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注指微针赋

时间:2009-10-18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以针医诀式流注指微为韵)

疾居荣卫。 荣者血也。卫者气也。由肠胃受谷化血气所为也。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筋通腠理。中焦出气如沤。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络脉。乃注于经脉。阴阳以张。因息乃行。行有纪纲。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切而调之。调设失度。致生其疾。疾者百病之总名也。百病之始。皆由风寒暑湿饥饱劳逸而得之。或起于阴。或起于阳。所伤各异。虚实不同。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于冲任脉。或着于肠胃之膜原。邪气浸淫。不可胜论。

扶救者针。 救病之功。调虚实之要。九针最妙。各有所宜。热在头身宜 针。肉分气满宜员针。脉气虚渺宜 针。泻热出血发泄固疾宜锋针。破痈肿出脓血宜 针。调阴阳去暴痹宜员利针。治经络中病痹宜毫针。痹深居骨节腰脊腠理之间宜长针。虚风舍于骨节皮肤

观虚实与肥瘦。 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若虚实不明必先观其形之肥瘦。方明针刺之浅深。若以身中分寸肥与瘦同用。是谓浅深不得。反为大贼也故肥人刺深。瘦人刺浅。以与本藏所属部分齐平为期。所以无过不及之伤也。

辨四时之浅深。 四时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气所在以调之也。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经云。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各以其时为则。又肥人宜深刺之。瘦人宜浅刺之。

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 阴者。阴气也。阳者。阳气也。谓阳气起于五指之表。阴气起于五指之里也。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分肉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溪谷有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故取穴之法。分其阴阳表里部分。溪谷远近。同身寸取之。举臂拱手直立偃侧。皆取穴法也。逐穴各有所宜。

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 经云。迎随者。要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经逆顺而取之。灵枢曰。泻者迎之。补者随之。若能知迎知随。令气必和。和气之方。

必通阴阳升降上下源流。手之三阴。从藏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至腹。络脉传注。周流不息。故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本论云。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经络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之于脉外。仍各有所守之分。故知皮毛者肺之部。肌肉者脾之本。筋者肝之合。骨髓者肾之属。血脉者心之分。各刺其部。无过其道。是谓大妙。迎而夺之有分寸。随而济之有浅深。深为太过。能伤诸经。浅为不及安去诸邪。是以足太阳之经。刺得其部。迎而六分。随而二分。足太阳之络。迎而七分。

而二分。手太阳之络。迎而九分。随而四分。手阳明之经。迎而九分。随而四分。手阳明之络。迎而八分。随而三分。足阳明之经。迎而一寸。随而五分。足阳明之络。迎而六分。

随而一分。手少阳经。迎而六分。随而一分。手少阳络。迎而七分。随而二分。足少阳经。

迎而八分。随而三分。足少阳络。迎而一寸。随而五分。手太阴经。迎而九分。随而四分。

手太阴络。迎而七分。随而二分。足太阴经。迎而一寸。随而五分。足太阴络。迎而八分。

迎而七分。随而二分。手少阴络。迎而六分。随而一分。足少阴经。迎而六分。随而一分。

足少阴络。迎而一寸。随而五分。手厥阴经。

迎而七分。随而三分。手厥阴络。迎而六分。随而一分。足厥阴经。迎而八分。随而三分。

厥阴络。迎而九分。随而四分。斯皆经络相合。补生泻成。不过一寸。针入贵速。既入徐进针出贵缓。急则多伤。明须慎之。勿为殆事。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矣。

原夫指微论中。赜义成赋。 指微论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经络之赜。原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今于论内自取其义以成此赋。

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 本论云。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流为气血之也。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如流水走蚁。涓涓不息。不可暂止。又云。流而为荣卫。彰而为颜色。发而为音声。速则生热。迟则生寒。结则为瘤赘。陷则为痈疽。故知流者不可止。若人误中则有颠倒昏闷之疾。又云。注者住也。谓十二经络。

