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结核较少见,在4140例中仅有18例(0.43%)。耻骨靠近耻骨联合的部分称之耻骨体,由耻骨体分出上枝和下枝,上枝远端构成髋臼的一部分,下枝远端与坐骨枝相连。两侧耻骨相接称耻骨联合,耻骨体的前面即会阴面,其后面即盆腔面。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摄片等资料,诊断多无困难。
【治疗措施】
一.无死骨,不并窦道者单纯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二.非手术治疗无效者采用病灶清除疗法。
(一)耻骨病灶清除术
1.麻醉 局麻、硬膜外阻滞或全麻。
2.体位 病人仰卧,臀部稍垫高,两腿分开,术前置一导尿管,以明确尿道的位置,术时避免损伤尿道。
3.切口 如图1所示弧形切口。
图1 耻骨联合病灶清除术两弧形切口
4.暴露病灶 女性闰人将阴阜及大阴唇向下翻转,男性病人将精索向两侧牵开。切开耻骨骨膜及其韧带,行骨膜下剥离,露出病灶进行清除。发不满意时骨膜下剥离,显露盆腔面手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尿道和膀胱。
手术总应妥善止血,以免术后会广泛肿胀。
术后卧床1~2个月,逐渐起术锻炼。
(二)坐骨(滑囊)结核病灶清除术
1.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体位 病人侧卧位,躯干与手术台面成60°角,用沙袋维持之,患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45°角,健侧下肢伸直,以约束带维持下肢的位置。
3.操作步骤
(1)切口 内起于坐骨结节内侧2cm,沿臂大肌下缘臂部皱褶方向,外侧终经于股骨大粗隆的内后方。
(2)显露病灶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浅深臂筋膜后,将臂肌向上翻转,即刻显露坐骨(或滑囊)结核病灶。
(3)清除病灶 结核性滑囊炎者应完整剥离加以摘除。坐骨结核病灶清除时,特别注意坐骨内侧的病灶加以彻底清除。
(4)缝合 冲洗局部、完善止血,按层缝合;放置硅胶管闭式引流。因切口邻近肛门应预防一般细菌感染。
4.术后处理 抗结核病物同前,术后卧床休息3~6周,可逐渐锻炼起床活动。
【病理改变】
除起耻骨结核多为局限性骨破坏,病变由耻骨体向上扩展到耻骨上枝,向下扩展到耻骨下枝,越过中线可破坏耻骨联合,波及对侧耻骨体。
病变多是溶骨性骨破坏,局部可有死骨,病变波及耻骨枝时,常有骨膜反应。
寒性脓肿可沿耻骨及内收肌向腹股沟或大腿内侧流注。耻骨联合病变的脓肿可流向锥体肌或腹直肌鞘,腹直肌鞘内可见肉芽或小死骨块。耻骨体后方(盆腔面)病变可在膀胱和耻骨间形成脓肿,寒性脓肿常破溃形成窦道。
【临床表现】
本病常见于育龄妇女,不合并其他部位结核者,多无全身症状,一般发病缓慢,局部疼痛轻微,骨质破坏较重常有跛行。局部常见肿胀,压痛明显,就医时局部多已有脓肿或窦道形成。患侧髋关节除外展略受限外,无功能障碍。
【辅助检查】
X线摄片可见耻骨局限性骨破坏,常见有死骨,病变累及耻骨联合,可见耻骨联合变宽或脱位。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耻骨炎症有高热、白血球计数增高和明显的局部症状,确诊藉细菌学检查。
2.非化脓性耻骨炎在女性见于及分娩之后,男性见于前列腺手术后,局部疼痛,X线摄片耻骨联合变窄或增宽,两侧耻骨体对称性轻度破坏,且有致密性改变。耻骨结核骨质破坏多偏一侧,常有死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