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定位
神门 在三角窝内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1/3交界处
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三焦 在口、内分泌、皮质下和肺穴之间
肺 在心穴的上下周围
心 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
口 在耳甲腔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
脾 在左耳肝穴的下部分(在右耳为肝穴)
肝 胃穴的后方
大肠 耳轮脚上方内1/3处
胃 在耳轮角消失处
饥点外鼻 在耳屏外侧面的中央
丘脑 对耳轮内侧线中线下端
内分泌 在屏间切迹底部
便秘点 在三角窝内近下缘处,当对耳轮下脚中段上缘
坐骨神经穴上方
肾 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正上方
在耳甲庭内,对耳轮上下分叉处下方
脑点 在对耳屏的上缘,脑干穴和平喘连线的中点
腹 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处
在对耳轮上部,腰骶椎前侧耳腔缘
饥点 在外鼻与肾上腺穴连线的中点处
肾上腺 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食道 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
贲门 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
臀 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
交感 在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渴点 在外鼻与屏尖连线中点
兴奋 在对耳屏尖到内侧底部为中线的下端靠近肺区
直肠 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同水平
大肠 在耳甲艇内耳轮脚上方前部
屏间
皮质下 在耳屏的内侧面
主治
失眠多梦、烦躁、炎症
便秘、浮肿
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口眼歪斜
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病
肝炎、眼病
痢疾、腹泻、便秘
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
鼻炎、鼻疖
单纯性肥胖、嗜睡、水肿、内分泌紊乱
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
便秘
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哮喘、遗尿症、月经不调、遗精早泻
遗尿、崩漏
腹腔疾病、消化系统和妇科病
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泻泄
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
食道炎、食道痉挛、癔症等
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
相应部位的病变
肠胃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饮、消渴
嗜睡症、肥胖症、夜尿症、性功能低下
便秘、腹泻、脱肛、痔疮
腹泻、便秘、咳嗽、痔疮
失眠多梦、炎症、疼痛性疾病
2、 耳穴多以内分泌、神门、脾为主穴,如有气喘多汗加肺穴,心慌心悸加心穴,易饥多食加胃穴,下肢浮肿加三焦穴,便秘加大肠穴,小便不利加尿道穴。
3、 辨证取穴
1) 胃热内盛型:胃、口、渴点
2) 肺脾气虚型:肺、脾
3) 肠燥便结型:大肠、直肠
4) 肝胆亢盛型:肝、胆、神门
辨证分型
1、 胃热内盛型
体针:曲池⊥、合谷⊥、内庭⊥、上巨虚Ι、天枢Ι
耳针:胃、口、渴点(埋针)
2、 肺脾气虚型
体针:太渊Ι、太白、肺俞、脾俞Ι、水分Ι、阴陵泉Ι、三阴交Ι
耳针:肺、脾(埋针)
3、 肠燥便结型
体针:支沟、照海、天枢Ι、上巨虚Ι、足三里Ι
耳针:大肠、直肠(埋针)
4、 肝胆亢盛型
体针:曲池⊥、合谷⊥、三阴交、太冲⊥、风池Ι、足临泣Ι
耳针:肝(胆)、神门(埋针)
5、 营养过剩型
体针:曲池、合谷Ι、水分、上巨虚Ι、三阴交、内庭
6、 月经不调
体针:曲池Ι、合谷Ι、关元Ι、血海Ι、三阴交等穴
7、 梁丘、公孙均刺双侧,每次针1穴,用泻法交替使用
8、 调理冲任:主治冲任失调型肥胖
取穴:支沟、中诸(平补、平泻)关元、带脉、血海、三阴交、太溪(补法)
