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颅面先兆——颅面相学
头面包括头颅、颜面、眉、鼻、唇、齿、囱门,眼、耳,人中等部分,为人体最暴露之处。又是阳气集中之地及人体经气汇聚之所,因此最能灵敏反映内部。故头面可谓人体的第一门窗……
第一节 颅面先兆的理论基础
颅面相学可以推测人的气质、性格和某些遗传性疾病。而面色则是人体五脏的一面明镜。脏腑精气的盛衰变化,哪怕仅仅是初起,亦往往会从这面明镜上显露出来……
颅面先兆包括颅形、面部及面色三个主要内容。由于颅面皆为人体最暴露部分,因此症状容易最先发现。十二经络中,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其余经络通过十二经别“六合”关系,其经气亦皆上于头面,奇经八脉中,除带脉外,也都上注于头。故《素问·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及“诸阳之会,皆在于面。”都说明头面是阳气集中之处,经气汇聚之所,是气血最丰富的部位,相对而言反映内部也最为灵敏,因此疾病也最能先从头面预知,故头面可谓人体之第一门窗。
颜面—内脏相应,是颅面先兆的重要基础。中医认为,人体内外是统一的,体内五脏六腑气血盛衰皆能上映于头面。《内经》的《灵枢·五色》篇早已有所记载,其面部色诊分布图,确定了面部望诊的定位问题。如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符合《内经》内外相应,上下相候,左右相配,中以候中的规律,表明五脏六腑在面部各有其相应的色诊部位,诊色可以独取面部。
上述说明,由于人体百脉皆上贯头面,加之头面五官皆位于人体上部,显露充分。因此,头面具有暴露疾病的有利条件,是发现内脏疾病先兆信息的重要部位。
第二节 颅面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头颅相学
人的颅面大约有圆顶圆面型、圆顶椭圆面型、方面圆顶型及圆顶尖面型等种类。据此可以推测人的气质,如圆顶圆面者气质憨厚朴实、勤恳实干;圆顶椭圆面者个性活泼机灵、能说善辨;方面圆顶者性格大多稳重自持、胸襟大概;圆顶尖面者禀性多阴善谋,城府较深。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颅面形可以推测人的气质及寿夭,如《内经》认为:小头长面青色之人属于木型人,气质有才多疑,劳心少力,能春夏不能秋冬。面形尖而色赤之人,属火型人,精力充沛、气质外向,思维敏捷、性急、不寿暴死。圆面大头者属土型人,稳重、敦厚,勤恳实干。而方面白色者,属金型之人,气质内向,精明沉着,善为官吏,能秋冬不能春夏。面不平,色黑、大头者为水型之人,藏而不露,性格尖狡,能秋冬不能春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据报道,德国人伽尔和他的助教斯普尔灿提出并发展了这样一种思想:人的每种“精神、能力”都在大脑皮层上严格地局部定位,该处的发达与否会反映到颅骨表面。于是,伽尔荒唐地把头骨划分出“智慧、贪得、仁慈、希望”等三十多个区域,形成著名的“颅相系统”。虽然颅相对道德的关系,客观上并非如此,但也提示了颅相学有一定的意义,至少可以大致反映大脑发育状况。
一般而言,头顶圆及头顶方者提示脑充髓足,大脑发育良好。而头顶尖者可见大脑发育不良,头顶凸突或头顶有凹陷,都象征大脑发育异常。又天庭饱满、眉宇宽阔之人,大脑发育良好,脑髓充足、天资过人。反之,头尖、前额窄小,眉宇近狭者又常提示大脑发育较差,智力欠佳。
前贤对颅颜相学也有许多精辟论述,如曰:“头者,一身之尊,百骸之长,诸阳之会,五行之宗,居高而圆,象天之德也,额前耸起隆而厚、额宽、发际丰隆骨起高。”是为吉寿之相。“面乃百部之灵,通五脏之神”,“形有余者,头顶圆厚,腹背丰隆,额阔四方,唇红齿白,耳圆成轮、鼻直如胆,眼分黑白。”“鼻须梁柱端直,印堂平阔,山根连印,年寿高隆,准圆库起,形如悬胆,齐如截筒,色鲜黄明,口须方大唇红。”“天庭欲起司空平,中正广阔印堂清,山根不断年寿阔,准头齐圆人中正,口如四家承浆润,地阁朝归仓库应。”(明·陆云,《麻衣先生人相篇》)等皆可资参考。
