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贴法

时间:2009-10-18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薄贴法就是用膏药外贴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薄贴即为膏药之古称,清代《医学源流论•膏药论》中云:“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膏药起源很早,《内经》中已有“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的记载,清人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称:“《内经》用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此用膏药之始。”西晋的《崔氏方》中记载了用熏陆香加黄丹、油熬制

  乌膏,此为膏药制法的较早记载。唐代孙思邈则在《干金翼方》中首先提出“薄贴”一词,该书第23卷专列“薄贴”一节,载膏方31首。但由于熬制膏药技术较复杂,宋以前膏药用于临床的并不多,临床上大多应用油膏。宋代,随着医学的兴盛,临床应用逐渐广泛,膏药开始与油膏处于同等地位,医学文献对本法也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如《卫济宝书》明确记载了“麝香膏”是用药和麻油煎熬后加入黄丹再煎的详细制法。明代膏药应用更为普遍,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载有“加味太乙膏”、“琥珀膏”、“阿魏化痞膏”等多种膏药的制法和用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膏药可治痈疽、风湿诸证。至清代,膏药已发展成为普遍的民间医药,常用的外治措施之一,如《医宗金鉴》中即记载了更多的膏药方剂。外治专家吴尚先博采前人有关膏药的精粹论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较完善的以膏药为主的中药外治专书《理瀹骈文》,大大拓宽了膏药薄贴的外治范围。他临证用药,都以膏药薄贴为主,再选择性地配合其他外治方法,长期的临床实践使他深深体会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40年代末,医务、科研工作者,不仅系统挖掘,整理了前人应用膏药薄贴的经验,而且对膏药的制法、用法及作用机理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制法、应用上都有改进。50年代出版了《膏药方集》,60年代初出版了《中国膏药学》并不断更新、充实,使有关膏药文献得到整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操作方法】

  1.膏药一般是按配伍将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胡麻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经过物理变化,凝结而成,俗称药肉;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上或布上,便于收藏、携带,用时稍加热微溶。也有不用煎熬,经反复捣打至烂而成,贮于容器,随用随取。

  2.根据具体病证,选择相应的膏药,摊成厚薄适宜的,贴于经穴、患处或相应解剖部位。一般5~7天调换1次。

  【主治病症】

  一、外伤出血

  蚕豆膏(《串雅外编》) 蚕豆炒去壳,取豆捣细和匀,蜡熔为膏,摊贴患处。功能止血收口。主治扑打及金刃伤血出不止:

  二、外伤疼痛

  二乌止痛膏(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8(4):30) 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各25g,生蒲黄、生栀子、生大黄、生黄柏各24g,制乳没、白芥子、当归、川芎、骨碎补、五加皮、片姜黄各15g,生附子、北细辛、皂角刺、羌活、独活、广木香、紫丁香、甘松、山柰、麻黄各12g,以上诸药共研成极细粉,储放在密封的瓶内备用。用时把药粉同医用凡士林或鸡蛋清或蜂蜜或菊花露调成软膏状置放在钵内待用。将调成的软膏,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均匀地平摊在纱布上,外敷在伤处,绷带包扎。每隔3~5天换药膏1次。功能活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局部肿胀疼痛青紫。

  三、感冒

  1.伤寒通治膏(《理瀹骈文》) 麻黄(去节)120g,柴胡、党参、当归各30g,赤芍、甘草各120g,朱砂、雄黄各15g,诸药用麻油熬,黄丹收膏,冷却备用。用时蒸软贴膻中处,每次4~6小时,每日2次,连贴3天为1疗程。功能益气固表。主治四时伤寒感冒。

  2.实表膏(《理瀹骈文》) 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白术、黄芪、桂枝、白芍、甘草、柴胡、黄芩、半夏各15g,上药麻油熬,黄丹9 7 3 1 2 3 4 4 8 :

上一篇:冲洗法 下一篇:热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