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 实现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时间:2009-10-15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一、甲型H1N1流感正处于“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截至目前,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超过2348例。而在全球范围,共有16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6万余例,其中死亡1154例,病死率为0.7%。全球各重点疫情报告国家或地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病死率差异较大,平均范围为0.1%~0.9%。由于许多轻症病例未予报告和统计,因此,实际的病死率要更低,接近于季节性流感。其中,住院病例或重症病例的病死率范围为5.9%~6.1%。
 
  与前一阶段相比,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趋势尽管略有回落,但仍处在一个波动的相持阶段。从历史上多次的流感大流行情况看,第一波以后往往会在后来的秋冬季甚至次年发生更为严重的第二波,其发病、重症和病死人数都更多。因此,对于甲型H1N1流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出现若干个国家的大面积暴发流行,将对生产生活秩序造成极大的冲击。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人类与甲流展开的这场战斗的相持阶段很快就要结束,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们唯有严阵以待,争分夺秒采取一切可用的有效方法积极应对,做好对抗的战略准备。因此,一定要抓紧利用这个有限的相持阶段,做好有关技术准备。比如加强监测,随时掌握流感的活动情况和病毒的变异,抓紧疫苗的研制,做好人员培训和救治的药物及设施设备的准备等。
 
  目前我国已治愈甲型H1N1流感病例2122例,尚未报道有重症和死亡病例。根据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及死亡情况分析,随着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增加,极有可能出现重症病例,甚至是死亡病例。为有效救治重症病例,卫生部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早期就安排部署各地要指定和完善重症病例的定点,各级医疗机构都要做好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的相应准备,譬如ICU病房、呼吸机及抢救等。
 
  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还有中!7月3日温家宝主持召开了研究部署下一步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明确指出:“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医药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中华民族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瑰宝。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原始医学。而中医理论就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约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
 
  约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
 
  公元259年左右,西晋医家皇甫谧撰成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
 
  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成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
 
  公元652年,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公元659年,唐政府组织编修成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
 
  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纪,中医学出现四大流派: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和养阴派。
 
  公元1578年,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大约公元一世纪,中医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
 
  公元1830年,清代医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
 
  1950年5月,北京中医学会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成立的地方性学术团体之一。
 
  1954年11月,中央批准中央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团结中西医,正确地发挥中医的力量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是中央早已明确指示的一项重要的卫生工作方针。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采取适当的态度同中医合作,向中医学习,整理祖国的医学遗产。同月,卫生部正式成立中医司。
 
  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相继成立。
 
  1958年10月,第一本中医教材《中医学概论》出版。
 
  1965年5月,国家科委中医中药专业组成立,标志着中医药研究和事业发展已进一步纳入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的正常轨道。
 
  1966-1975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也是内乱的十年,像其它事业一样,中医中药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受到严重摧残,造成中医中药日趋衰落,中医队伍后继乏人,中医药从业人员人数减少三分之一,全国中医医院从1960年的330所减少到129所,中医学院由21所减少到11所。
 
  1971年2月,周恩来总理接见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代表和全国中草药和新医疗法展览会工作人员并讲了话。要求“以五年为一期,通过几个五年的实践,使中西医相互结合,共同提高,逐步达到融会贯通,实现毛主席指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伟大理想”。
 
  1979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我国最大的全国性中医药学术团体。
 
  1981年7月,《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文版)创刊。这是我国创刊最早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学术刊物。
 
  1983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为研究、发展、交流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在传统医学基础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多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其中在中国设立7个合作中心。
 
  1986年7月,国务院正式下达了《关于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通知》。明确规定国家中医管理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由卫生部代管。
 
  1989年1月,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医教育研究》经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批准开始实施。此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加强中医教育研究,推动中医教育改革。
 
  1993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所共同投资兴建,计划两年完成。这是我国中医界第一个对外开放的P3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对中医药抗艾滋病作用的理法方药作深入的研究,以期找到抗艾滋病病毒的有效方药。
 
  1996年7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决定“九五”期间继续在全国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决定》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一。
 
  中药现代化被列为“十五”(2002年至2010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2年10月10日,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药品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中医药局、中科院联合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年至2010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要求: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