日本人把人的头面分为三个区域,即眉以上为上亭相脑,眉与鼻孔之间为中亭相呼吸,鼻孔以下为下亭相消化。即脑型者头面呈上大下小为倒梯型,提示智力较为发达;消化型为头面上小下大为正梯型,意味着消化力较强;而头面呈两头小中间宽大者为呼吸型,标志着呼吸能力较强;肌肉型则头面呈长方型上下一致,提示运动能力强可供参考。在疾病预报方面,脑型的人因自持智强而过用,故易患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精神病等。消化型者因常过食而易患腹胀、腹泻等症。呼吸型者因体壮积热易染咽峡炎、咽痛、气管炎等。肌肉型者体强过劳易得关节炎及肌肉疾病,可供参考。
二、颜面相学
(一)面色先兆的理论基础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指出五色是气之光华,色是脏腑气血之外现。色的物质基础是精,精的荣华必须通过气才能彰明于外,气运行于体表,又必然依靠经络。故《录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其中,起于面部或循面的十二经脉中,有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脉,阴、阳跷,阴、阳维脉等,皆直接与面部有关。其余经脉也都通过各种途径上荣于面。如六阴经除足厥阴经上达巅顶之外,其他阴经虽未直达头面,却能作用于头面,这就是阴经经别与阳经经别“相合”而入于阳经的原故。另外,心的正脉直接上面至目,心又是主血脉的脏腑,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表明心经与面部色泽的关系至大。再从足阳明胃经来看,该经循面最广,在面部俞穴分布最多,所以面部色泽与足阳明胃经的关系也最大。故《素问·上古天真》篇说:“阳明脉衰……面始焦。”强调了胃经与面部的关系。以上说明面部色诊是有其经络基础的。
色诊的生理基础是由于人体脏腑精气通过气血的运化,从经脉而荣于外,正所谓血荣于色,气充于泽,可见人体内外气血是相贯互荣的。从外部色诊便能测知内脏精气的盛衰,正如《望诊遵经》所言:“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与枝叶也”。此乃中医体表与内脏相关学说的又一体现,是中医“从内知外,以外测内”,“司外揣内”的应用。也是面部色诊先兆的理论基础。
(二)面色提示寿夭的意义
《内经》认为有神之色,有胃气之色及气充之色主寿。所谓有神之色称为“色神”,表示色有一定的光泽,无论何色,只要有一分光华,就有一分色神。色,代表五脏疾病的不同变化,而泽则反映脏腑精气盛衰的全貌。因此,色的变化再大,只要华泽存在,就表示脏腑精气未竭,生机犹存。《素问·五脏生成》篇描述有神之色为“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鸟羽者生”。
总之,有神的五色都有一定的光华,是为吉色,色泽光滑是为有神。神,象征脏腑生机,有神则生机旺,无神则生机灭。故《医门法律》说:“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无神之色,指枯晦无泽,主夭。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曰:“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即言无泽之色,是为夭色,久病见此色者,乃大凶之兆。
有胃之色,称为“胃色”,如干枯不濡是无胃气,因胃为气血之木,津液之源,有胃气则血气充足,故色必润而不枯。黄为脾胃之色,故五色中以黄色主有胃气,诸病色中只要寓有黄色即主吉,表示胃气未竭,尚可图治。《内经》以目诊为例,叙述了黄色的重要性,如“凡相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黑目黄者,皆不死也。”即言有一分黄色便有一分胃气,当然有胃气的黄色应为润泽华荣是为寿,如黄而晦滞、显露于外、枯润无泽又为无胃气,则主夭。无胃之色表示水谷精微化源将竭,气血枯涸,可见有胃气之色,除润泽外,还须寓含黄色。
有气之色,又称“气色”,是表示色泽含蓄不露,代表精气含藏于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叙述的:“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说明人体的正常颜色是真气内藏,隐约含蓄而不浮于外,主寿。如色外露,则预示精气泄于外,为色至气不至色孤露于外之败色,代表精气衰败,主夭。
