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谢阳谷说,有别于西药的院内制剂,中药制剂具有历经长期反复实践、疗效确切的特点,传统上就有丸、散、膏、丹等多种形式,是中医的特色优势所在。然而,目前的现行药品管理办法基本沿用化学药的标准,提高了中药制剂的准入门槛,使得中医院特色制剂数量和使用遽然减少,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等特色优势的充分发挥。
“一个骨科中药制剂,已花了15万元申报,至今还没批下来,据估算没有30万元拿不下来。”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陈珞珈介绍,中医院一般有许多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制剂,用了几十年,却因为现行管理办法,需要重新申报,要与西药一样提交药理等实验数据,而且制剂生产要严格遵循质量管理规范(GPP),这些费用动辄上百万元,中医院不堪重负,导致群众欢迎的中药制剂品种和数量迅速减少,并出现中药制剂“西药化”倾向。
专家建议对中药制剂的管理应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与西药区别开来。尤其在广大农村,中医本来就是“上山采药,下山为医”,不能生产中药制剂,就不能充分体现中医的治疗特色和收到中医特有的治疗效果,医院的业务也不能很好开展,中医自然难逃萎缩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