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柴胡12g 陈皮12g 山楂12g 白芍12g 连翘15g 茯苓15g 大黄3--15g 板蓝根20g 苡仁20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日1剂,15天为l疗程,小儿量酌减。 适应病证 各型性肝炎。 病案举隅 许某,男,12岁。1周前发病,始类似感冒,继而厌油纳呆,恶心呕吐,发热乏力,胁胀痛,小便浑浊如橘色,大便秘结,体温39℃,精神欠佳,巩膜皮肤黄染,腹软,肝剑突下3cm,右肋缘下2cm,质软有触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肝功能检查:1136U,GPT>430U,ZuTT20U,TFI(+),尿三胆(+)。西医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证属湿热蕴结之阳黄,治以清利肝胆湿热,退黄。投本方加味:柴胡、陈皮、白芍、川楝子、姜半夏各8g,连翘、茵陈、山楂各12g,板蓝根、茯苓、苡仁各15g,生大黄5g(后下),生甘草6g,7剂。二诊体温已正常,黄疸逐渐消退,精神转佳,食欲大增,守原方再进10剂。诸症消失,肝脏回缩,无触痛,肝功能复查正常,随访未复发。 资料来源 魏金荣.陕西中医,1991,12(3),102 评 按 方中柴胡疏肝利胆止痛,升清阳,下积滞;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大黄清泻湿热、退黄、能行瘀血,量少能健脾胃。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四药都有抗降酶作用,柴胡保肝治肝,能保护肝细胞膜不受损害,降低肝内内质网酶的活性,即增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连翘酚能护肝,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抑制乙肝表面抗原,气分血分有热都可应用。山楂味酸人肝,消食散瘀行滞降酯,合白芍养血柔肝止痛。茯苓能使肝细胞之肿胀消退,与苡仁、陈皮健脾渗湿扶正祛邪。临床所见,湿热甚者加茵陈、黄芩、山栀、甘草;阴虚加沙参、麦冬:HBsAg阳性加虎杖、贯众;胁胀满痛加郁金、川楝子;呕恶纳呆者加法夏、鸡内金;脾胃虚寒加黄芪、党参、生姜等;肝脾肿大加丹参或三棱、莪术;腹水加大腹皮、泽泻、车前子;肥胖高血脂加决明子、茶树根,灵活化裁,以达到调整自体免疫功能、抑制复制的目标,有助于肝功能与整体健康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