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神经有主管亢奋的,有主管抑制的,得互相配合。睡觉的时候就是主管抑制的神经起作用,如果它的功能不行了,人就兴奋,睡不着觉。
小时候看连环画,我最喜欢里面的梅花鹿,因为它的眼睛很漂亮,大大的,充满灵气,但又紧张、敏感,好像是含了水。后来,大学毕业后到临床工作,跟着老师的第一次门诊就遇到这样一个病人:是个小伙子,很瘦很精神,眼睛很漂亮,特别有神,很像我小时候看的梅花鹿的眼睛。老师当时一边摸脉一边问:"睡不好觉吧?"小伙子马上说:"我就是来看失眠的。"他很配合,很认真地给我们这些实习医生做"道具"。我发现,他面色和嘴唇很红,不像男人,很艳丽。老师说:"小伙子,你什么时候眼睛不这么漂亮了,你就睡着觉了。"弄得他特不好意思。他如果去看西医,估计要诊断为神经衰弱了。
人的神经有主管亢奋的,有主管抑制的,得互相配合。睡觉的时候就是主管抑制的神经起作用,如果它的功能不行了,人就兴奋,睡不着觉。如果总是亢奋着,人就要被消耗,就要被火所伤,就会衰弱,神经递质就会有被耗竭的可能。神经递质是传播神经信号的,比如上一级神经递质被耗竭了,就不能传递神经冲动了,包括让人睡觉的信号,人就要失眠。火是阴虚导致的,而阴虚又是火烧掉津液的结果,所以是个恶性循环。
中医里说的"阴"是有形的,比如血、津液等都是。人的"神"就寄居在有形的"阴"里面,比如心神,就住在"心水"、"肾阴"里,因为心肾是相交的,分别把守、贯通人体的上下。和睡眠、神志有关的"心神",就在这个小环境中寄居着,行使职能。
阴虚的人,心阴、肾阴都不足,等于给心神提供的居住场所在减小,严重时,心神可能流离失所,四处溜达--这时中医就叫它"心神浮越"--人就开始失眠,或者睡着了老做梦。白天,这种人的眼睛会异常漂亮,突出、有神,其实那不正常,是心神外露、居无定所的表现。精神分裂的人,眼神都直勾勾的,和正常人不一样,也是一种极度的心神外露。通过补心阴,就是给"无处落脚"的心神建造一个足够大的居所,让它有所归依,人才能安眠。
当时老师给那个小伙子用朱砂安神丸做基础来变通的,嘱咐他汤药煎好后用热汤药冲一个生鸡蛋黄一起吃,什么时候舌头、嘴唇不那么红了,鸡蛋黄就可以不吃了。
鸡蛋黄在中医里有补阴去火的作用。这种用法来自《温病条辨》里的名方"黄连阿胶汤",就是用黄连、阿胶、黄芩、白芍煎汤冲一个生的鸡蛋黄,专门治疗心火过盛造成的心烦失眠。因为小伙子胃口不好,老师就用鸡蛋黄替代了阿胶--阿胶的补阴作用更强,但性质太腻,容易影响胃口。
除了药物治疗,失眠人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要在床上滞留时间过长。有些人看书、用电脑、看电视都在床上,到真正想睡时就睡不着了。正确的做法是上床就睡觉,到了这个环境就让自己入睡,培养出一种神经反射。如果翻来覆去半个小时以上还睡不着,应该起来再做一些别的活动,等到有困意时再上床。
这里特别要提一句,我的老师并不仅仅靠摸脉就判断出这个眼睛漂亮的小伙子是失眠的。望诊,也就是看他的神气、气色,在诊断上起了很大作用。现代人看中医特别喜欢一上来就让医生把脉,往往是捋着胳膊走进诊室就说:"大夫,您摸摸我有什么病?"以前我当医生时不大喜欢这样的病人,总觉得再往后他就该让我算命了。
中医里有"舍脉从证"的说法,就是当脉象和症状冲突时,要服从症状,依靠症状来诊断。但从没有过"舍舌从证"的,说明舌头和舌苔可以直接反映疾病本质。而脉象与医生的主观感觉有很大关系,未必能反映身体的全貌。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大家明白:靠单纯摸脉就诊断出疾病的,往往是故弄玄虚,不是正规中医。要知道,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使人的很多本能废退了,其中就包括摸脉时的触觉。古人兴许可以单凭摸脉就能定确诊,我们身边的医生已经少有如此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