总之,有胃之色润而不涸为精阴充足,有神之色则光华明润,生机健旺,有气之色含藏不露象征阳气充旺。有胃、神、气之色谓之正色,其特点为光泽、润华、含蓄不露,红黄隐隐,容光焕发。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描述的,“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此外,除五脏正色外,随四时而改变的色叫客色,也属于正色,如春青、夏赤、长夏黄、秋白、冬黑等。总之,正色是人的原有主色,加上四时变化的客色,以荣光华润、含蓄不露为其特征,表示五脏精气内充,神机健运。
色诊除能预测寿夭外,还可作为中医气质分类的参考。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曰:“木形之人……苍色小头,……火形之人……其为人赤色,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
(三)预兆色是疾病的早期信号
临床上,色泽失去明润光泽,显示脏腑精气不能外荣,所谓脏病于内,色应于外是也,因此从面色的变化是能预知内体病变的。
1.预兆热病 面色能预报热病在《内经》中早有记载,如《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又如《素问·痿论》说:“肺热者,色白……心热者,色赤……肝热者,色苍,……脾热者,色黄……肾热者,色黑”足见一斑。
2.预报风病 面色不仅对热病具有重要的预报意义,而且对风病亦同样可以预见。如《素问·风论》说:“肺风之状……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诊在肌上,其色黑。”以上也说明了据面色可以帮助疾病定位。
3.预见疾病的寒热虚实 面色能迅速地反映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面色白者多提示虚寒证;面色黑者,主寒主瘀,主阳虚精竭;面色黄者主湿热,脾虚;面色青者,提示痛证,肝病;面色赤者预报热证、实证。
此外,面色在许多内科疾病中都有预兆意义,如近代文献报道,有人发现颧部蟹爪纹与肺癌有一定关系。赵国仁氏据临床观察总结为:心衰病人面色黎黑。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两颧微红。肝硬化和肝癌病人,面色苍黑,或黑如炲。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脾胃虚弱病人(如恶性网状细胞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慢性肾炎、氮质血症等)面色萎黄。肺脏疾患病人(如慢性支气管扩张、肺癌)面色白、青晦、或面色白颧红(如肺结核)。肿瘤病人面色多晦暗。高血压病患者,面色多焮红。急性白血病患者面色多死黄色,慢性白血病患者面色多青晦萎黄。休克病人面赤如妆,血小板严重减少者,面色如衃血等。有人报道,胃下垂患者年寿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浅深与病程长短有关,胆囊炎患者鼻翼两侧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此外,面色还可预兆气血的有余、不足,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
(四)面色预报凶兆
败露无余的色泽,称为真脏败色。五脏的真脏色根据《内经》记载,肝的真脏色是“青如草兹”,脾则“黄如枳实”,心为“赤如衃血”,肾是“黑如炲。真脏色象征脏腑精气将竭。实践中凡见到真脏色,主病情危重,由于真脏色多枯涸无泽,浮露于外,故又称夭色,预兆疾病严重。如久榻病人忽然显见一种奇特的色彩,娇艳如妆,仿佛“精微”象见,其实是回光反照,称之为“妆色”是病重的凶兆。故《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应值得注意。
