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的药理

时间:2009-10-18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1.乙醇的药理研究 由于药酒是选配适当中药,经过必要加工,用度数适宜的白酒或黄酒为溶媒,制作而成的。因此,所有药酒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乙醇),要研究药酒的药理,首先要搞清乙醇的药理作用,比较明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一般认为饮酒具有兴奋作用,因此常有“饮酒壮胆”的描述,但药理表明乙醇主要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低浓度乙醇可加强某些兴奋性神经突触的功能,其表现的兴奋现象主要是由于脑的抑制性控制作用被解除所致。最早受影响的是由训练和经验而来的精神活动。记忆力,集中力和洞察力变得迟钝甚至丧失。自信加强,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乙醇也可引起镇静,解除焦虑,进而语言含糊,共济失调,判断能力受损,进入酩酊状态。
  作用机制:多年来认为乙醇、挥发性麻醉药和巴比妥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是由于这些药物能溶于脂质细胞膜,使嵌在膜内的离子通道以及其他蛋白质功能紊乱所致。近年来注意到乙醇对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盐)和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即GABA)激活离子通道功能的作用。乙醇和麻醉性巴比妥类均能加强GABA介导的突触抑制和氯的流出。乙醇的这种作用还有镇静、共济失调作用均可被GABA能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bicuculline)所抑制。虽然乙醇和巴比妥类均能抑制谷氨酸盐激活的离子流,但两者对谷氨酸盐受体的亚型仍有不同的作用。乙醇在轻度中毒浓度日寸,主要影响NMDA谷氨酸盐受体(NMDA为N—甲基—D—天冬氨酸盐),而巴比妥类则主要影响AMPA谷氨酸盐受体(AMPA为。—氨基—3—羟—5—甲基—4—异恶唑丙酸)。最近发现5—HT3(5—羟色胺,)受体系一种兴奋性、阳离子选择性离子通道,低浓度乙醇可协同5—Kr对该受体的作用。这种5—HT3受体主要分布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乙醇协同5—HT对该受体通道的作用,这就加强了这些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冲动。大鼠腹腔注射乙醇3s/ks,可使伏隔核和纹状抗坏血酸释放分别增加约140%和120%,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是所有间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共同特性。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中等量乙醇可扩张皮肤血管,故常致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但如用作御寒药,实属不当。因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为一种保护性反射。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皮肤血管扩张,使大量热量损失,更增加冻死的危险性。乙醇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乙醇对人冠状血管并无有益作用,对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乙醇可使引起心绞痛所需的运动时间缩短,也使冠心病人产生心电图心肌缺血性变化所需要的运动时间缩短。乙醇在足以产生面部血管扩张和轻度醉酒的剂量时,并不引起脑血流或脑血管阻力的改变;但在严重酒精中毒血浓度(300mg/d1)时,则可明显增加平均脑血流并降低脑血管阻力,但脑对氧摄取则减少。对大鼠基底动脉痉挛模型,静注0.5%乙醇20ml/kg有明显减少基底动脉痉挛的作用, 乙醇对血循环;的及时效应比较小,摄人中等量乙醇,血压、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幻均无大的变化。但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时,由于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抑制,可引发心血管功能抑制。长期过量应用乙醇对心脏可引起不可逆损,是心肌病最重要原因之一。
  有证据表明,适度饮酒可减少冠心病发病率。其机制系通过对血浆脂蛋白的影响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志愿者的实验研究证明,乙醇在每日剂量不足以产生明显中枢作用时,在几星期期间,即可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从而可拮抗动脉粥样化的形成而产生保护作用。人群调查显示,饮酒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水平显著高于不饮酒组。家兔灌服乙醇后,HDL—Ch很快明显上升,停药后HDL—Ch下降。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急性酒精中毒者又较慢性酒精中毒者显著低下。人在正常饮酒时达到的浓度(10-20mmol/L)即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花生四烯酸生成所致。在体外,白酒(含乙醇56%)2.5ul、5.0ul、7.5ul和10ul加入到从同一个体分离出来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200ul,以ADP为诱导聚集剂,4个剂量组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且与乙醇剂量呈正相关。
