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有所缩小或缺损。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目前,医学上对青光眼患者已萎缩的视神经无法恢复。但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控制青光眼的病情发展。青光眼有多种,从婴儿到老年人都可患病,医学上我们将青光眼大致分三大类。
先天性青光眼:
婴幼儿是发病主体
先天性青光眼的患病人群主要是婴幼儿患者,他们有的在出生前就已发病。
这种青光眼的特点是:大眼球、大角膜(黑眼珠)、雾浊(无光泽),流泪、怕光、常揉眼睛、哭闹不安。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检查来明确诊断。先天性青光眼有明确家族遗传因素的不到25%,因此我们强调,孕期保健,尤其是母亲怀孕的前3个月孕期要注意保护,远离有辐射、有污染的环境。此外,对人体加强易感基因的检测,也可发现高危因素,及时干预治疗。迄今,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手术越早,疗效越好。
原发性青光眼:
急慢性发病各不同
原发性青光眼,有闭角型、开角型两种。从发病症状来说,则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青光眼都是闭角型青光眼,这是我国主要的青光眼类型。急性青光眼的发病症状很易区分,往往有虹视、眼痛、视力明显下降、眼球充血,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烧。有些患者甚至被误诊为急性肠胃炎、偏头痛、重感冒等。许多患者在发病时,往往表现为暂时的虹视、视力模糊、眼胀、鼻根部酸痛,休息片刻就会自行解除。由于症状轻微,患者易忽视,于是丧失了早期诊治的机会。
慢性青光眼,分为闭角型、开角型两种。慢性青光眼的特点是起病隐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病情得到发展。许多患者直至中晚期才意识到自己患病。慢性青光眼临床表现包括:早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眼部不适,有的可表现为进行性近视、视力模糊等。普通人群如有上述症状,应尽早作详细的眼部检查,如测量平眼压、电脑阈值视野、房角检查、眼底视神经检查等。一旦明确为青光眼,须根据具体病情拟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行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
当心其他眼疾引发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其他眼病或全身疾病等引起的。常见的有: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的继发性青光眼、晶体异常引发的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等。因此,预防其他眼疾对避免诱发继发性青光眼至关重要。
我们强调,青光眼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一定要依从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检查,切勿凭自我感觉更改治疗方案,或不去医院检查,以至耽误病情诊治。
除了医生给予治疗外,青光眼患者也应注意自我保健———
1、精神因素。精神对青光眼的病情往往有较明确的影响,经测定发现,青光眼患者具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因此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控制病情,若情绪波动则会明显影响眼压波动。
2、天气因素。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多见于黄昏、傍晚时,阴沉天气以及寒冷季节;青光眼患者冬季的眼压一般比夏季的要偏高一些。青光眼患者或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易感人群应对天气多加注意。
3、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也易诱发青光眼和眼压升高。
4、生活须有规律。普通人群要戒烟戒酒,不应暴饮暴食,这对稳定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均有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青光眼的发病机会,也有利于青光眼患者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