面色还可预报卒死,如《灵枢·五色》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病小愈而猝死者,何以知之……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面色并可预报经络气绝,如《灵枢·经脉》记载:“手少阴气绝……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神色的表现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反映,也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通过神色的晦、明、露、藏可推断预后的顺、逆、吉凶。据面部色泽的望诊,可以很快了解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如面现隐黑的多为神色外现,隐黄的则系脾色外露,色青的主肝病,色白为肺虚,色赤为心火等。尤其可贵的是,通过分部望诊可进一步确定病位。如颐黑多肾病,眦青为肝病,颧赤为心病,鼻黄为脾病,印堂白为肺病。因此,色诊在疾病定性、定位方面有很大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许多疾病,当脉尚未及变化时,色即已显露于外,色诊的灵敏度往往更大。正如《灵枢·官能篇》所说:“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因此,实践中预兆色极有价值,如肺劳癌病人两颧出现胭脂红为火克金主病重,面部出现黑色则提示肾的真脏竭为不良预兆。
还有,通过色诊,可以推测疾病的表里轻重,在《灵枢·五色》篇记载有:“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确可视为诊色之总纲。
第三节 眉先兆——眉相学
眉相是候人体气质及寿夭的重要标志。眉毛尤主候肾气的盛衰,眉毛的脱落常为衰老的报标症。外眉1/3疏松常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信号……
一、眉先兆的理论基础
眉为肾所主,为肾之外候。肺主皮毛,故眉毛候肾及肺。也反映气血的盛衰状况,因此眉毛为预报肾及衰老的重要标志。
视眉毛的粗细长短色泽以及眉间距(眉宇),可以知道人的体质强弱及性格状况。如眉毛浓密者体质较强,精力充沛。眉毛疏淡者,体质多弱,精力偏差。眉毛粗短者,多性急易怒,常罹急暴病。眉毛细长者性多温柔反应慢。眉毛为:“丷”字形者,性多凶悍。两眉为“八”字形的,性多怯弱。扫帚眉,性格狡黠,眉间距宽的胸怀多宽广,眉间距窄者多狭而猜疑。
二、眉相的预报意义
眉相与肾气的盛衰及衰老密切相关。如眉毛黑而浓密光泽的提示肾气充足,眉毛淡疏的则肾气较弱。40岁以后眉毛外侧逐渐掉落为自然衰老征兆,40岁以内眉毛掉落较频的为早衰先兆,尤其外眉1/3稀疏为肾气衰减标志,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则常见此征。故眉毛又称为“保寿官”,和寿夭有密切关系,老寿星的眉毛也多偏长。
眉毛黄而枯焦,为肺气虚的征象,小儿及营养不良患者常呈此相,眉毛黑而色泽光亮的又为气血充足的佳兆。
此外,眉间部位对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眉间部位称为印堂,又谓之“阙”,乃肺部色诊之位。肺部疾患,往往在查印堂时已有所显现,如肺气不足的病人,印堂部位呈现白,而气血郁滞者则变为青紫。
前贤还认为印堂为紫炁星,在两眉头中间,要丰阔平正,两眉舒展方为吉相,所谓“印堂平正命宫牢”(《神相全篇》)。
第四节 鼻先兆——鼻相学
鼻正当面中央,不仅为脾之要候,鼻及其四周,更为五脏外相之缩影。五脏的信息皆可集中于鼻,故鼻又号称人体镜中之镜……
一、鼻先兆的理论基础
鼻部,即明堂。位于人体面部的中央,在面部色诊中具有重要意义。《灵枢·五色》篇写到:“五色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说明面色可以取决于明堂。鼻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因鼻为肺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主鼻”,《难经》四十难说:“鼻者,肺之候。”足阳明胃的经络“循于鼻”,手阳明大肠经“上夹鼻孔”,手太阳小肠经支脉“上抵鼻”,而且根据中医“内外合一”,“中以候中”的原理,鼻部位于面部正中,集中了五脏的精气,其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因此,明堂及其四周的色泽,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精气的变化,预报疾病的潜在。
