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茶,系将中药粉碎成粗粉或切割小段、细段,应用时以沸水冲泡或加水稍稍煎煮后,像饮茶一样供病人服用,以达祛邪治病,防病保健的一种中药剂型。
汤剂是中药最常用的一种制剂,它和中药茶剂一样,具有制作简便易行,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大,澄明度高,服用后易被机体吸取,作用迅速等优点。但是,煎煮汤剂程序繁琐,如果方法不当,有效成分发挥分解和破坏。如当火候太过或加水量少,则易致糊中;当药液温度在30--40度时,药物中含有酶活性很强,其有效成分特别是甙类成分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减少,疗效降低,甚至丧失。而中药茶剂则具有以下特点:
(一)可以按药物的性能特点、配方要求等,将各药粉或段、丝按先后次序逐味浸泡,也可以同时浸泡。其操作灵活,程序简单,饮服方便,适应各种国际化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的发展趋势。
(二)浸泡药物时,以沸水为溶媒,可将其中的酶迅速杀灭,避免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
(三)药物为粗粉或细丝、小段,其表面面积大,与溶媒的接触面积大,易使有效成分溶出。
(四)中药茶剂一般以茶杯等为容器,保温性能好,一般能使水温维持在80--95度,这样可保证有效成分的充分溶
出而又不被破坏。
(五)可以多次重复浸泡,且疗效持久。尤其是某些慢性病患者,经长时间饮服后,其有效成分在体内可达到量标准,起到煎药汤剂不能达到的效果。如泌尿系结石病人,持续多次饮服药茶后,能加大药液对结石的冲刷力,有利于结石的缩小和排出。
(六)对于一些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不耐高温的药物或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如菊花、银花等,一些不宜久煎的药如桑叶、番泻叶等,制成药茶比汤剂更为适宜。
从临床应用来看,中药汤剂为液体剂型,虽有吸收快、作用迅速等优点,但因它的剂量大,味多苦,病人在服药时往往有一种"被迫"的感觉,很难接受。药茶则是以"茶"的形式出现,病人乐意饮用,并可不拘时间,随时泡服。同时,药茶的温度容易控制,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服法。从疗效上看,药茶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大,药液质量好,宜于临床使用。正由于药茶具有方便、有效、天然、节约的优点,而且既有针对性,又灵活性,所以也就决定了药茶在临床运用上的广泛性,受到了人们欢迎。
(一)根据医生处方要求将所需的中草药物饮片放置茶杯或热水瓶中,将煮沸的开水沏入,搅匀,盖好茶杯或瓶盖,焖泡15~30分钟即可,如茶法饮用,以味淡为度。若需要煎煮的药物,用砂锅煎药汁,加水煎2~3次,合并煎液过滤,装入保温瓶中,代茶频频饮用。
(二)将药物粉碎成粗末,加入粘合剂(如稀面糊,或将处方中不含挥发成分的药物浓煎成膏后作粘合剂),混合均匀,揉成团块,再分方块(或饼状),置通风阴凉处,晾至微干;再晒干或低温烘干;最后以防潮性能较好的纸张分块包装,置密闭容器内,或装于石灰缸内贮存。使用时根据需要冲泡或煎煮后代茶饮用。
(三)将药物粉碎成粗末,按配方要求,用纸或布袋分装,将分装的茶剂置于干燥处保存,需用时再泡饮。
(四)成品药茶,一般家庭不需掌握配制工艺和方法,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在市场茶叶商店或生产药茶的厂家选购,按照说明书服用。它适于携带和家庭备用。对于较为复杂的病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选购服用。
药茶服用注意事项
(一)根据病情和体质及自身耐受情况合理选用药茶,适当掌握其用量,不宜过少,亦不可超量饮用。
(二)饮用以趁热为宜,一般不隔夜再用。现制现服为佳,禁忌煎汤后隔数日饮服。
(三)服用发汗解表类的药茶,宜温饮顿服,不拘时候,病除即止。发汁以微微汗出为度,不可大汁淋漓,以免虚脱。补益药茶宜在饭前服,使之充分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茶,宜在饭后服,以减轻对胃肠的刺激;安神类药茶,宜晚上临睡前服;咽喉疾患所用的清咽茶等,则宜冲泡后慢慢湿润于咽部再缓缓饮服;治疗泌尿系感染的药茶,则要持续多次频服,以保持泌尿道中的药物浓度,同时稀释尿液,清洁尿路,有利于湿浊废物迅速排出;防疫药茶,宜掌握流行性季节选用;老年保健药茶和治疗慢性病的药茶,应做到经常化和持久化。
(四)若需制作茶块(茶饼),应趁热做,
以防温度过低使粘性减弱,不易成型。并应尽量缩短制作时间,防止放置过久而腐败变质,夏季更应注意。
(五)由于药茶所用的容器体积很小,溶媒及药量少,所以不宜使用药质蓬松、剂量大的药物制剂。此外,也不宜使用有毒性的药物及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物。
一、感冒茶方
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由于四季气候不同,病邪与患者体质各异,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它大体上可以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其中可以有夹暑、夹湿和体虚等情况。临床应根据不同的症状特点,选择适当的药茶进行调治。