9、 去脂减肥:主治单纯性腹部肥胖者
取穴:天枢、大横、气海、关元、三阴交、血海、心俞、肾俞、大肠俞、百会
快刺不留针,每周1~2次,10次为1疗程
1) 胃热湿阻:梁丘、公孙
2) 痰湿内盛:天枢、大横、阳陵泉
3) 脾肺气虚:列缺、太渊、太白
4) 心脾两虚:神门、隐白
5) 脾肾两虚:肾俞、三阴交
6) 水饮内停:水分、阴陵泉
7) 易饥疲乏:足三里、内庭
8) 月经不调:血海、中极
9) 产后肥胖:曲泉(耳穴屏间)
常用针灸穴位:梁丘、公孙、内关等
11、食欲亢进易饥饿者,应首选胃经
体态虚胖动则气喘,可选肺脾二经
腕腹满闷肢体沉重,应选三焦经
体穴
梁丘、公孙、曲池、髀关、梁门、归来、上巨虚、丰隆、内庭、三阴交、阳陵泉、干枢、支沟、足三里、肾俞、曲泉、地机、血海、水分、内关、天枢、关元、列缺、四满、腹结
1) 肠燥便秘者:干枢、支沟
2) 自动发胖者:足三里、肾俞、三阴交
3) 月经不调者:地机、血海
4) 下肢浮肿:水分
5) 气滞湿阻、脾失健运者:水分、内关、天枢、关元、丰隆(平补平泻)、三阴交(补法)、列缺(补法)
6) 胃强脾弱:湿热内蕴者取曲池、支沟、四满、三阴交(以上平补平泻)内庭、腹结(以上用泻法)
医学美容:
1、 中医美容:中药(循经治疗)、针灸、气功、按摩
2、 整形美容
中医八纲: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症候),
前面为冷,后面为热
临床表现:寒症:表色苍白,四肢形寒,肢冷,舌质淡,舌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热症:面红目赤,急噪易怒,舌苔黄,舌尖红,大便干,小便黄
脏腑学说:心、 肝、脾、 肺、 肾
藏——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脏腑互为表里,便秘与肺火旺有关
五脏六腑在美容上的作用
心:主神,主百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泪
(喜伤心),心血不足会造成面部皮肤晦暗无华,还会伴有失眠多梦
心血阻淤会有面色晦暗色斑
心火上炎会导致暗疮,两眉中间
治疗方法:耳穴:内分泌、心、小肠、神门、交感、
耳尖放血(长痘)
肝:主藏白,主疏泻,开窍明目,在体内为筋(肌健),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血属阴,人卧血归肝,肝血不足造成近视,疏泻(疏导畅通,颧骨长斑,大点大点的斑,点状斑)肾主藏精,肝肾同源
黄褐斑、色斑
耳穴:内分泌、肝、胆、肾, 体穴配合:行间太冲,
平肝息肝炎,会引起乳房萎缩下垂
80%的黄斑,都因肝肾两虚造成,眼尾上至发际线额头部分
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对女人来说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源
脾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肌肉松弛需补脾,脾虚嘴唇发白,思虑伤脾,皮肤黄斑、
脾运化水湿,脾湿—腐苔,腻苔,油腻、皮肤黄,毛孔粗、暗疮,18~35都是因为脾湿长痘(88%)女孩伴有月经不调,
脾虚要化湿:丰隆穴(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薏米仁、扁豆、冬瓜、防风通圣丸(化痰化湿),有生白的功效
耳穴:内分泌、肾、脾、神门、交感
长斑在鼻子及两侧,长痘在两腮下巴一圈,还可造成脂溢性脱发,斑秃,油腻,健脾化湿,洗头后用白醋捂10分钟,用梅花针在斑秃地方敲,刺激毛孔囊。
肺:体合皮毛(皮肤合额毛发营养来源于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
风热犯肺,长痘,红脸症(15~20岁男孩),伴有鼻部毛细血管扩张
悲伤肺,雀斑就是肺火旺,肾水不足才长的,长斑的人多脾气燥
枇杷叶,梨或肺俞放血(小女孩刚开始长雀斑时)梅花针去做,半年到一年,大椎放血,肝俞放血
刮痧后做可以或做完了后拔罐,主要是遗传造成的,100%治愈。
长痘时,在额头长暗疮,80%便秘。
耳穴:内分泌,大肠,肺,肾
红脸症:血热,肺火上炎,要凉血,用刮痧,大椎放血,肺俞放血
年轻人便秘是火旺,要清肺热,泻热,老年人要加体穴足三里。
肾:主骨生髓,主藏精,主水,恐伤肾
骨髓生血,精—精气,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心气足红而润
肾水不足可引起肾积液
虚胖:肾水不足,腿部水肿
水分、血海、水道、足太阴脾经、三阴交、归来、丰隆、地机(早晨代谢快,早晨减肥最好)
补肾加气海、天元, 补血补气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汇檀中,血汇隔俞
檀中穴点揉或小针平刺,起开穴功效