鼻除能预报疾病之外,还主寿夭。如明·陆位所说:“十二官皆在于鼻,主寿之长短也。”“鼻梁柱端直,印堂平阔,山根连印,年寿高隆,准圆库起,形若悬胆,齐如截筒,色鲜黄明。”是为吉。便可说明鼻在寿夭方面的预测意义。总之,鼻岳为面部五岳之主峰,一般而言鼻岳高起,端直丰厚,色泽红阔,准头圆,鼻孔不露,所谓“光润丰起,高隆端直如悬胆”主寿;反之鼻塌不正,壁薄色枯是谓夭。
鼻的形态对人体的气质有一定关系。如状似虎鼻者多勇,龙鼻为福相,鼻若悬胆,班超英才。鹰嘴鼻为人阴险,猴鼻善疑,牛鼻宽容,鼻头尖细者善出奸计,可供气质学参考。
二、鼻相的临床预报意义
鼻为面部五岳之中岳,为一面之柱,所谓五岳,即额为衡山,颏为恒山,鼻为嵩山,左颧为泰山,右颧为华山。为面部的五个突出部位,皆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明堂是面部望诊的准绳,故鼻又称为面王。远在《灵枢》即已指出:“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阅五使》篇)并把明堂称为面王,足见明堂在面部色诊中的地位,也证实了明堂先兆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鼻预报脾胃疾患尤有特殊价值,鼻准与腹脐遥遥相对,皆为诊脾之要害部位,所谓上诊于鼻,下验于腹,临床上颇有验证。如《金匮要略》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及“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临床上一些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之前,首先发现鼻头冒汗及色泽改变,道理即在于此。
尤须提及,明堂伏色还可以预测五脏精气的盛衰。例如久病之人,经过多方医治,苍白的脸面上,如见明堂部位黄色隐现则为脾气来复之征兆。然黄色必须光泽明润,如虽有黄色见于鼻,却干燥如土偶之形,又为脾真脏色见,预兆脾气绝,主死。清·周学海曰:“鼻头色黑而枯燥者,房劳;黑黄而亮者,有瘀血;赤为肺热,鼻孔干燥、目瞑、漱水不欲咽者,欲衄也,鼻孔黑如烟煤而燥者,阳毒也,鼻孔煽张者,肺绝也;但煤黑而不煽不喘者,燥热结于大肠也;黄黑枯槁,为脾火津涸,大便燥结鼻塞浊涕者,风热也,鼻孔冷滑而黑者,阴毒也,鼻头汗出如珠,为心脾痛极”。(《形色外诊简摩》·诊鼻法)也说明了鼻对疾病的预报意义。
此外,鼻与肺部疾患也密切相关,鼻为肺窍,肺通则窍通,肺壅则鼻塞,正如陆位所曰:“鼻为中岳,其形属土,为一面之表,肺之露苗也,肺虚则鼻通,肺实则鼻塞”。
鼻纹对疾病亦有一定诊断意义,如赵氏报道:蜘蛛痣的肝硬化患者,病程都多可沿长,而鼻部出现蟹爪纹疗效都较差,且都死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之大出血。鼻纹的出现有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食道下端和胃相连,阳明胃经起鼻额中,故鼻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食道静脉回流障碍似有一定联系。
此外,鼻孔也能反映疾病状况。如《证治准绳》曰:“鼻孔干燥者,属阳明之热,必将衄血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阳毒热深也,鼻孔冷滑而黑者,阴毒冷极也,鼻孔煽张者,为肺风,肺绝而不治也”。
以上说明鼻(明堂),对疾病的预报有一定价值。
三、“山根”的独特先兆意义