  (3)对胃肠道的作用:乙醇可刺激胃液分泌,主要增加胃酸而胃蛋白酶含量正常,乙醇可通过精神刺激使胃液分泌增加,特别是爱好饮酒者。乙醇也可兴奋口腔和胃黏膜感觉神经末梢而反射性刺激胃液分泌,也可直接作用于胃,使胃泌素或组织胺释放而使胃液分泌增加。由于主要是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含乙醇饮料不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o,胃内乙醇浓度10%左右使胃酸增加而胃蛋白酶减少,浓度超过20%,胃液分泌趋于抑制,40%及以上浓度则刺激黏膜使之充血、发炎、产生糜烂性胃炎。阿司匹林产生的胃损害可因乙醇而明显加重。大鼠灌服10%、20%乙醇lml/鼠,使胃黏膜血流量(GMBF)增加,不引起胃黏膜损伤,如灌服40%乙醇或无水乙醇则使GMBF减少,并产生明显的胃黏膜损伤。 胃黏膜表面凝胶样黏液层的疏水性可防止H’和水溶性物质对胃黏膜的侵害。用大鼠在体胃灌流模型,以40%乙醇灌流5分钟则可破坏胃黏膜表面黏液凝胶层的疏水性,在除去乙醇后1小时,尚不能恢复正常。喜饮烈性酒者多患慢性胃炎。
  (4)对肝脏的作用:长期过量饮酒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肝损害。可依次发生脂肪肝(肝内脂肪蓄积)、肝炎,最后发生不可逆性肝坏死和肝纤维化。可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和突然大出血。—次大剂量乙醇即可在大鼠或人引起肝内脂肪增多。其机制比较复杂,主要因大量乙醇引起的应激反应导致交感兴奋,使脂肪组织释放的脂肪酸增加,以及由于乙醇增加了机体代谢负荷,使脂肪酸氧化受损。
  长期饮酒引起肝损害还有一些其他因子,主要是营养不良。酒本身可供给热量,200g乙醇约可提供5 857.6千焦热量,但与其他食物不同,它不能供应维生素、氨基酸或脂肪酸。嗜酒者多表现为长期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酒对细胞的毒性而致肝损害。大鼠每日灌服乙醇790mR/kz,1个月后,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仍正常;2个月后,则kPO明显高于对照组,Na—K—ATP酶活性减低,3个月后肝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乙醇可引起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上述灌服乙醇大鼠1、2、3个月,肝组织胞浆谷胱甘肽(GSH)水平有逐月增加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在2个月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1和3个月时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在体外,小剂量乙醇对大鼠肝脏GST有—定激活作用,GSH和GST增加对机体的解毒功能是有利的。
  (5)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古人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扣就批评了“醉以人房”生活方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真……故半百而衰也。”侵犯性性行为常于饮酒后发生,这是由于抑制和约束被解除的结果。实际上,醉酒可妨碍性行为,乙醇可降低男性和女性的性反应。男性嗜酒者可导致阳痿、不育、睾丸萎缩和男子乳房发育,这是由于乙醇引起的肝损害导致雌激素生成过多,睾酮产生减少,而且由于肝内质网酶活性增加,使睾酮代谢性失活加快所致。
  (6)其他作用:小剂量乙醇可减少疲劳感并增加肌肉作功,大剂量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少肌肉作功,引起肌肉可逆性损害,血浆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增加,大多嗜酒者可有肌电图变化,不少人证明有类似于酒精性心肌病的骨骼肌病(skeletalmyopathy)。乙醇使皮肤和胃血流增加并增加出汗,使热散失加快,体温降低。大剂量乙醇抑制中枢性体温调节机制,体温降低显著,乙醇的这种降低体温作用如环境温度很低则更危险。
  乙醇有利尿作用,这是其抑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肾小管对水再吸收所致。但是,反复应用乙醇则为抗利尿作用。
  乙醇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明显干扰机体对细菌、病毒等防御能力,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7)药动学:乙醇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乙醇蒸气也易从肺吸收,饥饿状态饮酒,40分钟内血浓度达峰值,食后饮酒则可推迟吸收。乙醇在体内分布迅速,组织内浓度可迅速接近血浓度,分布容积为0.7L/kg。90%以上饮用的乙醇在肝内氧化,其余经肺和肾排泄。一般临床剂量乙醇,其氧化速率按零级动力学进行,与血药浓度无关。每单位时间氧化乙醇的量约与体重或肝重呈比例。肝切除或肝损害时,乙醇从体内消除就明显降低或完全停止。
  正常人每1小时能代谢7-10g乙醇。乙醇可经两条途径代谢为乙醛:①乙醇脱氢酶途径:该酶主要在肝内,其他器官如脑、睾丸和胃也有发现。在该酶作用下乙醇脱氢后转化为乙醛,辅酶I(NAD)为氢接受体,女性胃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较男子低得多,因此口服乙醇后血内浓度较男性高。②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即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MEOS):在该酶系统作用下,乙醇氧化为乙醛和水,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为供氢体。由于乙醇脱氢酶的米氏常数(km)为0.26-2mmoL/L而MEOS的km为8-10mmol/L,因此认为低浓度乙醇时乙醇脱氢酶是主要的氧化系统,而高浓度乙醇时,MEOS可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
