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三九中医药网 > 急救方法 >

各种家庭急救小常识(3)

时间:2013-10-22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咬断体温表
    咬断体温表的一般为孩子。在出现此种情况时,可作如下处理。  
[家庭应急处理]  
(1)让孩子用清水漱口,防止碎玻璃刺破口腔或被吞咽下。
(2)体温表内的水银为金属汞,它不会与鲜奶或蛋清的蛋白质结合,在肠道内也不会被吸收,所以是安全的,不必饮牛奶或蛋清 
    异物入鼻
    鼻孔内进入异物,不能用手指抠鼻孔,也不能用探针之类的东西捅鼻孔,否则会把异物推向鼻孔深处,造成严重后果。   
[家庭应急处理]  
(1)如果异物塞进一侧鼻孔,可用纸捻、小草、头发等刺激另一侧鼻孔,使患者打喷嚏,鼻子里的异物会因此被喷出来。
(2)如上述方法无效,说明异物很大或堵塞很紧,须立即去医院诊治。 
    异物入耳
    耳朵进入异物,切不可用耳勺等尖锐物品伸入耳内掏挖,以免异物越陷越深,刺伤耳膜,引起严重后果。  
[家庭应急处理]  
(1)如小虫进入耳内,可用电灯(或手电筒)靠近耳朵照射外耳道,虫子喜光线,会顺着光线爬出来也可将卫生香的烟徐徐吹入耳内,虫子就会自动爬出。
(2)如果水液进入耳内,可用脱脂棉球把耳内水液吸出。也可让进水一侧的耳道向下,单脚踊跃,水液即或流出。
(3)小豆粒、小弹丸之类的东西进入耳内,可将身体弯向有异物的耳朵一侧,单脚踊跃,直至异物掉出。
(4)上述办法如果不能奏效,或耳朵内因有异物而致疼痛、发炎,应速去医院诊治。 
    异物入眼
    俗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眼睛里一旦进入异物,很是难受。出现此种情况不应惊慌,而应区别情况,慎重处理。   
[家庭应急处理]   
(1)当灰沙、昆虫、铁屑等进入眼内时,万勿揉眼睛,以免异物擦伤眼球或陷进组织。应轻轻将上眼皮向前拉起,使眼皮和眼球之间有一空隙,让泪水向下冲刷,有时几秒钟即可将异物排除,一次不行,可多做几次。
(2)如泪水冲不出异物,可轻闭眼睛,不要转动眼球,请别人把眼皮翻开,可发现异物粘附在眼皮内面。然后用棉签或干净的手帕蘸点凉开水轻轻将异物擦掉。 如果找不到异物,可在电灯下或用手电筒照着寻找异物。如粘在角膜(黑眼珠)上,则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切忌用指甲、火柴梗、铁丝等胡乱挑剔,以免造成 更大的损伤和将病菌带入引起发炎。
(3)酸碱腐蚀性物质如氨水、生石灰(水)、盐酸、硫酸等进入眼内时,应立即在现场找到水源如自来水、井 水、河水,迅速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具体方法:将上眼皮尽量拉开,用水壶等倾注水流,使水柱直接流过眼球表面,一定要冲洗到眼球、眼皮内侧,决不可闭眼 冲洗;或用脸盆盛满水,将面部直接浸入水中,连续做睁眼闭眼动作,或用力睁大眼睛,头部在水中左右轻轻摆动。冲洗完后,立即去医院急诊。 
    鱼刺卡喉咙
    鱼刺卡喉咙时,不要慌张,也不能采用大口干咽饭团的办法,试图将鱼刺推压下去。这样做,细软的鱼刺可能侥幸被带进胃内,但大而坚硬的鱼刺有可能因此越扎越深,甚至刺破食管或大血管,造成严重的后果。  
[家庭应急处理]  
(1)立即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患者舌头的前部分,在亮光下仔细察看舌根部、扁桃体、咽后壁等,尽可能发现异物,再用镊子或筷子夹出。如病人咽部反射强烈,恶心剧烈而难以配合,则让病人作哈气动作,以减轻不适。
(2)如果实在找不到鱼刺,而患者仍觉得鱼刺卡在咽喉,可用下列方法软化鱼刺:
①威灵仙10克、乌梅3个、食醋少许、砂糖少许,煎汤,频频缓缓咽下。
②将橙皮切小块,口含慢慢咽下。
③维生素C片,含化2片,徐徐咽下。
(3)如上述方法仍无效,或吞咽后胸骨后疼痛,说明鱼刺在食管内,应当禁食,尽快去医院诊治。 
    中风的应急处理
    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下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眩晕发作、走路不稳或不明原因突然出现讲话困难、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常常提 示中风的发生。一旦遇有上述情况,应及时与神经内科医生联系,并进行家庭急救处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面色、呼吸、脉搏、心跳,有条件时应测血压,若 发现有心跳、呼吸停止,应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辅助呼吸。若无明显呼吸、心跳异常,宜尽快送到最近的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治疗,但不宜长途搬运。病人应 去枕仰卧,头部略向后,以保持气道通畅,并注意保暖,不可摇晃、震动、前后转动病人头部。若患者意识清楚,应保持其安静,避免情绪激动。若病人呕吐,应将 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抢救者可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取出患者假牙,不要让病人进食或饮水,以防堵塞气道。病人抽搐时,就迅速清除 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同时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 
    小儿发热的家庭处理
    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常为感染性疾病所致。由于发热时间过长可引起营养素的消耗,有些小孩还可出现高烧抽筋,因此孩子发热,往往引起父母恐 慌。一般来说,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内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成分增加,活性增强,如白细胞吞噬病原菌能力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 增加。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以 下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不必处理,如轻易退热,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如体温超过38.5℃,患儿 有头痛,肌肉疼痛、厌食或全身不适,可以给予药物降温,主要是改善患儿身份舒适度。在孩子出现高体温时应迅速降低体温,此时可用温水浴降温,亦可将毛巾用 温水浸湿,在颈、背、胸前、腑下、两腹股沟擦浴,促使血管扩张散热,同时应送往医院,服用解热药物。常用的解热药布洛芬(商品名美林),退热作用迅速、安 全,维持时间长达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退热作用温和,安全有效。有关研究证明传统的冷敷或酒精擦浴不仅无效,反而可导致全身发抖,且 酒精还可经儿童皮肤吸收产生中毒症状,应避免使用。新生儿出现发热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38~39℃,可松解襁包散热;体温39~41℃,可用 33~35℃温水给病儿擦浴,部位为前额、腑窝、四肢和腹股沟;如体温超过41℃,可洗温水浴,30分钟复测体温。在炎热夏季,刚出生2~3天的新生儿可 因包裹过多,喝水少而出现发热、哭闹、皮肤潮红、尿少,这在医学上称为脱水热,只要降低环境温度,松解衣服,每隔两小时给孩子喂糖水或白开水5~10毫 升,一般在数小时到24小时内就可以自动退热,不需要其他处理。
上一篇:家中意外 急救的几项禁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