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谓的“肾”小像西医的“肾”是指一个解剖学上的具体脏器,中医的肾是包括内分泌、免疫、泌尿、生殖、呼吸、神经、血液、运动等系统功能的综合概念。中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生、长、壮、老、死足肾中的“精气”逐步充盛,再由盛至衰的过程。幼年时,肾气逐渐充盛,就有了“齿更发长”的变化,如肾虚可导致发育迟缓。青春期,肾气进一步充盛,女子出现了月经,性机能渐渐成熟,具备生殖能力;如青春期肾虚可致月经初潮延迟、月经稀少、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不孕、性欲淡漠等。壮年期,肾精丰盛,筋骨强劲,肌肉丰满,各种机能强盛;如此期肾衰可提前绝经。进入更年期,肾精由盛转衰,逐步出现脱发、白发、牙齿松动、疲乏无力、性机能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心脏病变等。进入老年期,肾精更为亏少,生育能力丧失,牙齿松动,发鬓尽白,耳鸣耳聋,健忘痴呆,骨质疏松,一派龙钟老态。可见,妇女一生中各个时期皆与肾的活动有关,所以,妇女无疑也存在“肾虚”之说。
从实际情形看,妇女肾虚多见于中老年时期。肾具有封藏的功能,能将“肾精”(包括先、后天之精)密固于肾中,使这类维系生命的重要物质小至于无谓地耗损或流失。
肾精能促进生长、发育与生殖,故有“肾主藏精,所藏之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之说。但在这方面,妇女肾精亏损(即肾虚)的程度远远甚于男子。妇女年过四十后往往衰老进程加剧,皱纹增多,身体肥胖,进入中年后期即丧失了生育能力,而男子往往到六七十岁仍具有生殖能力。
肾亦能协助肺的呼吸,使呼吸不过于浅表,吸入之气可纳入肾中,这称作“肾主纳气”。生活中妇女常表现出的心慌、气喘,特别是更年期妇女多见的心脏疾患多与此有关。
中医理论的“肾主水液”是说小便是由肾中阳气蒸腾体内津液,留下清的,滤出浊的,并将其暂贮于膀胱,阶段性地排出体外来完成的。脾、肺等脏器也参与体内津液的输布,但脾肺等脏器的这一功能有赖于肾中阳气的推动。中老年妇女易出现的水肿现象亦与肾虚有关。
“腰为肾之府”,肾位于腰部,腰部的慢性伤损、疼痛常与肾有关。肾位于五脏最低位置,生殖器和肛门的病变也常与肾虚相关。全身的骨髓、头发、齿等都与肾所藏之精密切相关,因为是肾中所藏之精华生成“髓”,髓灌注在骨腔中以充养骨,充养和滋润脊髓,并上注于脑而为脑髓,养发固齿。中年以后,妇女出现的骨质疏松、牙齿脱落、白发增多和脱发等都是肾虚的表现。
以上这些说明,妇女的肾虚甚于男性,特别是中年以后妇女的肾虚情形较为普遍和突出,中老年妇女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注意通过种种方式科学补肾。但需要说明的是,妇女表现出的“肾虚”症状,不一定单由肾虚所致,即使属于肾虚,也有阴虚、阳虚、精虚、气虚之分,故应根据医生意见,有针对性地补肾阳、滋肾阴、益肾气、填肾精,对症补肾,改善肾虚的状况,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延缓机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