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生首乌15g 生麻黄5g 生大黄5g(后下) 薄荷l0g 防风l0g 蝉蜕l0g 僵蚕l0g 苦参l0g 黄芩l0g 紫草l0g 赤芍l0g 丹皮l0g 生甘草10g
制剂用法 上方水煎,头二煎取汁300ml,分4次服,第三煎取汁1000ml沐浴,日1剂。
适应病证 药物性皮炎,麻疹样红斑或猩红热样红斑型,荨麻疹型,多型红斑样型,风热证。
病案举隅 古某,男,26岁。周身瘙痒起疹3天,疹前因咳嗽、咽痛自行服用氨苄青霉素胶囊。体检:周身弥漫针头至粟粒样大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大片。舌尖红、苔黄,脉数。诊断:麻疹样红斑型药疹。遂以上方治疗。服药1剂后,解稀大便2次,皮损及瘙痒明显减轻,再剂而愈。
资料来源 李刚.四川中医,1995,(4):46
评 按 药物性皮炎中医称之为“中药毒”,为多发常见病。主要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发生过敏,导致皮肤或粘膜出现急性炎性反应。中医认为,禀赋不耐之人,素体血热内蕴,复受药毒,毒热相合,外熏皮肤、内灼营血,导致人体卫、气、营、血生理功能失常而发病。其初始邪热较轻,斑疹稀疏,属卫分证。及时治疗常药到痒止疹消,不然邪热由卫人气,正盛邪实,斑疹密集,进一步发展则为毒人营血,变证丛生。 本方为自拟方,具有疏风止痒、清热解毒、凉血退疹之功能。方中生首乌、生麻黄、生甘草有疏风清热解毒抗过敏之作用,为主药;薄荷、防风、僵蚕、蝉蜕疏风止痒;黄芩、紫草、赤芍、丹皮清热解毒凉血退疹;大黄通腑泻热,使热毒之邪从大便而出。据现代药理研究,首乌、麻黄、黄芩、丹皮、甘草等均有抗过敏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于过敏性疾患有特效。其中麻黄既能收缩血管亦能利尿。 临证时须注意:因药物性皮炎具有温病、发病快、传变迅速,重者危及生命之特点,发病后及时停用致敏药至关重要。否则,再好的治疗亦无济于事。实践证明,中药治疗药物性皮炎效颇佳,除辨证准确外,用药剂量很关键,不能墨守成规,得视病情每日投药1~3剂,分2~6次服用。否则难获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