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糖尿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不仅患病人数有增无减,而且发病人群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倾向。专家指出,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不但其本身有许多严重的并发症,而且还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所以糖尿病应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而且,糖尿病患者后边有一支非常庞大的“后备军”,被称为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低减。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如果不重视糖耐量低减,不及早进行防治,迟早要“转正”为糖尿病。
运动对糖耐量低减者的作用
体力活动过少是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明合理的运动不但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一环,而且可以预防糖耐量低减者发展为糖尿病。
1、血糖控制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需要能量,耗能增加7~40倍,最初运动消耗的能量物质主要是血糖和内源性糖原,血糖也会随运动的持续而下降。研究表明,运动2小时后可使非胰岛素依赖组织的葡萄糖摄取增加,这一作用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长期规律运动可使单次运动的效果累加,葡萄糖利用的改善可维持数月,糖基化血红蛋白可下降1.0%~1.5%,从而使血糖长期得到控制。
2、对胰岛素的作用 运动时胰岛素分泌虽减少,但由于肌肉收缩使其血流供应增加、血流增快及毛细血管普遍扩张,因此,到达肌肉组织的胰岛素并不减少。运动还可使胰岛素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新近的研究还发现,运动可促进肌肉的活动因子(一种类胰岛素结构的肽类,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的释放,增强胰岛素的作用。由于通过运动能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力,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运动锻炼被认为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3、对糖代谢的作用 长期运动可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同时,增加对糖的利用和分解能力,有利控制血糖和改善糖代谢。长期运动锻炼可增加代谢中各种酶的活性,改善肌细胞对糖的有氧代谢能力。研究表明,经6个月运动可使己糖激酶活性增加35%,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加75%。经长期运动,机体糖原合成酶活性提高,肌糖原的贮存能力增强,血糖波动减少,这样有利于维持糖代谢稳定。
4、其他作用 糖耐量低减者常常具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表现。如过早出现冠心病、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规律运动对上述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有改善作用。同时规律运动能纠正部分血脂异常,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伴有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高血压,在增强胰岛素敏感的同时,还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时间,能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适宜的运动方式
运动对糖耐量低减者有较多好处,但运动时也要注意方法正确,提倡“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能保持身心健康最科学、最有效的一种运动方式,其特点是强度低,时间长、不中断、有节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并能经常进行的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节奏较缓的健身操等。运动时要保持好自己的靶心率,即运动时每分钟的心率不大于170-年龄。例如,60岁的患者运动时心率以小于110次/分为宜。
运动必须遵循“持之以恒”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体力情况,选择适于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时自我感觉良好,皮肤有微微汗出,运动后全身轻松,假如运动之后,筋疲力尽、食欲明显下降,说明活动量过度了。
运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1、运动量不宜过大 适当运动可以消耗部分热量,减少脂肪的堆积,可以使肌肉发达,血流加速,体质增强,并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控制血糖有利。但运动量过大或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又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等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控制糖耐量低减者是有害的。
2、运动时间要合适 我们常说的适当运动,不但指运动的强度要适中,运动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活动比较合适,清晨空腹容易形成低血糖,要注意避免。运动中要随身带些糖果,避免发生低血糖情况。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4次,每次持续时间(达到靶心率)20分钟以上。
3、运动要有计划 有些糖耐量低减者生活无规律,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运动时间更无从保证,闲下来就频繁运动,且运动量和强度都会加大,而忙起来又较长时间不运动。这样既不能保证运动效果,又会导致血糖波动,对控制血糖也不利。
相关链接
何为糖耐量低减
糖耐量低减是介于正常血糖水平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就是对糖的耐受力下降了。健康人的血糖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如果一个人没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超过正常水平,而又不够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则称为糖耐量低减。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很常见。
糖耐量低减者的转归可以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转变为真正的糖尿病,一种是保持不变,还有一种是恢复正常。根据临床观察,糖耐量低减的人如果听之任之,每年会有5%~15%的人转变为糖尿病,所以这类人群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但如果对这类人群在生活方式上作适当的干预,如适当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则会降低约50%的糖尿病发病率。由于糖耐量低减的人往往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所以适当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对减肥、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也有益处。运动对于糖耐量低减者血糖恢复正常尤其重要。
今日热点: 日本冲绳百岁老人的比例非常高,研究表明,他们的长寿归功于一种低热量值的食谱……[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