  乙醛代谢:乙醇经上述两途径产生的乙醛,90%以上也在肝内氧化,线粒体NAD—依赖性醛脱氢酶系乙醛氧化代谢途径的主要酶,氧化产物为乙酸盐,再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

  2.药酒的药理研究 药酒的药理研究,虽然没有对乙醇药理研究那样深入,但由于药酒的品种较多,内容也较丰富,随着人们对药酒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这方面的发展也必将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只能从方法作一粗线分类,加以论述。
  (1)通过动物实验,对药酒的功效作药理研究。如安徽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张艳等,对如意酒的抗应激作用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白细胞的影响作动物实验观察。如意酒内含丹参、白术、淫羊藿、白芍、冬虫夏草、鹿茸、人参等多味中药,经低度孑L府家酒泡制而成。临床上老中医将如意酒推荐用于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反应较好。实验方法:抗应激作用的观察采用缺氧、寒冷和疲劳等方法;对细胞免疫功能及白细胞的影响,先采用环磷酰胺(Cy,100mg·ks—1腹腔注射,每日—次,共用3日)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然后观察如意酒对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及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结果:如意酒(0.4,0.8g·kg-1)可延长NaN02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及延长小鼠在寒冷环境中(零下摄氏25度)的存活时间;如意酒(0.8g·kg-1)可延长常压缺氧条件下小鼠存活时间及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如意酒(0.4,0.8g·kg-1)可使小鼠降低的耳片肿胀度,胸腺及肝指数升高;同时,如意酒(0.8g·kg-1)可使降低的白细胞数升高。结论:如意酒有一定的耐缺氧、耐低温及抗疲劳等抗应激作用,还能够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可升高白细胞。为其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山东中医大学李震等采用温平和中、补虚顺气一类,既是食物又是中药,研制成益寿酒。为观察其抗衰老机制,进行了动物药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益寿酒不仅对鹌鹑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而且可以减少老年小鼠红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善其功能,可以明显增加老年小鼠胸腺重量和肾虚小鼠的胸腺重量,脾脏重量增加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呈增加趋势,说明益寿酒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人到老年往往出现生理性肾虚,应激能力明显下降。益寿酒可以明显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增强其应激能力;也可以明显提高小鼠抗缺氧功能,提高机体血氧利用率。皮肤是机体衰老过程中呈现衰老最为明显的器官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发生退行性变,变薄,含水量减少,弹性消退,皱纹萎缩等改变。皮肤变薄除表皮细胞层细胞数量减少之外,真皮中胶原纤维含量减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羟脯氨酸是胶原纤维与胶原蛋白中的一种主要而又相对恒定的氨基酸,一般常用羟脯氨酸含量或它的7.46倍代表胶原量。实验表明,益寿酒可以增加老年小鼠皮肤重量及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显示益寿酒可以延缓皮肤之衰老。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是自由基对机体损伤的结果。SOD是机体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一种重要酶,其活力高低与衰老密切相关。服用益寿酒后,血液SOD含量与造型组比有显著提高,其活力提高自然有益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再如湖南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戴汉云等对宫廷葆春酒的药理研究。宫廷葆春酒处方原系清宫内一太医的保健秘方。由六味丸、三才汤、集灵膏、五子衍宗丸、生脉饮等加减化裁而来,含人参、鹿茸、枸杞等26味中药。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养血、益气安神等功能。该太医第五代后裔何志宇先生将该方精心酿制成保健药酒,临床应用于前列腺增生89例,有效率达59.5%;男子性功能障碍370例,有效率达60%。
  动物实验表明宫廷葆春酒25s/kg可提高氢化可的松所致阳虚小鼠抗疲劳、耐高温和耐寒冷的能力,明显增加阳虚小鼠肾上腺、睾丸和前列腺的重量;对正常小鼠肝糖原代谢亦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能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淋转率和血清溶血素形成,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此外,还能提高正常小鼠体内SOD的活性。通过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葆春酒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能量代谢、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适用于因性激素水平较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阳虚倦怠,体力下降,加之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引起的诸多病症的中老年人。