“山根”,又称下极。位于鼻根部,两目内眦之间。根据《内经》“中以候中”的原理,山根部位正好候心。山根位于两目内眦之间,由于手少阴经脉“还目系”,手太阳小肠经脉到达目内眦,心又与小肠经脉相表里,其经气均能上达目内眦间。因此,山根色泽的变化最能反映心生机的存亡。临床上发现许多心脏病人山根部位均显现白色,心阳虚时尤甚,在心血瘀阻时轻则出现青灰,重则暗紫。尤其在小儿科,山根色诊更显得十分重要,如小儿山根青灰示心阳不足,山根发青还可预兆惊风,山根发暗则又能提示气厥等。
据饶氏报道,小儿山根筋呈现横“一”字型的,为消化系统疾病;山根筋呈现“1”字型的,有呼吸系疾患。
总之,山根色诊对心脏病及小儿科临床观察极有价值,应加以注意及发展。
第五节 唇先兆——唇相学
唇为脾之外廓,口为胃之门户,故唇口主候脾胃。脾主肌肉,故脾又为人体肌肉之外相。又上唇属肾,下唇属脾,内含齿舌,内外相呼应,同候脏腑精气……
一、唇先兆的理论基础
“唇为脾窍,乃脾胃之外候,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脾……其华在唇四白”。《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在唇。”《素问·金匮真言》曰:“脾开窍于口”。《灵枢·阴阳清浊》曰:“胃之清气,上出于口。”皆说明唇与脾胃密切相关。唇不仅候脾胃,而且与大肠、肝、督脉等都极为相关。如《灵枢·经脉》篇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肝足厥阴之脉……环唇内。”《素问·骨空论》:“督脉者……上颐环唇。”其他还有任脉、冲脉、肾脉等,其循行皆与口唇相近。说明唇与脏腑关系都很密切,故唇可反映脏腑精气状况,观唇能预知疾病。如《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是主血所生病者……口㖞唇胗”。现代医学也认为唇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灵敏地反映内脏的疾患。
唇为口之城廓,言语之门户,唇宜丰润红活,方正端平。此外,唇口之形还可预测气质,如四字口多才,虎口性情较猛,牛口厚道,猴口善疑,唇厚憨实,唇薄灵性等皆可供参考。
二、唇先兆的临床意义
上唇属肾,下唇属脾,内含齿舌,内外相呼应,同候脏腑精气。
(一)唇的疾病预报意义
唇形的改变可以预知某些疾病,因唇为肌肉之本,脾之外华,因此,从唇的枯润泽晦可以窥知脏腑气血精微的盛衰状况。如唇红活光泽主吉,枯干黯滞主凶。首先,唇最能反映脾的病状,如唇揭为脾实,唇纵为脾虚,唇短缩者脾败,《灵枢·本藏》所曰:“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即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也曰:“唇黑者,胃先病。”另外唇色的改变尤能预报疾病的虚、实、寒、热,如唇白主虚寒,唇黄为湿热,唇红主实热,唇紫主瘀,唇黑为败色,唇颤又常为中风先兆,心脏病人、患肺心病者,唇呈紫暗或紫蓝色。再如,成人唇撮为内有肝风之兆,小儿撮口为脾风前讯等,足见唇对疾病的预报极广,五脏六腑无不赅及。
此外,唇的改变尤为肌肉病变的先兆,因唇为肌肉之本,脾主肌肉,唇为脾之外窍,因此观唇相能窥知全身肌肉状况。如唇槁泽晦则预示全身肌肉津亏失濡,而唇润红活提示周身肌肉气充血足,若唇反则肉先死,故《灵枢·经脉》曰:“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内,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如《灵枢·寒热病》曰:“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
据报道,上唇系带的小白点为有痔疮的征象,据称准确率达80%。以上说明,唇犹如人体肌肉的一面镜子。
(二)唇的凶兆意义
唇的改变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凶兆意义,如“唇吻反青,四肢习者,肝绝。环口青黧,柔汁发黄者,脾绝。鼻黑唇肿者,肺败。厥而唇青肢冷者,为入藏即死。”(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诊唇法)《证治准绳》曰:“口张气直,口如鱼口,口唇颤摇不止,气出不返,皆不治也。”《望诊尊经》载:“舌卷囊缩,唇青黑者,死证也”。临床上,唇青黑多为循环衰竭的恶候,预后往往不良,惊风出现口撮多为险兆。再如朱丹溪所曰:“凡下痢……,唇如硃者俱死”(《医门法律·痢疾门》)等,皆可说明唇的异常在许多疾病中具有提示凶兆的意义。
