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挑疗法是在机体一定的腧穴部位上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拨出一些纤维来治疗各种疾病的简易外治疗法。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郭右陶排除一切干扰,不怕被同行讥笑,把民间挑、刮、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写成了《痧胀玉衡》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针挑法、针刺法。清同治四年(1865年),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难,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收集和整理,写了《理瀹骈文》一书,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
【操作方法】
操作前首先要选择针挑点。针挑点是针挑疗法的刺激点,简称“挑点”或“针挑穴点”。它是针挑法在人体施术的具体位置,是针挑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固定针挑点和非固定针挑点两类。前者又分经穴针挑点、分区折算针挑点、头皮针挑点;后者分皮肤异点、异感点、颗粒点、结节点、脉络点。目前常用的针挑法有如下几种:
一、挑刮法
先在预定的体表上压刮皮肤,使之充血,透露出隐伏着的痧斑,然后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
二、钳痧法
与挑刮法相似。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肤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钳痧法则是采用钳拧法使皮肤充血透痧。钳痧的手势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构成一个蟹钳形状,蘸些盐水或开水,对准要钳的皮肤顺序而钳,一拉一放,反复几次,皮肤局部便有充血发瘀现象,热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非属痧斑热毒重症则不易发瘀。
三、捉慓蛇法
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压刮)患者肌肉丰满的部位(常在上臂内侧、胸大肌、背胛区),如立即隆起一条蛇形样物者,即称傈蛇。如是傈蛇症,被捉拿处可出现索状如蛇的凸起,应瞬即改用钳痧的手势钳捉这条“蛇头”,把它拉起来,拉起到一定程度时再让它从手钳中滑脱,从蛇头钳捉至蛇尾(先露者为头,后露者为尾),如此捉拿几次,直至被钳处的傈蛇再试验不再隆起为止。如此,一处一处部位按顺序捉拿完毕。这种方法叫做“捉傈蛇法”。
四、挑点法
是对准身体的一个挑点的中心,作快速进针,快速挑破皮肤,不加摇摆牵位动作的一种挑法。又是多种挑法中用以破皮开口的常用方法。
五、挑筋法
选好针挑点进行消毒,用细针持针法持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将针尖放在挑点中心处,以慢进针法进针。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可放松左手食指的压力,右手同时把针尖翘高一点,提高针体作左右摇摆的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因为开始一两针挑的是表皮,纤维短小,很容易断裂,只作为破皮开口之用。挑开口后,便可挑出一些稍具粘性的皮内纤维(注意,不是皮下纤维),挑一条拔出一条,一针一针地往下挑,直至把针口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
六、挑络放血法
此法所挑的部位是体表的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如颞浅静脉额支刺激群之类。针挑的原则是:以“挑”为主,以“摇”为辅。即开始第一针穿皮要稍多一些(但又不要太多),摇摆到一定时间(约1分钟)之后,用力把皮肤挑断。再用碎针挑法(边挑边向四周拨)挑到一定深度让血管渗出或流出一些血液。也有不用摇摆的,如挑耳背络脉,只用挑点的方法在脉络上进行挑治放血。在挑络过程中,定点一般选在血管分叉的地方,每点距离约一横指。脉络明显充血或搏动者,应从远端挑到近端;如果脉络不显露,按摩拍打后,仍难以定出血管位置时,则应从近端顺序挑到远端,这样血管会随着挑摇的刺激而逐渐显露出来的。若是挑“红筋”(五脏六腑有病,如属热性者,都可在眼部相应位置出现“红筋”或“蓝根”)、“蛇气”(指在体表上出现的一条红线,也称“红丝”。此条红线向上伸张,发展迅猛,局部多有红肿压痛,起点多在原发9 7 3 1 2 3 4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