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眼皮跳是凶吉的征兆。还有的说:左眼跳祸,右眼跳福。那么,眼皮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眼皮,在医学上称之为眼睑。眼睑内有一层很薄的椭圆形肌肉,叫轮匝肌,其形状像车轮,环绕着眼睛。当它收缩时,眼睑就闭合。眼睑内还有一种肌肉叫提睑肌,当它收缩时,眼睑就睁开。这两种肌肉不断收缩、放松,眼睛就能睁开和闭合。眼睑的睁开、闭合,
即人们所说的眨眼,是眼轮匝肌快速收缩引起的闭眼动作,它对于保护眼睛、消除疲劳和提高视力很有好处。
据观察,一个人每隔6-25秒钟就要眨一次眼,每眨一次眼,眼皮就要跳动一次。在一般情况下,眼睑肌肉纤维的收缩比较微弱、缓慢,自己不容易察觉到它的跳动。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支配这两种肌肉的神经受到某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会使这两重肌肉兴奋,出现反复收缩,甚至痉挛或颤动,于是就会感觉到眼皮在不由自主地跳动,这就是眼皮跳。
眼皮跳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眼皮跳,不少人经历过,其发作是一过性的、间歇性的,发作时间很短,常常只是几秒钟,跳动程度也不严重。多半是休息不够、疲劳或是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所致。这种眼皮跳,不影响健康,更与祸福无关。它无需医治,必要时也只需要闭眼休息一会儿,用手轻轻在跳动点加以按摩,或者热敷一下,稍加注意饮食,就会自动消失。
病理性原因造成的眼皮跳,一般持续时间长,眨眼幅度大,为一种病态表现,多发生于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由于脑干的血管硬化扭曲,一旁与之并行的支配眼皮肌肉运动的面神经被血管压迫,产生持续性的神经异常兴奋,引致肌肉不停收缩,眼睛就眨个不停,这是眼睑痉挛,很难自愈。
更严重的是,如果病患部位在基底神经节,痉挛的范围则扩散到嘴巴、舌头和下巴。此时,病人不但有不停的眨眼动作,还伴随面肌的抽搐,这就是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和面肌痉挛,是一种局长肌张力障碍性疾病,更难以自愈。
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服用安定、卡马西平、镇静药或抗惊厥类药,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药物副作用大,效果不理想;二是在患者抽搐的肌肉上选择特殊的位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该法治疗简单,效果明显,副作用小,但是注射一次只能维持三个月左右,需连续治疗;第三种是手术治疗,即是将压迫神经引起异常兴奋的血管移开,治疗的远期效果好,可以一“刀”永逸。
此外,还有一种单眼跳,尤需防范脑血管病。所谓单眼跳,就是在眼球突出的同时伴有与脉跳相一致的搏动,常有眼胀痛、视力下降等现象。患者易误以为患了眼病,多到眼科诊治。实际上,有时候是一种脑血管疾病—颈内动脉海绵窦的症状。
海绵窦位于眼睛后、脑中心,左右各一个。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外伤、先天性缺陷等,造成动脉破裂,导致脉血直接流到静脉,称之为海绵窦。由于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窦内,造成窦内压增高,使颅内静脉血液流至海绵窦受阻,造成眼球内血液瘀滞、水肿、眼压增高、眼球凸出、球结膜水肿,并可有出血。
当眼球凸出严重时,会伴有复视,严重者可引起视力下降,角膜溃疡等。因此,单眼跳的患者不应只把它当成一种眼病来看待,而要考虑上述这种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