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抽髓,不怕!
“病在身上,我不怕它!”昨天上午,记者遇上了一个身患多发性骨髓瘤的九旬老人,这个病,属于血液科的恶性肿瘤,可老人却乐观得很。
脸色红润,皮肤光滑,思维敏捷。这些形容词,用在这个年近九旬的绝症老人身上,一点也不过分。
老人姓柳,名金莲,家住杭州古荡社区。她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我今年虚岁90啦!生病4年,做了8次化疗、抽了6次骨髓……”
从18岁结婚,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丈夫去世,老人没有一个子女。这么多年,她都是一个人过的;所有的收入,是丈夫去世时的抚恤金,和社区发的一点点补助。
可是,她一直很乐观地向前看。
“83岁,胸积水,是朋友们凑了1万多元钱给我治病。4年前,肋骨这里痛,痛得连走路都走不动,结果,一检查,发现是骨头里长了瘤。起先我不知道自己这个病很厉害。可是,在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时间长了,就知道了,这是癌。可是,我不怕它。”
多发性骨髓瘤要做哪些检查
她说,自己的秘诀是,不怕疾病,不去想疾病。“委屈的话,会越想越委屈;不去想就好了。对疾病,也是这样。如果忧愁的话,我早就没有了喽!”她也时常去探望年轻的病人,“开开他们的心,告诉他们,做人乐观最重要。”
柳奶奶说,化疗的时候,自己时常觉得晕,头发也脱落了不少,可是,不舒服时,她告诉自己,什么都不要想,要相信医生。
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主任蒋慧芳告诉记者,柳奶奶患的多发性骨髓瘤,这样的病人,她的全身骨骼就像被虫子咬过一样。柳奶奶的求生意愿很强,她不仅忍受住了化疗,而且与疾病共存了4年多,不可不说是个奇迹。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贫血、免疫功能异常。 MM起病徐缓,早期可数月至数年无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繁多,常见贫血、骨痛、低热、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髓组织浸润、M球蛋白比例异常增高,从而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出血、高粘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
MM的发病年龄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以50-60岁之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MM在所有肿瘤中所占比例为1%,占血液肿瘤的10%。本病的自然病程为0.5-1年,经治疗后生存期明显延长或长期“带病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应用化疗治疗取得缓解后,大多数病人都会复发,且一部分病人对原先的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加大剂量并不能使患者再次获得缓解,反而容易对骨髓产生抑制,并发感染,或出现肝功能损害,疾病终末期的病人,贫血进行性加重,出血,肿瘤细胞增长加快,多部位的溶骨性改变,出现肾功能衰竭,此时患者对化疗反映很差,生存期只有几个月。故关于本病的多药耐药,寻求新的有效药物,延长缓解期,延缓疾病的进展,以及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我们治疗上的难点。
难点之一: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很高,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各不相同,首诊的科室较多,临床医生常常错误的根据单一的症状而诊断为某一病,引起误诊,文献中综合统计2547例MM误诊率高达69.1%。另外实验室检查中,某些特异性检查阳性率不高,这也是一个原因。故临床医生应该对40以上病人出现不明原因腰痛,骨关节疼痛或骨质疏松,不明原因贫血,蛋白尿,以及反复腹部感染,引起高度重视并做相应的检查,如血尿免疫电泳,骨髓穿刺检查,以及头颅,骨盆等部位X线摄片。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对延长生存期有很好的作用
难点之二:关于难治性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易出现对多种化疗药物耐药即所谓的多药耐药(MDR),一旦出现MDR,增加了治疗难度,MDR是提高骨髓瘤患者治疗效果的最显著障碍。由于MDR的存在,使MM成为难治性或复发性MM,这类患者的治疗非常棘手。治疗对策包括采用积极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可贯穿于MM治疗的全过程,临床研究表明,活性植物药材对MM的有效治疗是通过多靶点、多层面而达到治疗效果。而对植物药材有效的病例很少出现耐药现象,有些学者认为,对MM的治疗植物药材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