诊断,不一定要去大医院。其实大医院病人集中,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多。此外,虽然医院每天都例行消毒,可进出医院的人多,难免带入大量病原体,在这样的环境久留,很容易感染上其他疾病,尤其是身患疾病、免疫力已很低的儿童。因此,去医院看病也要有防范意识,更要尽量避免频繁去医院。所以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尽量不要让孩子与其他病人接触。尤其是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就诊时最好给孩子戴上口罩。看完病回家后,父母和孩子都要将手彻底洗干净,尽量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虽然说孩子有病不一定去大医院,但却也一定不要在街头小诊所看病,有些家长有麻痹思想,孩子得病后,随便在街头小诊所打针、输液治疗,常常延误了病期,遗憾终身。
决定好去哪家医院看病以后,做家长的需要自己明确孩子的病情状况,因为到了医院,医生需要从你的叙述中了解孩子疾病从发病到就诊之间的全部经过,包括宝宝的主要症状、病痛感受、发病时间、不适部位、以及有无并发症等等。你要避免在医生问诊时一问三不知或是叙述病情罗罗嗦嗦抓不住重点。现在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全托,有的孩子由祖父母或保姆照顾,所以父母可能并不是最了解孩子病情状况的人,这时你一定要向照顾孩子的人询问清楚病情,以便详细转告医生,就诊中别把猜测当作病情。如果是好几位家长一起带孩子去看病,建议最好由一位最了解孩子病情的家长负责陈述病情,避免门诊室内七嘴八舌,弄得医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才好。
向医生叙述病情时,家长应该注意尽量说得准确,许多家长在回答医生问诊时拖泥带水、辞不达意,这给医生尽快判断施救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比如孩子发烧或疼痛的起止时间,简单明了地告诉医生,不要把孩子的一日生活从头到尾地叙述。另外,不要将自己的臆测和想法当作病情告诉医生,比如觉得孩子流鼻涕就判断孩子是患上感冒了,因此含糊地对医生说“孩子感冒两天了”。
在带孩子看病时,还应主动告诉医生孩子过去的身体情况,如肝、肾疾病、血液病等,以便于医生在开药时就会尽量避免使用对这些疾病有影响的药物。对于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曾经有过对某种药物过敏的历史,更要主动对医生说清楚,以免对孩子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患的是慢性病或在复诊时,为了使医生了解前几次病情、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要尽量带齐病历本或底方,以供医生参考,这样做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检查、耗时费力。不同年龄孩子的用药量有所不同,在医生开药时,要主动告诉医生孩子的实际年龄(周岁),如果孩子最近刚称过体重,也可以告诉医生孩子的体重,以便医生更精确计算出用药量。
除了你的叙述,医生还会根据情况询问你一些事情,在回答医生的询问时,要尽量详细具体。比如,医生询问孩子腹泻的次数,不要回答“好几次”或“每次换尿布的时候都有”,回忆并尽量确切地告诉医生“三四次” 或“超过十次了”。 在病人很多、医生很忙的情况下,就更要求家长以简明扼要的语句叙述了。有时医生可能还会询问一些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对于一些遗传病可能还要询问一些家族成员的健康情况。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应如实回答,既不要含糊其辞,也不要凭想当然来编造,听不懂的地方可以请医生稍加解释后再回答。
医生开药时,家长不应凭经验胡乱指定用药,因为药并不是越贵越好、越多越好的,只有对症的药才是最好的药。另外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参差不齐,孩子的个体情况也各不相同,医生会根据情况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
一旦医生戴上了听诊器开始检查,就不要再对医生说话并保持安静,以便于医生听诊。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病人的健康是一生最关心的。成功的医疗离不开患者的密切配合,给孩子看病离不开父母和医生的良好配合。作为父母或孩子的监护人,不要以为带孩子看病,只是把孩子往医院一送,和医生稍稍一讲病情,就等着医生开药处置这么简单。只有家长和医生积极配合好,才能给与我们最关心的人最好的诊疗。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