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三九医药网 > 增肥 > 增肥食谱 >

几个能增肥的食疗菜谱

时间:2009-07-29 |来源:三九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另外,也有一些人过瘦是因为食欲太差。尤其是发育中的儿童,很容易因为零食吃的太多而误了正餐,没能好好的吸收该补充的营养;若是长期这样食欲不振,就会导致营养不良而变瘦。所以,具体的增胖手段都是和解决肠胃问题,改善消化吸收,增加食欲,逐步恢复正常体重。

  改善消化的[步骤]

  一、 首先,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最好能早晚各一次。排便能启动全身的活力,带动消化系统的运作,消化系统一旦顺畅,吸收能力就会跟着恢复正常;营养吸收够了,自然会有余额来补充体重。肠道若被阻塞,食欲也会随着减退。

  二、多吃粗纤维蔬菜 在午餐与晚餐时候,多吃些有助于肠胃蠕动的粗纤维食物,这样借助食物带动排泄,慢慢就能养成睡前排便的习惯。比如吃海带、黑木耳、莲藕、芦笋、竹笋、空心菜、甘薯叶等。

  三、餐间吃点红薯 在两餐之间吃点红薯汤是调节肠胃的补错方法。红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寡糖,既能缓和饥饿感,又不产生过多的热量。而且,寡糖可以促使肠道内的有益菌更加活跃,进而维持大肠内部微生物的平衡。当肠道里的生态恢复平衡之后,有益菌就会多过有害菌,整个消化系统的吸收与排泄机能也会变的正常起来。

  四、适当吃酸奶 依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吃些酸奶,每天1-2次。除了能够补充丰富的蛋白质,还能促进排泄顺畅。进而改善食欲,摄入充分的营养。

  改善肠胃的[食疗验方]

  很多人消瘦是因为肠胃机能不好,而不论是胃部发炎、胃酸过多、胃溃疡都会导致营养不良。从中医角度说长期的胃热、胃寒等脾胃不和也会使人消瘦。

  这里提供如下的食疗验方,可以根据具体状况选用:

  [胃酸/溃疡] 圆白菜汁

  【材料】圆白菜(包菜)5-8叶,约350克。

  【做法】圆白菜洗干净,先用臭氧机处理30分钟以杀菌,然后用分离式榨汁机榨出200-250毫升原汁,即可饮用。

  [助消化] 白萝卜泡菜

  【材料】白萝卜半根、生姜5片、紫苏梅10粒、荸荠5个。

  【做法】

  1、白萝卜去皮刨丝,生姜刨丝,荸荠削皮切片。

  2、调味料可以使用菠萝醋、百香果汁、粗盐或者紫苏梅,甚至味譛也行。

  3、将所有材料加调味料拌匀即可。

  调整饮食习惯改善消化不良

  除去明确的胃病,有时人们会感觉胀气,这是由于消化不良造成的。要改善这一状况,可以选择助消化的药物,但根本在于先要改变用餐的习惯。

  饭中饭后少喝汤 如果你是习惯性胀气的人,请检查是否在餐中或餐后喝汤。因为胃胀意味着消化不良,胃胀的人其消化液的功能比常人差,倘若吃饭时再喝汤,喝下的汤会在胃部稀释掉消化液,让胃的消化功能变的更差。但是,绝对不喝汤又会损害身体,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吃饭前半小时左右喝些汤,饭中就可以少喝了。

  饭中饭后不吃水果水果该在饭前吃。我们如果单独吃水果,果糖在肠胃里会被很快消化掉,但如果在饭后才吃,它会停留在胃的上部,较难消化的饭菜处于下部,而胃会先消化掉饭菜才开始消化水果。水果在胃里停留的时间被拉长,在这段时间里果糖会和胃酸起作用而异常发酵,产生的许多气体会使得胃胀加重,影响消化。

  饭后散步30分钟 吃饭时慢一点多嚼一嚼,饭后漫步一会。都是帮助消化的好办法。轻松的散步能带动肠胃的蠕动,不是剧烈的运动,觉得累的时候可以稍做休息,然后再动。

  健康的增加体重 脂肪、糖、淀粉都是有助于增加体重的营养素,不过脂肪要摄入适当,吃的太油腻会升高血脂,使得血液变浓而会导致组织缺氧。糖也不宜单纯摄入,因为糖是酸性的,不但可能会使血液偏酸,甚至会引发糖尿病。所以,聪明的做法是:不去吃那些精制餐点,如蛋糕、面包等,它们其中可能含有色素、防腐剂等不良添加物,为增加香甜的口感而放入的过多的奶油和白沙糖。

  那么该吃什么呢?

  多吃些根茎类淀粉食物,像红薯、马铃薯、山药、芋头等,将它们融入三餐的配菜中。米饭中加点坚果,像松子、榛子、腰果等。吃些助消化的果蔬,比如餐后吃点番茄,它多维生素而低糖;两餐间喝点果蔬汁像菠萝苹果汁。菜中配点助消化的白萝卜泡菜等。蔬菜泥和浓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两餐之间 在上午的11点左右和下午的4-5点是血糖较低的时候,这时间补充少许流质点心符合人体的需要,可以选用糙米奶等。

  [补脑强身] 糙米奶

  【材料】糙米80克、松子20粒。

  【做法】

  1、糙米与松子洗干净,泡在1500毫升的滚水里30分钟。

  2、将泡软的糙米、松子与水一起倒入果浆机里打成米浆。

  3、将生米浆用水蒸熟。

  4、吃的时候,再加蜜10毫升调匀,即可。助眠 有好的睡眠也是改善身体状况的重要一面。睡觉前不要吃难以消化的东西,如果需要睡前补充要在睡前半小时前完成。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