(三)唇四白、唇系带、唇粘膜先兆
唇四白,为口周围白肉际,以候脾诊《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脾……其华在唇四白。”故口周色诊可以观察脾精微的盛衰,又因手阳明大肠经脉“还出挟只,环唇”,足厥阴肝经“环唇内”,所以唇四白又能反映大肠、肝等脏腑的气血状况。
临床上,口周发黄为脾胃湿热之征,口周苍白为气血不足之象,口周青灰为心阳虚衰凶兆,口周发蓝是中毒的险讯……总之,口周是反映疾病比较灵敏的一个区域。
唇系带及唇粘膜对疾病也有一定的预报意义。唇系带为督、任脉交会之处,会阴亦为任、督相交之地。因此,会阴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到唇系带上。据张家兴,谷孝令二氏观察报告,唇系带有结节者,提示有痔存在,其阳性符合率达93.67%,结节在唇系带旁边的多为内痔,在左侧的提示痔核多发在左侧,结节在唇系带右侧提示痔核多发生在右侧,结节在唇系带正中上1/3部位,提示痔核多靠近4~8点时位,结节在唇系正中下1/3部位提示痔核多靠近10~2点时位。
唇粘膜色泽变化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状况,如粘膜色淡为脾血不充的征兆,粘膜色鲜红为脾热,粘膜黯为内有瘀,粘膜紫蓝为心肺虚衰等兆。此外,唇粘膜的异常斑点,还可预报内脏疾患。据报道,下唇粘膜上的紫色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融合成不规则形,色紫黑,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为阳性。检查结果,胃癌阳性率为50%,食管癌阳性率为48%,肝癌阳性率为39%,肠癌阳性率为38%。
第六节 齿先兆——齿相学
齿为肾之外候,龈乃胃之外露,故齿龈是肾气的盛衰和胃津存亡的指示器……
一、齿、齿龈先兆的理论基础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故齿为肾之外候。龈者肉之延伸而主于胃,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肾与胃一为先天之本,一为后天之源,共同维持着齿龈的生长、发育。如《素问·上古天真篇》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
齿龈除与肾、胃密切联系外,还与大肠有关,尤其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经,分别入上、下齿,其经气环贯齿龈,对齿龈的生理、病理有着重要影响。如《灵枢·经脉》篇曰:“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此外,冲脉,督脉之循行环唇而上行,其经气必然渗注齿龈,因此又有齿龈根于冲、督之说。总之,齿龈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关系都较为密切,因此人体脏腑经络病变可以反映于齿及齿龈,说明齿龈对疾病的预报是有其物质基础的。通过齿龈的变化,可以洞悉脏腑病理的迹象。
此外,齿的形状还可反映人的气质,如中国人两个门牙都为铲形。一般而言,门牙长大坚实者,个性坚毅,门牙细小而脆者禀性偏弱,门牙如虎者个性凶勇,门牙如鹰鼻者性多奸滑,门牙宽厚者性多诚实,门牙尖细者多禀敏性,可供参考。
二、齿、齿龈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齿为肾、督脉盛衰存亡的外镜
前已述及,齿的生长发育取决于肾的盛衰,因此齿能较早反映肾、督的面貌,如齿小而稀者,提示肾气先天禀赋较差,齿黑枯焦者肾热,满口松动、牙齿早落者,为肾气衰惫早衰之兆。临床上许多慢性牙周炎导致过早脱牙、牙齿松动,即是因于肾虚、肾精不能上荣之故。小儿肾虚先天禀赋不足的五迟,出牙迟又是主症之一。牙齿松动、齿根外露为肾、督大亏之兆,因肾主蛰固,齿摇是肾失于维系所导致。
同样,通过牙齿的荣枯坚落也可推测人体的寿夭吉凶,牙齿的状况是早衰的指征之一,如齿荣坚固者象征肾、督气盛主寿。反之,齿晦松落的预示肾、督气衰主夭,临证均可作为参考。
