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治疗药物的发展历史

时间:2009-07-30 |来源:三九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各位病友都了解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标准化的抗丙肝病毒治疗,那究竟这些药物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呢,让我们增进药物知识吧。

  ----摘自《中国丙肝防控建议书》

  回顾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历史,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重组INF-α的单药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低,只有19%左右;第二阶段是重组INF-α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将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提高到41%左右;第三阶段是PEG IFNα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它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使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提高到69%左右。

  目前,PEG IFN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已经成为标准化的抗丙肝病毒治疗方案。最新的指南推荐,如果没有禁忌症都应采用联合疗法;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用PEG IFN。

  干扰素

  IFN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IFNα,广泛用于慢性乙肝和丙肝的治疗。IFN也是最早应用于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是目前己知的唯一可清除HCV并使肝脏组织学病变获得改善的药物。但普通干扰素的半衰期较短,每周需要多次给药,并且抗病毒效果较差。直到PEG IFNα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PEG IFNα的成功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聚乙二醇化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从而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延长,因此称为长效干扰素,每周注射一次就可以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达到持续抗病毒作用。

  不同的IFN制剂的不良反应大致相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于治疗早期的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症候群如高热、头痛及肌肉疼痛以及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二是在治疗后期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抑郁、瘙痒、脱发等,少见的还包括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间质性肺纤维化等。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又称为病毒唑, 是1972年人工合成的一种核苷酸类似物,早在上世纪即在我国以及欧美批准用于多种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流感病毒感染,其可能是通过抑制RNA聚合酶发挥作用,亦有报道认为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利巴韦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性贫血和致畸作用,其它的还包括恶心、皮肤干燥、瘙痒、咳嗽和高尿酸血症等。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