姜糖茶
【来源】经验方
【配方】生姜3片,红糖适量
【用法】上2味以开水冲泡。每日1~2剂,不拘时温服。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和胃。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无汗,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姜苏茶
【来源】《家庭食疗手册》
【配方】生姜、苏叶各3克。
【用法】生姜切细丝,苏叶洗净,放入杯内以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分上、下午温服。
【功效】疏风散寒,理气和胃。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的肠胃不适型感冒。本方以药代茶,味少而精,简便实用,适于家庭保健防病治病之用。
苏羌茶
【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配方】紫苏叶、羌活、茶叶各9克。
【用法】上3味共制粗末,以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功效】辛温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等症。上药反复代茶温饮,散寒祛风,则感冒、肢体酸痛可愈,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之疗法。
感冒茶
【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配方】羌活30克,白芷12克,黄芩15克
【用法】上3味药用沸水冲泡。每日1剂,不拘
时代茶温服。
【功效】祛风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身疼,鼻塞流涕,恶寒发热等症。此茶系河南民间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常用方。其称之为验方秘方,多系行之有效,并经多年临床验证之方,故可信可用。
白芷荆芥茶
【来源】《百一选方》
【配方】香白芷30克,荆芥穗、腊茶或茶叶各3克。
【用法】将香白芷、荆芥穗共为细末。服用时,用腊茶煎汤或用沸水冲茶叶,取茶汤送服,每日2次,每次6克。
【功效】祛风散寒,解表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齿痛等症。
五神茶
【来源】《偏方大全》
【配方】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红糖30克,茶叶6克。
【用法】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生姜、茶叶,约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可随量服用。
【功效】发散风寒,祛风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畏寒,身痛,无汗等症。本茶对上症较为适宜且有效。
紫苏叶茶
【来源】《上海常用中草药》
【配方】紫苏叶16克,红糖适量。
【用法】将上药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入糖令溶。代茶频饮。
【功效】发散风寒,适用于感冒风寒初期,鼻塞流涕,畏寒,全身肢节酸痛等症。
二椒茶
【来源】民间验方
【配方】辣椒500克,茶叶10克,胡椒、食盐各适量。
【用法】先将辣椒洗净,然后与茶叶、胡椒、食盐混合均匀后,装入瓶中,封好口,存放15天左右即成。用时取出适量二椒茶,沸水冲泡,不拘时热饮。
【功效】驱寒解表,开胃消食。适用于伤风头痛,头昏,食欲减退等症。此方制作方便,如能需要时饮上1杯,可使胃口大开,增加食欲。
【宜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气管炎及肝胆病、肾病的患者忌用。
葱头姜片茶
【来源】民间验方
【配方】葱头10克,生姜3克,红糖适量。
【用法】将葱头、生姜洗净及切片,与糖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沸10分钟,取汁趁热饮用。饮后宜盖被取微汗。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畏寒,鼻塞流清涕等症。
桑菊香豉茶
【来源】《百病饮食自疗》
【配方】桑叶、菊花、香豉、梨皮各6克。
【用法】将上药共加水煎汤,取汁。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表,润肺止咳。适用于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脉数等症。
桑菊竹叶茶
【来源】《百病饮食自疗》
【配方】桑叶、菊花各5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白糖20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杯内,开水浸泡10分钟,或在火上煎煮5分钟,入糖即可。频频饮之。
