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三九医药网 > 心理 > 心灵诊所 >

精彩案例:青少年性心理

时间:2009-07-29 |来源:三九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精彩案例:青少年性心理

  一个16岁的学生G某,由于14岁性朦胧期的一些不良举动,产生了心理障碍与行为失常,恐惧悲观,几致轻生。被某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强迫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1990年1月21日,由监护人陪同就诊。本所遵循中医的“自然?D社会?D生理?D心理?D伦理”五维医学模式,根据中医养性学说和理法方药,将治心与治身,意疗与药疗相结合,进行辨证论治。辨病为:恐郁。辨证为:胆失决断,枢机不利,痰热

  内扰,心神不安。经过36诊,采用心理暗示、心理疏导、心理认知、心理支持、行为疗法和娱乐疗法等;煎服中药24剂,吞服“养性丹”(本所研制)2240克;历时2年余,终于渐入佳境,认识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实现途径”。12年来,不断努力奋斗,充实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心身健康的男子汉,某单位的技师和技术骨干,领取了汽车驾照和熟练地操作电脑,多次评为先进。现将治疗心得介绍如下。

  一、病史简介

  G某、男、16岁、学生、病历号:9001008。1990年1月21日初诊。紧张、恐惧、罪恶感和轻生念头一年余。曾在数家大医学诊治,效果不显。市精神病院诊断为:(1)神经官能症;(2)强迫性神经症;(3)精神分裂症。经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加心律不齐;“抗O”1200单位;脑电图、电压过低。据说:一年前曾与妹妹“打架”,怕妹妹告发他,经常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对各种事物不感兴趣,行为怪异,休学在家,时刻害怕被抓走,写遗书,想轻生。经人介绍来我所求诊。

  二、治疗概述

  初诊时,诉胸闷腹胀,头昏恶心,睡眠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边不齐,苔白稍腻,脉弦。诊断:郁证(恐郁)。辨证:胆失决断,枢机不利,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予以蒿芩清胆汤加珍珠母、酸枣仁、大黄三剂煎服,服后,诸症缓解。继予温胆汤合半夏厚朴汤化裁方三剂煎服,“养性丹”100克,每日3次,每次5克吞服。并暗示其心有隐痛,希望一吐为快。7诊,2月18日,患者说,自服“养性丹”以后,“胆子比以前大多了” ,心理症状有了缓解,准备继续上学。12诊,3月7日,天气晴朗,下午3时,患者吐出了一年多的内心秘密和隐痛。他说:“……开始我怀疑害怕,不相信我的病能治好,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今天天气很好,我决定请假来向您谈谈我心中的事……”。患者由于性朦胧期的无知和好奇,做了些猥亵其妹的动作。有一天偶然看到有关法律书,觉得自己有流氓行为,是犯罪,经常怕被告发,被拘捕……。在交谈中,医者亲切、耐心而细微地,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心理认识和心理支持,患者神情活泼,眼中闪着坦然,兴奋与愉快的亮光。这是治疗过程的转折点。此后,患者心身症状,逐渐好转。23诊, 5月12日,患者说出心中的困惑: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医者在同患者交谈中,逐一给以解答。边谈边书写,边画图讲解,患者不时频频点头,笑逐颜开。谈话后第三天(5月14日),医者家访时,将整理好的“人生目标实现途径”图文送给患者。

  从此以后,患者心身状况,渐入佳境。虽有小的反复,医者均及时予以化解。

  本病例经过36诊(每诊均有病历记录),从1990年1月21日至1992年7月8日,历时2年余。心理治疗有:心理暗示、心理疏导、心理认知、心理支持、行为疗法、娱乐疗法等。药物疗法:服中药煎剂24付,“养性丹”(本所研制)2240克。

精彩案例:青少年性心理

  三、病情转归

  1992年7月8日,患者来访,告知毕业考试与考核均已合格,8月中旬领毕业证书,9月分配工作,并送来全身近照2张。

  经过12年来联系随访,患者仍在不断努力充实完善自我,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心身健康,已成为某单位技师和技术骨干,领取了汽车驾照,能熟练操作电脑,多次评为先进。

  四、几点体会

  本例是医者遵循中医的“自然?D社会?D生理?D心理?D伦理”五维医学模式,根据中医的养性学说和理法方药,将治心与治身、意疗与药疗结合起来,进行辨证论治的,显示了中医治疗心理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特色。

  《内经》云:“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胆失决断,枢机不利,会产生许多心理和躯体症状,引发各种疾病。治疗这类疾病总的法则是:助其决断,“调其阴阳之所在”(柯韵伯);和解枢机,“阴阳自和必自愈”(张仲景)。本例治疗是其佐证。在青少年中,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失常是比较常见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不少的青少年存在的困惑。本例治疗始终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

  老秋说话:心理咨询只是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方法之一。在我们用纯粹的咨询理论来解决和种心理问题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探索着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古人说:隔行如隔山。古人也说:隔行不隔理。

  作为心理咨询从业者,愿意我们能更多了解咨询技术方法之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陆放翁说:“汝欲学诗,诗在功夫外”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