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三九医药网 > 皮肤科 > 病例解读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病例2则

时间:2009-08-07 |来源:三九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在皮肤科不常见,尤以不典型病例易误诊,现将我科所诊治的2例做一报告。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22岁,农民,因面、颈、胸部红色丘疹伴脓疮反复3年就诊。3年前,患者面及颈部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散在,单生长,不痛不痒,很难消退,逐渐增多,个别呈囊性小脓疱。自购肤轻松软膏外擦无效,后在当地乡医院及某县级医院诊断为痤疮及毛囊炎。先后口服四环素、红霉素、甘草锌片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皮疹逐渐向颈下及胸部扩展,受热时偶有轻度瘙痒。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其他传染病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查体:皮肤油腻,面、颈、胸、背部可见广泛、散在、粟粒大小、较对称毛囊性红色丘疹,互不融合,上腹部及双上臂见少许散在类似皮损。颈中部及胸骨柄处可见个别皮疹稍大,上覆少许鳞屑,个别呈脓疱。在典型皮损处刮取鳞屑真菌检查,镜下可见菌丝。诊断: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治疗:口服酮康唑片,每日0.2g,外用皮康霜每日2次,1周复诊时,皮疹有消退,继续巩固治疗2周,病情明显好转,改口服酮康唑,每周3次,剂量同前,再治疗2周后,皮疹全部消退,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例2,患者,男,43岁,乡干部。半年前,患者发现颈、胸部出现米粒大小、单个散在淡红色丘疹,持续生长,不见消退,出汗时有轻微痒痛感。在当地医院以毛囊炎口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片,外用红霉素软膏等治疗,皮疹未消退,且向四周扩展。患者平素体健,少有患病。查体:患者体型肥胖,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油腻性,颈、胸部可见米粒样大小,散在对称性淡红色或正常肤色毛囊性丘疹,互不融合,个别丘疹上覆鳞屑或脓疱,皮损周边见少许抓痕。在皮损处刮取鳞屑直接真菌检查,未见菌丝,取毛囊性丘疹组织病理:HE染色见扩大的毛囊口内有较多嗜伊红角化物和聚集成堆的圆形和卵圆形孢子,毛囊上皮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诊断: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治疗同例1。治疗4周后,皮疹完全消失,皮损处见少许色素沉着。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2 讨论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糠秕孢子菌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性病变,是近些年发现的独立疾病,1973年正式命名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皮肤油腻患者。典型皮损为圆形毛囊性红色小丘疹,直径为2~4mm,广泛、散在而对称生长,互不融合。好发于胸、颈、面、肩、背和上肢,个别皮疹有细小鳞屑,伴有散在毛囊性小脓疱,少有自觉症状,时有痒、灼热、刺痛感。病情迁延,抗生素或皮质激素治疗常无效或使病情加重。皮损真菌检查或培养,可见圆形孢子或菌丝。组织病理,切片PAS染色,见毛囊口及毛囊漏斗部有聚集成堆的紫红色圆形或卵圆形孢子,毛囊上皮则有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本病易与痤疮、毛囊炎、毛囊虫皮炎等疾病混淆,应注意鉴别。 本文2例误诊原因分析,患者为中青年,且皮疹发生于面、颈、胸、背部,呈毛囊性,个别见脓疱,故极易与青春期痤疮、毛囊炎混淆。其次对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认识欠深,忽略了该病皮损广泛,且对称性分布,呈毛囊性红色圆形小丘疹,病程较长,与刺激性食物无明显关系,在抗生素治疗不佳,皮疹继续扩展时,应及时做病原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便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