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针疗法是用陶片或瓷片为针具,在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浅刺以治病的方法。陶针源于古代的砭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以瓷针治病,亦砭之遗意也。”清代人鲍相璈敖在《验方新编》中也有用陶针和瓷针治疗瘴毒、痧毒等病的记载。直至目前,陶针疗法还在我国一些地区流传,如广西柳州、南宁等地的民众仍用此法治病。
陶针针刺比较表浅,与皮肤针作用相似,只是刺激了经络的皮部和络脉,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节而起治疗作用。
【操作方法】
1.将陶瓷片冲洗干净,用刀背击破,使成锋利的陶片针。针锋分粗、中、细三类。使用前在开水中煮沸30分钟,或用75%酒精浸泡1小时,或蒸30分钟。总之,预先要进行严密的消毒。
2.根据疾病性质确定浅刺部位。
3.根据疾病需要,选择针具。一般治疗以中等锋芒者为宜。如重刺、放血可选用锋芒锐利的,治小儿疾病用细锋芒的。
4.对要针刺部位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5.根据疾病性质选用下列刺激方法:
点刺,单刺一点。
排刺,依横线成排点刺。
行刺,依纵线成行点刺。
环刺,依封闭曲线环行点刺。
丛刺,三五成丛集簇点刺。
散刺,以一点为中心,分别向外放散点刺,或在一个面上散开点刺。
集中刺,将刺激面向中心部缩小。
扩散刺,将刺激面向周围扩大。
6.根据疾病性质,选用下列刺激类别:重刺,手法较重,冲击力大,适用于急性病,如实热证、痧证等。
轻刺,手法较轻,冲击力小,适用于慢性病、虚寒证。
中刺,又称本刺,是介于轻刺和重刺之间的手法。适用于一般病证。
放血刺,重刺,刺入皮肤,刺破小血管,适用于实热证。
挑疳刺,刺破四缝穴皮肤,以能挤出黄色或乳白色液体为度,适用于小儿疳积。
【主治病症】
一、小儿夜啼
刺发旋、主脊行、项棱、手十甲等处。
二、伤暑、中暑
刺太阳、发旋、两唇、主脊行、夹脊行、远脊行、手十甲、手十尖、足十甲(取足小趾甲根部)、膝弯等处。
三、中风
刺发旋、眉心、主脊行、夹脊行、远脊行、手十尖等处。
四、急、慢惊风
刺发旋、眉心、鼻端、口角、夹脐行、主脊行、夹脊行、肘弯、手尖等处。
五、感冒
刺前额行、眉心、太阳、主脊行、项棱、夹脊行、肩胛环等处。
六、目赤肿痛
刺额角棱、眉心、眉弓、太阳、主脊行(刺颈椎段)、手十甲等处。
七、痛经
刺前额行、太阳、夹脊行、两侧棱等处。
八、胁痛
刺耳周、胁行、夹脊行(刺腰椎段),足两侧棱(取外侧棱)等处。
九、腹痛
刺脐行、夹脐行、谷线、手十甲等处。
十、腰痛
刺主脊行(刺腰椎段)、夹脊行(刺腰椎段)、足六关(取股关节)等处。
十一、痹证
刺夹脊行、远脊行、主脊行、手六棱、手六关、足六棱、足六关等处。
十二、泄泻
刺耳周(取耳廓背部进行散刺)、脐行、脐环、夹脊行、手两前棱等处。
十三、耳痛
刺耳周、夹脊行、足十甲等处。
十四、痄腮
刺耳周、颌线、主脊行、项棱、手六关等处。
十五、口眼喁斜
刺口角、太阳等处。
十六、牙痛
刺颌线、主脊行(刺颈椎段)、项棱、夹脊行等处。
十七、咽喉肿痛
刺项侧、项棱、夹脊行、肩棱、手十甲等处。
十八、呕吐
刺脐行(取胸部刺激点)、乳行、谷线、夹脊行、足两前棱等处。
十九、疝气
刺脐行、腹沟行、夹脊行(取腰椎段)、足两侧棱(取内侧棱)、足十甲等处。
二十、尿闭
9 7 3 1 2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