【功效】清热散风,解表。适用于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或鼻塞流涕,腮部肿胀不甚,局部不红,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
桑薄花
密茶
【来源】《百病饮食自疗》
【配方】桑叶、杭菊各5克,薄荷3克,丝瓜花10克,蜂密15克。
【用法】将桑叶、杭菊。丝瓜花共煎约半小时,取汁放入薄荷再煎片刻,对入蜂蜜和匀。当茶温饮。
【功效】清热散风,解表。适用于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症。
三花茶
【来源】民间验方。
【配方】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
【用法】将金银花、菊花、茉莉花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清毒。适用于防治热毒所致的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此茶除用于治疗外,平素"火气"盛者,常服有降"火"的作用。
桑叶枇杷茶
【来源】《中药临床手册》
【配方】野菊花、桑叶、枇杷叶各10克。
【用法】上3味药共为粗末,水煎,取汁。代茶频饮,连服3~5天。
【功效】清热散风,解表,化痰。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咳嗽,咳黄痰等症。
清热止嗽茶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配方】甘菊花、炙枇杷叶、霜桑叶各6克,广皮、酒黄芩各3克,生地、焦枳壳各4.5克,鲜芦根2支。
【用法】将芦根切碎,与余药共为粗末,水煎,取汁。温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表,宣肺止嗽。适用于外感风热,肺热咳嗽,恶心痰多,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症。
流感茶
【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配方】贯众、板蓝根各30克,甘草15克。
【用法】上3味药用开水冲泡后,代茶。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
【功效】祛风,清热,利咽。适用于流行性感冒。上3味药均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且清热解毒功效良好。以药浸泡代茶,既饮服方便,又使药物的成分充分浸出,不致因沸煎而使一些成分遭受破坏。
香薷茶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配方】香薷10克,厚朴、白扁豆各5克。
【用法】选用洁净之香薷、厚朴用剪刀剪碎,将白扁豆炒熟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代茶频饮。
【功效】祛暑解表,和中化湿。适用于夏季感冒,发热,头痛,头沉,胸闷,倦怠,腹痛,吐泻等症。
参苏茶
【来源】验方
【配方】党参15克,苏叶12克。
【用法】将党参、苏叶洗净,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每日一剂,代茶饮用。
【功效】益气解表。适用于气虚感冒。本茶是一种较好的预防感冒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较理想的保健饮料。
预防感冒茶
【来源】验方
【配方】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
【用法】将上述4味药同放入大茶缸中,沸水冲泡,片刻后饮用。代茶频服。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等。此方除用于防治流感
外,对于流行性脑炎、流行性肝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感染)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疫情流行时,是不可少保健防病药茶。
二、支气管炎茶方
支气管炎是细菌、病毒感染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长期刺激而引起的气管及支气管粘膜的急、慢性炎症。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咳痰。急性支气管炎多因感冒发病,属外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多因急性期未及时治愈,反复发作,伤及内脏,属于内伤咳嗽。由于病因不同,内脏虚实不同,故临床症状亦各不相同。应根据病情,对症选择药茶方。
橘红茶
【来源】《瀚海颐生十二条》
【配方】橘红1片(3~6克),绿茶4.5克。
【用法】上2味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再入沸水锅中隔水蒸20分钟后,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
【功效】润肺消痰,理气止咳。适用于咳嗽痰多,痰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