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所谓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气开当补泻气闭忌针刺。圣人深虑此者。恐人劳而无功。岂可昧气开流注之道哉。其气开注穴之法。

七韵中说之矣。每披文而参其法。覆经而察其言。明谕其隐。皆知实虚总附。夫披文覆经者学人之情也。既穷其理。赜其义。知其根。得其源。以见圣人之心乎。观何公作流注之赋玄辞妙语。可谓达理。非是自炫也。移疼住痛。如有神针。

暴疾沉 至危笃。刺之勿误。沉 久病,虚弱之人。忽暴感疾于荣卫。传于脏腑。其病必危笃而沉重也。明者是时深虑损益。慎勿轻忽。自恃聪俊。当须察其何经所苦。补泻针刺。去之勿误也。

详夫阴日血引。值阳气流。 贾氏云。阳日气先脉外。血后脉内。阴日血先脉外气后脉内,交贯而行于五脏五腑之中。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共五十穴。唯三焦受十经血气。

次传包络。又各注五穴。通前十二经。共六十穴。才合得十六难内六十首也。越人言。三部九候。各有头首也。及素问言六十首。今世不传。既言不传。其文不载六十首字也。余以所过为原六穴即是阴阳二气出入门户也。则阳脉出行二十五度。阴脉入行二十五度。则皆会于六穴中出入也。其五脏五腑收血化精合处。便是逐经原气也。其余精者。助其三焦。其受十经精气。则次传心包络。始十二经血气遍行也。如一经精气不足。则便成病也。既然有病。

即不根据此行度也。至令诸经失时。又更引毒瓦斯遍行。所流到处。即各见本经脉候。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病患或寒或热。或轻或重。因证取之耳。

口温针暖。 凡下针。先须口内温针令暖。不唯滑利而少痛。亦借已和气与患者荣卫无寒暖之争。便得相从。若不先温针暖。与血气相逆。寒温交争。而成疮者多矣。

牢濡深求。 经云。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气来实牢者为得。虚濡者为失。凡欲其补泻。即详五脏之脉。及所刺穴中。如气来实牢者可泻之。虚濡者可补之也。

诸经十二作数。络脉十五为周。 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之脉。合为十二经脉。每一经各有一脉络。余有阳跷之络。阴跷之络。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脉。周者。为十二经十五络二十七气。周流于身者也。

阴俞六十脏主。 脏谓五脏肝心脾肺肾。并心包之脉。合之有六。俞谓井荥经合非皆俞也。然井荥俞经合者。肝之井。大敦穴也。荥。行间穴也。俞。太冲穴也。经。中封穴也合。曲泉穴也。心之井。少冲穴也。荥。少府穴也。俞。神门穴也。经。灵道穴也。合。

少海穴也。脾之井。隐白穴也。荥。大都穴也。俞。太白穴也。经。商丘穴也。合。阴陵泉穴也。肺之井。少商穴也。荥。鱼际穴也。俞。太渊穴也。经。经渠穴也。合。尺泽穴也。

肾之井。涌泉穴也。荥。然谷穴也。俞。太溪穴也。经。复溜穴也。合。阴谷穴也。心包之井。中冲穴也。荥。劳宫穴也。俞。大陵穴也。经。间使穴也。合。曲泽穴也。五脏之俞。

各有五。则五五二十五俞。并心络五俞。共三十。以左右见言之。六十俞穴也。

阳穴七十二腑收。 腑谓六腑。非兼九形腑也。穴。俞穴也。亦谓井荥俞原经合也。肝之腑胆。胆之井者。窍阴穴也。荥。侠溪穴也。俞。临泣穴也。原。丘墟穴也。经。阳辅穴也。合。阳陵泉穴也。心之腑小肠。小肠之井者。少泽穴也。荥。前谷穴也。俞。后溪穴也。原。腕骨穴也。合。小海穴也。脾之腑胃。胃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