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行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七篇

时间:2009-10-18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
   
    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已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
   
    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白,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帝曰:善。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
   
    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覆会也。
   
    帝曰: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愿闻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
   
    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
   
    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9 7 3 1 2 3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