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神针疗法

时间:2009-10-20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太乙神针属于药卷灸法的一种。太乙,是尊贵的意思。清代高士宗日:“太乙者,无上至尊,犹之众职环会而为贵人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帝日:天符岁会何如?歧伯日:太乙,天符之会也。”此疗法对于某些顽固疾病取效甚捷,故名之为“神针”。

  太乙神针是与“雷火针”同类而药物不同的一种疗法。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者为一元二歧,是传统灸法的发展。它最早见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该书中载有“太乙神针”方药的组成、主治、功能、用法等。可见“太乙神针”疗法定名于唐代。但是,自唐而后,文献记载很少,到清代雍正时,才有人撰编私刻,而印册极少,流传不广。即有获者,亦秘而不传,故几乎趋于绝迹。《中国医学大辞典》载:“雍正间,潮州镇军范培兰,留心寿世,遍阅方书,有道人踵署,传以此法,其制与雷火针同,而药皆纯正,且用法,隔布七层,不伤肌肉,非若铁针与金石艾灸,令人傍徨畏惧。末有秀水杜文澜跋,谓同治甲子春,得是书于旧好王省三司马,以原刻穴图病原,间有舛误,因略加考正,重授梓人”云云。因为文中有“道人踵署”句,故有人臆说此针出于“异人”、“神人”之手等等,此乃故神其说,无大意义。

  由于此法来源于民间,简便易行,效果较好,故清以后流传的刊本甚多,其中有不少改编本,如《太乙针方》、《太乙针灸法》、《太乙神针集解》等,内容大致相同。唯咸丰六年,沧州人叶圭对此有了改进,指出“不如以针为灸,较为妥当,取效亦速”。并开始使用“面碗隔姜灸之”的方法,在“太乙神针”灸术的基础上,又有了改进。

  【操作方法】

  一、方药组成

  关于太乙神针的方药组成,社会上流行版本和杂志所载不完全相同,现介绍几种供参考选用。

  1.人参120g、参三七240g、山羊90g、千年健500g、钻地风500g、肉桂500g、川椒500g、乳香500g、没药500g、穿山甲240g、小茴香500g、苍术500g、祁艾2 000g、甘草1 000g、麝香120g、防风1 200g,共为细末备用。

  2.甘松3g,乳香、没药各12g,牙硝1g,牛膝、川乌、独活各12g,三棱、草乌各1.5g,白芷、羌活各1.2g,桂枝、薄荷、麻黄、穿山甲、防风、杜仲、丑牛各6g,丁香、樟脑各1.2g,南星1•2g,细辛6g,降香3g,明雄、全蝎各4.5g,麝香6g,秦艽6g,艾绒15g,硫磺3g。共为细末,备用。

  二、制针

  将细软绵绒三四层,平铺于板上,艾绒约15g,药末约15g,匀撒于纸上,卷成20cm长,直径约3cm的针管,愈紧愈好,一端以绒绳扎,一端以牛皮纸封固,制成后,再用蛋清涂刷数遍,令其阴干,切勿日晒,俟蛋清干透,即包存备用,密藏防止漏气,防潮湿。

  三、施灸

  施灸时将针在火上燃烧,针须烧透而不可烧焦。待针烧好后,按所定穴位,放上布垫,针置布上,使热力由皮肤而达肌腠,使药力由经络而达病所。初下针时,必须紧按,俟热力高沸时,即轻提慢按。如患者感觉热力过高,则增加布垫,热力低弱,则减少布垫。总以调整到适宜温度为准则。温度过高,可伤及肌肤,温度过低,则功效不大。每穴约灸10~15分钟,冷则易之,每灸5~7次为度。

  【主治病症】

  本法主要对于体质衰弱,长年久病,风寒湿痹,寒性腹痛等突病效果较好。对某些妇科病也有良效。

  一、强身健体

  气海、关元。脾胃虚弱,加中脘;身体虚弱,加足三里、三阴交。施灸时间:气海穴在立春前后5天灸;关元在立秋前后5天施灸。

  二、头痛

  神庭。

  三、卒头痛

  口眼歪斜、牙关紧急、失音、语謇:客主人、颊车、地仓、合谷。

  四、咳嗽、哮喘、乳蛾、梅核气、咽喉痛

  天突、膻中、气海、丰隆。

  五、腹胀、泄泻、痢疾、9 7 3 1 2 4 8 :

上一篇:骑竹马灸疗法 下一篇:敷药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