  (2)在动物实验研究中注意多项对照: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西安中医多学科研究所曹永孝等对以黄酒为基
  酒,加人仙灵脾、肉苁蓉,雄蚕蛾,麦饭石,山楂,熟地等酿制而成,具有补肾益精,添髓兴阳,活血化瘀,滋补强身作用的仙灵雄风酒作—厂动物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设置了常水、黄酒、男宝、仙灵雄风酒多项对照。仙灵雄风酒可按服用的不同剂量分成三组。实验结果表明:仙灵雄风酒能升高阳虚模型的体温,增加其自立活动,延长低温游泳时间,能对抗肾阳虚证,能明显缩短雄性大白鼠扑捉雌鼠的潜伏期,增加扑捉次数,提高扑捉率;缩短射精潜伏期,提高射精率,表明该药能提高大白鼠的交配能力,但剂量依赖关系不是很明显,可能剂量过大、过小都不利于作用的发挥。与对照组相对比,有的虽然扑捉次数有增加或射精次数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有的如与常水组对照P<0.05或P<0.01。多项对照组的设置和合理地应用,将会加强科研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另一种是对成分相近的药酒进行功能对比的药理研究。如山东医科大学药学系尚雪原等用自行研制的一种含枸杞和蛇胆的枸杞蛇胆酒与市售的蛇胆酒作了抗炎、镇咳和免疫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灌服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肿胀;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能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小鼠胸腺指数,并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证明枸杞酒的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都优于蛇胆酒。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蛇胆的主要成分为蛇胆酸和去氧蛇胆酸,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炎症渗出,有抗炎作用。枸杞子的免疫增强作用与所含的枸杞多糖有关。研究证明,枸杞多糖无论对正常动物,还是免疫功能低下动物均能增加血清溶菌酶的活性,增加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增加抗体的产生,并能促进老年小鼠T细胞的增殖,从而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枸杞多糖的这种免疫增强作用与其影响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有关。
  对功效类似,配伍相近的药酒,进行对比性药理研究,有利于提高药酒疗效,尤其对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通过服用药酒后在人体的反应来研究药酒的药理:这类研究不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其功效肯定,无毒性反应,大家公认的传统药酒,如河南中医学院刘茂林对红兰花酒用于痛经患者血浆中前列腺素影响的实验研究。红兰花酒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文为“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临床用之,对痛经效果显著。刘氏等根据国家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客观指标,对15例痛经患者作了服药酒前和服药酒后,血浆中PGF20(前列腺素)的含量测定。痛经患者血浆中的PCF20含量与痛经关系密切,其含量升高,则痛经加重;降低则痛经减轻,PGF20正常则痛经消失。经统计学处理,服药酒后与服药酒前血浆中前列腺素的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01。可见红蓝花酒对降低前列腺素的含量效果显著,从而使痛经减轻。
  另一种是对健康人服用某种保健性药酒后的微观指标进行研究。如虫草酒是以冬虫夏草为主要原料,辅以肉苁蓉、人参、枸杞子、何首乌等药材组成,具有益气生精,滋阴壮阳功能的保健性药酒。青海省中医院王常琦等观察发现,健康成人饮用虫草酒后,能明显升高MAP(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T(总周阻力),V(血黏度)和OV(还原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ALK (微循环半更新率),显著缩短ALT(半更新时间)和I M(平均滞留时间)。提示该药酒具有畅通血流,消散瘀滞的功效。
  (4)另一种通过对药酒成分的分析来确定其药理作用:如北海市黄炳权等对复方海马药酒的研制及保健价值的研究。复方海马药酒是依据东园家酒祖传秘方研究而成的,由海马、海龙、蛇鞭、鹿鞭、鹿筋、鳖甲等中药组成,用低度酒作载体。经化验测试结果表明其不含甲醇,含微量元素锌、硒、锗、锰和多种氨基酸等,并参与体内ATP合成和促进机体内源性雄激素的分泌,产生独特的生物学作用和高生化效应。研究表明,该药酒有提高免疫、兴奋和抗疲劳等作用,具有补肾壮阳、舒筋活络和益气补神等功效,并可增强运动强度和耐。
