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压增大,“老专家”也犯愁
今年76岁的潘伯,患高血压已有30年。在医生跟里,他可是一个“模范患者”,每天按时服药不说,量血压的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家里人一看他量血压,不用抬头看墙上的挂钟,就知道时间了。
如此认真对待自己疾病的潘伯,血压当然也是控制得很好的。久病成医,潘伯积累了不少高血压的知识,并常向病友传授,一时之间,他成了患者眼中的高血压“老专家”。近五年来,潘伯患了高血压的“姐妹病”——糖尿病,他到高血压门诊看病的次数慢慢减少了。他的说法是,在糖尿瘸门诊也可以看高血压,而且每次他的血压都很正常,因此潘伯很少专门过来看高血压。
这次,“老专家”碰到难题了,原来,潘伯最近常出现心悸、胸闷、下胜乏力等不适,自己量血压不高、测血糖也正常。百思不得其解时,潘伯想到了我这个为他“保驾护航”多年的老“搭档。”我拿血压计一测:哎呀,不得了!血压135/40毫米汞柱,难怪他不舒服了,那么大的脉压!
脉压,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也称脉搏压。正常成年人在休息状态下,脉压通常是30~40毫米汞柱。小于30或大于40毫米柬柱的脉压,均属不正常。脉压超过50毫米汞柱就应该关注,临床上多以大于或等于60毫米汞柱,作为脉压增大的标准。收缩压升高或舒张压降低,均会使脉压差值相对增大。反之,脉压差值减小。平时在测血压时,我们常常只关注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殊不知,脉压也是一顶很重要的指标。
脉压越大,死亡率越高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脉压增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以前的观点是,收缩压与舒张压对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目前认为,脉压的这种预测作用更大,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来说。
动脉硬化(包括粥样硬化、纤维化)是促使脉压增大的真正原因,脉压大表示血管弹性差。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衰老等,都可以改变动脉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使管壁变硬,弹性变差,动脉扩张,导致脉压增大。临床观察发现,中老年人群中,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20毫米汞柱时,冠心病的危险性随舒张压的降低而升高。
当收缩压恒定在160毫米汞柱时,舒张压为75毫米汞柱的患者,比舒张压为95毫米汞柱的患者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的概率高12%。冠心病的临床试验也发现,高血压患者在脉压为100毫米汞柱时,比脉压在40毫米汞柱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上升1。5倍。这说明,高血压患者脉压越大,其死亡率越高。
六种常用药
因此,在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使脉压下降。目前,临床上用于改善脉压增人的常用药物有;
1。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主要扩张大动脉,并且以降低收缩压为主,对舒张压影响很小,因此能降低脉压。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它们均能缓解动脉硬度,使脉压减小。
3。利尿剂:小剂量利尿剂加转换酶抑制剂,有助干预防胶原聚集并缓解动脉硬度。
4。辅酶Q10:它可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近年一些研究表明,辅酶Q10可以直接作用于大动脉,降低其硬度。
5。钙离子阻滞剂:可减少周围血管阻力、改善动脉的顺应性,故目前应用也较多。
6。他汀类调脂药:这类就是平时所谓的“降脂药”,它能调节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效地降低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