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 API国际化寻路

时间:2009-10-15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7月4日讯 作为历来原料药的重头戏,此次的论坛涵盖了知识产权、USP、日本制药市场概况等多个主题,由于美、日是中国制药原料最主要的商,因此论坛中有不少关于美日市场的介绍以及原料药如何进入美、日市场的讨论,吸引了诸多听众。
 
  国际化之路如何推进?在当前外需萎缩的形势下,这一命题的解答更显得急迫。
 
  前言
 
  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制药行业并非完全能独善其身——这是记者在第九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下称CPhI China)上的切身感受。记者从主办方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处得知,海外参观商的占比增加,人数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而随机采访的一些参展商也表示,观众主要以老面孔为主,新面孔却鲜见。
 
  经济危机自然是CPhI China上不能回避的话题。不过,当前的讨论已不再停留在其是否影响制药行业,而是上升为如何从各个具体环节上应对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
 
  由于危机的影响,一些海外买家的现金流遭遇困境,采购周期加长,采购意愿有所下降,因此,有的企业开始考虑将产品出口转内销,欲以国内市场弥补海外市场需求下跌带来的损失。但是,那些转变了发展模式的企业对内贸市场的感觉各不相同。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与企业的产品结构、原有经销商队伍、人员素质等因素有关。而由于国内市场的总容量并没有变化,一些企业出口转内销之后冲击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市场结构将面临一番调整。
 
  也有企业认为海外市场正在回暖,海外买家在逐渐消化完前期库存之后,采购需求将开始增长。不过,从采购能力上看,海外客商依然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购买力下降,出口经营的风险加大,应收账款有增加的趋势。
 
  由于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原料药在价格优势上大打折扣,削弱了对印度等国家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有企业代表认为,企业要注意在交易的各个环节控制风险,例如:如果客户提出更改付款方式,要注意其中隐含的风险,不能因为是老客户就放松警惕。
 
  有忧亦有喜。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是记者在CPhI China上发现的好现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贸易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争端也呈现上升趋势。医药贸易领域也容易引发知识产权纠纷事件。为了避免贸易纠纷的发生,主办方在此次展会筹备期间就通过展会的way-finder系统对参展品种进行了排查,向有可能涉及侵权的参展商提前进行了警示。
 
  同时,在主题论坛的法律篇中,知识产权成为唯一的讨论内容。德国鸿鹄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高级咨询师从知识产权策略及具体案例上分析了知识产权诉讼策略。
 
   “知识产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务工具,而应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高级咨询师里夫•尼克博士建议中国的企业,当把产品投放市场前一定要仔细评估是否有侵害知识产权风险,同时还要有主动和持续性的知识产权策略。
 
  进出口结构微变
 
  据浙江海正集团国际商务副总罗家立介绍,008年1~11月的数据显示,化学原料药产值为16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增速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008年化学原料药出口175.81亿美元,同比增长9.59%,占总出口额的89.7%,进口63.13亿美元,同比增长5.44%,占进口总额的57.07%。从发展趋势来看,化学药制剂和生物、生物技术类药物发展增势强劲。
 
  2008年中国原料药出口近180亿美元,其中,抗生素类原料药、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维生素类原料药、心血管病类药物原料药占据了出口量的前列。
 
  另据记者从论坛上得到的综合消息显示,传统大宗原料药是中国出口的重要拉动力量, 2008年维生素同比出口额增长率高达76%,而传统优势的氨基酸类包括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却仅有6%的增长率,植物提取物原料类呈下降趋势。从出口区域来看,美国和日本是从中国采购医药原料药类商品最大的国家,采购量并未受经济危机或中国商品价格涨跌的影响而起落,与之不同的是,在下半年,印度、韩国、德国的贸易有明显萎缩。
 
  据国药控股注册咨询专家干荣富介绍,国内医出口总体上看,广度与深度不够,出口产品主要以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较高的化学原料药及技术含量低的医用敷料为主,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以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较小,中成药、高技术药物并未成为出口主流,VC等大宗品种依然是医药商品出口的主体部分。
 
  针对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日益严峻的趋势,干荣富建议药品出口应该团结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