  湖南省攸县麒麟玉液厂吕炳等与白求恩医科大学张天斌等对墨龙系列中氨基酸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墨龙醇、麒麟玉液、猕猴桃乳酒是上述麒麟玉液厂以粳米、糯米或猕猴桃汁为主要原料,添加首乌、鹿茸、枸杞等名特药材,精心研制的养生保健系列药酒。测试结果¨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508.2mg/100ml、491.7mg/100n~、247.4mg/100ml,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有所不同:墨龙醇为组>色>谷>丙>甘>赖>天冬>缬>脯>丝>蛋>苏>酪>苯丙>精≥异亮>胱>亮氨酸;麒麟玉液为色>谷>赖>组>丙>天冬>异亮>胱>苏≥缬>脯>丝>精>亮>甘>酪>苯丙>蛋氨酸;猕猴桃乳酒为色>组>赖>丙>苯丙>精>舁亮>亮>缬>苏>蛋>谷>脯>甘>天冬>丝>酪>胱氨酸;含量最低的氨基酸虽各异,但占总含量一半的前列4-6种氨基酸却基本相同。其中12种人体必需,半必需氨基酸与10种药效氨基酸的含量和分别占总含量的59.7%、65.5%、76.2%和43.8%、48.1%、47.5%。苯丙、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酪氨酸由苯丙酸转换而提供于人体。苯丙、色、酪氨基酸在医药上主要用作氨基酸输液。谷氨酸具有健脑作用,能促使细胞进行呼吸,利于脑组织里氨的排除。墨龙系列酒中色、谷氨酸含量都较高,名列前1、2位或3位。由表可见,药效、增香、鲜甜味氨基酸配比分别是:麒麟玉液>猕猴桃乳酒>墨龙醇、猕猴桃乳酒>麒麟玉液>墨龙醇、墨龙醇>麒麟玉液>猕猴桃乳酒。

  又如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王典瑞等对玉津酒中12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玉津酒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舒筋活络酒的基础上,加入不同比例的玉津液配制成不同型号的药酒。玉津酒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炎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经临床应用观察,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为96.7%。为探讨其治疗作用,王氏等对玉津酒中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和相关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玉津酒中有11种金属元素,其中Zn、Cu、Fe、Mn、Cr、Ni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类风湿密切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最新研究表明,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在其发病,病理改变中起着主导作用。经临床应用观察及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玉津酒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体征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提示这可能与玉津酒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关。Zn、Cu、Pe、Mn对机体免疫具有特异性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Zn是多种酶的组分或激活因子,参与核酸等多种生命物质的合成,局部缺少可引起关节炎等疾病,适量有促进机体免疫的作用,过高会诱发原发性骨症。类风湿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微量元素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中Cu升高,Zn相对降低,Cu/Zn比值失调。类风湿关节炎病因虽尚无定论,但感染和免疫异常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比较密切,血C11升高,Zn降低,有可能是机体的一种应答反应。在机体免疫反应中,Cu可使CD8细胞升高,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对关节炎软骨的损伤作用。通过实验动物模型锌对实验性关节炎影响的研究,单纯用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的关节肿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Zn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玉津酒中Zn含量高于Cu含量,服用后可改变Cu/Zn比值。同时,舒筋活络酒中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可能以铜配合物的形式在治疗中发挥作用。Mn是多种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等的必需辅助因子,其缺乏时致使这些酶活性下降,影响软骨细胞外液基质的主要成分,硫酸软骨素合成不足,导致软骨骨化异常,促进关节炎症发展。据资料报道及临床应用观察,Mn不仅对类风湿关节炎有直接作用,而且对由于椎间盘变形引起的背痛以及软骨损伤引起的膝背酸痛都有效。Pe具有维护机体免疫功能及增强中性粒细胞杀菌吞噬功能,是骨髓造血系统的主要原料。类风湿患者铁盐代谢异常,铁的吸收率降低,血清中铁含量低于正常,服用玉津酒后,其中的铁可防止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缺铁性贫血。Cr易与蛋白质、血红蛋白结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Ni是体内重要酶类成分,可激活组织精氨酸酶,参与内分泌和全身代谢,缺Ni机体发育迟缓、贫血。玉津酒中亦含有对机体有害微量元素Pb、Cd,含量极微,影响不大,Zn对Pb的毒性亦有拮抗作用。

  玉津酒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K、Na、Ca,Ca是维持骨骼组织的主要元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因机体中Ca、Mg元素缺少,导致软骨结构异常,促进关节炎软骨退行性改变,服用玉津酒可补充机体Ca的流失。
    综上所述,舒筋活络酒中Zn、Cu、Fe、Mn、C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控制与治病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