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夜深人静,在儿科医院的急诊室里,一位怀抱四个多月婴儿的年轻母亲正在焦急地向医生诉说刚才家中发生的惊骇的一幕:2点左右,当她醒来准备为孩子换尿布时,发现熟睡中的儿子呼吸忽快忽慢,不很规则,还时不时屏气,最后一次竟长达十几秒钟不恢复,脸和嘴唇都变得青紫了。慌忙中,他们抱起孩子,又是拍打,又是呼唤,经过一阵啼哭之后,婴儿总算缓过气来。
医生仔细地检查了这个发育良好的男婴,除呈嗜睡状、反应略为迟钝之外,未见任何阳性病征。再三追问其父母,了解到这男孩平时比较"安静",对周围环境变化和亲人逗乐的反应也不很强烈。出生后母乳和人工混合喂养,在喂乳时,偶而出现"屏气",进食后还容易"溢乳"……为了防止意外,医生把这个男孩留在急诊观察室,三天中婴儿又两度在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因怀疑婴儿猝死综合征收入院。
为什么这男孩在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这还得从对睡眠的认识讲起。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睡眠看作为一种安静和活动休止状态。
近年的研究表明,睡眠时脑神经过程并不全部转入抑制,某些神经组织还呈现主动的兴奋活动。睡眠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一种是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称为慢波睡眠;另一种则相反,脑电波出现去同步快波,称为快波睡眠或异相睡眠,成年人在睡眠一开始时,先进入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持续80~120分钟后,转入异相睡眠,异相睡眠持续20~30分钟又转入慢波睡眠,以后再转为异相睡眠。
整个晚上,正常成人两种睡眠反复转化约为4~5次,在婴儿表现往往不甚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和乳幼儿的睡眠时间很长,且以异相睡眠占优势。其对外周刺激的反应却受到极深的阻抑,呼吸和心血管活动都变得较不稳定,说明乳幼儿在熟睡期间,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降低。
近十几年,陆续有关报告指出,一些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在睡眠中突然意外死亡,死后病理尸检亦缺乏特异性病变。这种情况被定名为"婴儿猝死综合症"。
有人认为乳幼儿软腭与颅底之间的呼吸通道比成人狭窄,在异相睡眠期,颜面肌肉松弛使下颌向后移动,喉部肌肉张力减退,加上婴儿舌体大,就加重了狭窄;而这时咳嗽等保护性反射又处于深抑制状态,因此缺氧不能唤起代偿性通气加强,相反会导致中枢抑制,呼吸停止,以致窒息死亡。
据报道,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活产婴儿的1~3‰,以美国为例,每年至少有5000婴儿死于此综合征,占婴儿死因的首位。发病高峰在生后2~4个月(91%发生在头6个月),男性稍多。50~80%发生在午夜至清晨6点。其临床特征可概括为4个"S",即发生在小婴儿(smallbaby),在睡眠中(sleeping),无声无息地(silent)突然死去(suddendeath)。此时发现而进行心肺复苏,经积极抢救虽有再生可能,希望已极微校近年来,医务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设法及早认识和发现此病的先兆,以便对易感儿防患于未然。
目前认为易发此病的婴儿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对环境反应较差;
2、有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表现,如对口鼻区触觉刺激出现回避反应;
3、在喂养时易于呼吸停止或屏气;
4、有异常的啼哭声,在同一次啼哭中有不同音调(可能与喉部发音管道的功能发育异常有关);
5、安静睡眠时有青紫特别是轻度呼吸道感染时,就有睡眠时青紫加重,而体格检查未见有心、肺、胸廓、神经肌肉等病因;
6、入睡后发生呼吸停顿,早期轻症仅为呼吸不规则,偶有暂停,重者呼吸长期停止,超过15秒以上,并有发绀、肌张力减退等。轻刺激不易使之苏醒,必须重力摇荡,或拍打足底才能复原;
7、入睡后有脉搏不规则,缓慢或停搏,并出现青紫或苍白。通常把有过窒息持续20秒或更长,或呼吸暂停伴有心动过缓等发作者称为"近婴儿猝死综合征"。
一旦发现婴儿有上述特征中的某些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心肺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电解质等测定,以及缺氧和高二氧化碳的反应性试验,以排除高危儿的可能。
如果发现某些造成呼吸道梗阻的病因,如腺样增殖体、鼻后孔狭窄等,可进行手术治疗。婴儿是否需服药物,应由医生决定。父母要学好育儿法,加强对婴儿脉搏、呼吸的监护,要特别避免呼吸道感染。喂食后,取坐位30~60分钟后,再让婴儿入睡。睡时抬高床头,避免仰卧。入睡后,如果发现有呼吸停顿要及时唤醒,轻刺激不能复苏者,要重力摇荡,甚至进行口对口呼吸。
根据调查,这病与家族因素有一定关系。患儿的同胞弟妹的发病率为14~21‰,为一般人群的十倍。患儿的父母或近亲中常有对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反应低下的病史。怀孕时嗜烟也可增加发病率。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母亲的育龄和胎次。母亲年龄大于25岁和第一胎出生的婴儿,此病的发病率要明显低于青春期孕妇和多胎儿。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晚婚,只生一胎,都可以看作为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