欬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八篇

时间:2009-10-18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
   
    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