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最佳时机

时间:2009-07-30 |来源:三九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医生,检查报告上说我的转氨酶都正常了,你怎么还不给我停药呢?”在乙肝的临床治疗中,医生常常遭遇病人类似的质问。转氨酶对乙肝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真有这么大吗?它转为正常就意味着乙肝的治疗目标已经达到了吗?

  “这些观念都已过时了。”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三区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徐启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今乙肝治疗的目标已从最初的转氨酶恢复正常转变为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从所谓的“大三阳”转成“小三阳”携带者。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徐启桓

  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关键

  对于慢性乙肝治疗效果,目前在医学界有一种有关临床指标改善的“金银铜”牌的说法:表面抗原(HBsAg)的清除(即表示肝内乙肝病毒即将或已经清除)以及表面抗体(抗HBs)的出现(说明身体已经产生了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不会再感染),被普遍认为是乙肝患者最接近“治愈”的临床结果,也因此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慢性乙肝治疗中的“金牌”。

  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表明免疫系统已经能识别并且有效控制病毒,即使停药后也还能获得持久的疗效,因此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即从所谓的“大三阳”转成“小三阳”携带者)被称为“银牌”。而HBVDNA转阴(即病毒基因降低至检测不出的水平),则常被认为是“铜牌”。

  “至于一些乙肝患者甚至某些非专科医生所追求的"转氨酶水平降至正常"这一目标,实际上什么奖牌都算不上。”徐启桓主任说。以往对慢性乙肝的了解不多,才会把治疗目标定为使转氨酶恢复正常,现在,世界医学界已经公认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关键。

  转氨酶正常≠病情停止进展

  但是,由于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的错误引导,以及本身对乙肝正规治疗了解有限,不少乙肝患者对乙肝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徐启桓发现,一些乙肝患者仍然抱着“把转氨酶降下去就是治好了”的想法,重保肝疗法而轻抗病毒治疗,在监测指标上也只注重转氨酶,而忽略了多指标监测,“所以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抓住了患者的这些心理,利用降酶药使患者的转氨酶短期内降低。患者一看转氨酶指标下降了,便以为自己的乙肝治好了,欢天喜地地回家。”

  实际上,降酶药一停,患者的转氨酶便又会上升,更重要的是,治疗前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并没有停止,病情的进展也没有停止。

  转氨酶升高 才是抗病毒最佳时机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非专科医生虽然了解乙肝治疗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并不清楚开始治疗的最佳时机。徐启桓提醒,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是等转氨酶升高到超过正常值上限1~2倍以上,转氨酶水平越高,说明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越活跃,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有统计显示,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5倍以上时开始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HBVDNA、e抗原转阴的比例可以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有一半患者拿到了乙肝治疗的铜牌和银牌。”

  年轻、未育患者首选干扰素

  据了解,目前乙肝抗病毒主要两大类药物可供医生和患者选择,分别是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徐启桓表示,两类药物各有优势,但是专科医生一般会建议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首选干扰素治疗。这是因为干扰素的疗程一般为一年左右,相对固定。而核苷类药物一旦开始服用就必须长期坚持服药,而且核苷类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可能有潜在的影响。

  此外一项对233例乙肝患者长达11年的追踪发现,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患者,“所以有肿瘤家族史的乙肝患者,如果适合的话,最好也选用干扰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