(二)齿龈为胃津肾液存亡的预兆
齿为肾液所濡,龈为胃津滋养,故齿龈的荣枯能反映胃肾津液的存亡,尤能预报热病伤津耗液的程度。故叶天士说:“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及“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
”故齿焦提示肾水枯,无垢预报胃液竭。临床上逢齿只能润及上半截,则为肾水不承,心火上炎之兆,急须清心火救肾水方能救危。
(三)齿的凶兆意义
齿为骨之余,故齿长而垢者,预兆骨先死。如《灵枢·经脉》篇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素问·诊要经终》亦曰:“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此外,齿槁又为肾液竭的凶兆,见此者,大多预后不良。如《灵枢·寒热病》曰:“骨寒热者……齿已槁,死不治”。临床上齿光无垢预后不良,叶天士十分注重齿龈对疾病的预报意义,如曰:“若齿垢如灰糕样者,胃气无权,齿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温热经纬》)。此外,叶天士还注意到齿瓣,认为齿瓣黄如豆瓣色者多险。
前人还注意到齿根枯白者为大虚之征,又言:“唇亡齿寒为衰惫之兆,齿如黄豆者,肾气绝也。齿如熟小豆,其脉躁者,阴阳俱竭也。唇肿齿黑者,死证也。唇肿,唇黑齿焦者肿胀之死证也。病人齿忽变黑者,十三日死也,目无精光,齿龂黑者,心肝绝也。唇枯齿干者,死候也”。总之,齿牙暴枯、暴黑或暴寒者皆为热病的三大凶兆。
综上所述,牙齿是预报津液存亡的指示器,在实践中,尤其在温病学中具有重要的预报意义。
第七节 囟门先兆——囟门相学
囟门候肾,囟门的状况在小儿科及某些遗传病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囟门的异常往往是疾病的凶相……
一、囟门先兆的理论基础
囟门属肾,肾主骨髓以藏精,乃人生之根本,故囟门主要以候肾。小儿的囟门尤有一定的疾病预报意义。
婴儿的头颅皆有未闭合的骨缝及囟门,囟门共有四个,即两侧及前后各一个,一般于出生后两侧囟门即闭合,而前后自门则于出生后100天~1岁半内闭合,各颅骨缝于生后100天内闭合。
小儿囟门及骨缝闭合的迟早及其异常情况,对肾气的盛衰,胎儿禀赋的厚薄,大脑发育状况等皆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二、囟门异常对小儿疾病的预报意义
(一)囟门迟闭的预报意义
小儿囟门如一岁半尚未闭合,则为先天肾气不足的征兆,中医称为解颅。如《诸病源候论》说:“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门应合不合,头缝开解是也。”《小儿药证直法》亦说:“年大而囟不合,肾气不成也,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白色瘦者,多愁少喜也,余见肾虚”(卷上、解颅)。解颅小儿的特征为头大异常,且为方形,由于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精髓相生,故解颅小儿多提示智力发育较迟缓,甚至智力低下,可与五软五迟相兼,即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一般头大小儿多为智力偏迟偏低的预兆,此外,热邪浊毒也可导致解颅,如现代医学脑脊髓膜炎后脑水肿可造成解颅,则又当别论。
(二)囟门形态异常对疾病的预报意义
囟门形态异常可分为囟填及囟陷两类,囟填,为囟门肿胀外突,可提示内有蕴热火毒上攻或阴寒浊气上逆两类情况,可根据肿胀的软硬情况区别热毒或寒凝。
囟陷多为虚候或危证的凶兆,多发生于气血大亏,精气不能上充或真气下陷的情况,常见于久泻或久病小儿,乃脾胃败绝、脾虚胃弱之极。故前人认为“若与枕骨同陷者,百无一救”(《幼幼集成·头项目顖证治》)。
此外,囟门冷为阳虚的预兆,囟门虚软为体虚及癫痫先兆,囟门青筋为有寒,囟门肿起有惊风可能。
总之,据囟门的闭合、外形及寒温,对疾病的寒热虚实及先天发育皆有一定的预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