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为房颤治疗首选

时间:2009-07-30 |来源:三九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 我国多数房颤患者在中小型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故药物治疗有其重要地位

  ★ 投资较小、应用方便,是药物治疗之优势

  ★ 药物治疗是房颤心率和节律控制的一线选择,预防血栓栓塞是房颤治疗的基石

  地位 为室率和节律控制首选

  室率控制 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和欧洲心脏学会房颤指南指出,对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常用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控制室率(Ⅰ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严重时,可考虑房室结或旁道射频消融治疗以控制心室率(Ⅱa);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或怀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时,可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Ⅱb)。未经药物治疗的患者不考虑射频消融房室结(Ⅲ)。

  节律控制 建议应用氟卡尼、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Ⅰ类)以及胺碘酮(Ⅱa)复律房颤。对于左房不大或轻度扩大的症状性房颤患者,为预防房颤复发可以考虑射频消融作为药物治疗的替代选择(Ⅱa)。

  作用 警惕毒副作用

  普罗帕酮 有效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对持续房颤、房扑、器质性心脏病疗效较差,应避免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奎尼丁 有效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与持续性房颤。但副作用较多,包括扭转性室速、恶心、腹泻等。

  胺碘酮 治疗房颤最为常用,具有抗交感和钙通道阻滞作用,可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延缓房室传导及有效控制心室率。器质性心脏病和心衰患者也可应用该药。然而胺碘酮起效较慢,对多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因而应用有限。

  索他洛尔 维持窦性节律作用欠佳,并具有致心动过缓、疲乏、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的不良作用,与其对β肾上腺素能的阻滞作用有关。尖端扭转性室速发生率为2.4%,大多发生在起始治疗后第1周或剂量调整后,女性患者中常见。因此,应当在具备心电图监测和复苏急救条件下,在院内进行初始索他洛尔治疗。

  华法林 可有效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但诸多食物、药物及遗传等因素均可影响华法林疗效,并且华法林治疗谱窄,有出血风险,需在抗凝监测下调整剂量,导致很多房颤高危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或抗凝力度不足。

  进展 暂无突破性进展

  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尽管AFFIRM试验结果显示心律控制与室率控制效果相当,但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仍是理想治疗终点。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多非利特和伊布利特等为这一终点的实现带来一线希望。

  非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抑制心房重构、减少房颤发作的作用已得到重视。在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中,ARB和ACEI被推荐为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此外,他汀类药物对房颤的作用也引起了关注。

  Dabigatran 该药是一种新型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几乎不存在与其他药物和食物间的相互作用,可减少用药后监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