肾无实症,所以不能泻,只能补,衰老肾不能治
肾阴虚——热症
肾阳虚——寒症
内分泌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在中医上叫五大性腺:
肾上腺:雄激素(化妆品激素)
甲状腺:帮助人体消耗能量(甲亢热量消耗快)
胰腺:帮助消化的(糖尿病)
性腺: 雌激素(对女人重要,补肾就是补葛根激素)
脑垂体下:五大性腺归脑垂体腺
葛根去斑去痘,脾肾二虚长的斑可以祛除,丰胸效果好。
耳穴治失眠:内分泌,心,肾,脾,交感,神门(20分钟)
长斑长痘引起肥胖。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望:舌苔(舌面上一层附着物)舌质(舌的肌肉组织即颜色)
舌苔:黄—热症里症
白—寒症表症
如舌苔薄表示病灶比较浅,厚则病邪,逐步发展加深
腐苔:苔质疏松而厚,象豆腐渣一样,临床有口臭,长暗疮,肠胃湿热引起,胃蠕动慢,胃火旺,要促进胃蠕动,中脘、梁门、天枢、耳尖放血
腻苔:舌质致密,颗粒细腻,擦之不去,脾湿,肥胖,皮肤黄,油腻
无苔:表示胃气大伤,舌面光华如镜,有胃溃疡
舌质:
鲜红色:主热症实症,或阴虚火旺,舌尖红
火旺,舌两侧红,肝胆热盛,会引起火?(带状疱疹),用针刺两边
降舌:舌色深红称为降,主血热
青紫色:主病有寒热之分, 深紫—寒凝长斑,淡紫—体虚,寒症
淡舌:体虚
裂纹辨症:(配图)舌根—肾,舌中—脾胃,两侧—肝胆,舌尖—心肺
有齿痕是脾虚血虚的表现
美容
太阳穴:位于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偏头痛,头晕,眼口肿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
印堂点:位于额部,当两眉之间中点处正对鼻尖
主治:活络疏风,镇痉安神,小儿急慢性惊风,头痛,眩晕,眼病,鼻炎,产后血晕,三叉神经痛,高血压,失眠,肺炎
承泣:位于眼下方,直视瞳孔直下,亦即下眼睑与颧部的移动处
主治:溢泪症,目跳动,近视散光,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睛明:位于目内眦稍上方,鼻梁骨外缘凹陷处
主治:一切眼病,眼红肿痛,大眦胬肉,翳膜覆瞳子,迎风流泪
攒竹:位于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一切眼痛,如目赤肿痛,目翳,夜盲症,迎风流泪,目难远视,视物不清,眼痛,眼睑跳动,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
阳白:位于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
主治:眼红肿痛,眼睑跳动,头痛,角膜痒痛,近视,夜盲症
迎香: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口眼歪斜,面痒,鼻塞,鼻钮,伤风,寻麻疹等
巨谬:眼平视,瞳孔直下与鼻翼下缘水平线交点处
主治:面神经麻痹,鼻钮,牙痛,唇颊肿痛
颊本:位于下颌角之前方一横指(中指)当咀嚼肌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扁桃体炎,痄腮,牙痛,颌颊肿痛,中风,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牙?不开,面神经麻痹
翳风:乳突前下方凹陷处,与耳垂平齐,张口取之
四白:眼平视,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部位
主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眼病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热病,外感,疟疾,项强,背部,支气管炎,哮喘,瘫痪,癫痫,精神病
耳穴口诀
耳轮角的头视胃,延长线上肝下脾
肝的一半处是肾,上耳窝大肠下耳窝肺
耳内最上面交感,最下面内分泌
三角窝的头是神门,神门垂直处是风溪
斑
1、 肝淤气滞
肝为疏泄,肝气淤结表现为:胸闷,胀痛,乳房胀痛,善叹息,心情不好,急噪易怒与精神有密切关系,伴有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斑点:多在颧骨两边对称生成
治疗:疏肝理气
耳穴:内分泌,肝,胆,肾
体穴:行间太冲,泄肝火
还要点疗:宜浅不宜深,用火针点
2、 肝肾二虚
表现:胸闷,胀痛,气不顺,气会檀中,善叹息,心情不好,口苦,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阳痿遗精,盗汗
黄褐斑部位:在额头部分,片状,有明显边缘,呈泥色
(耳穴:肝,胆,内分泌,肾;体穴:气海,关元,行间太冲)
雀斑:肺俞,肝俞
斑的反射区(配图)额头:肝肾
眉上:流产
颧骨:肝火旺
人中:脾
口:妇科
面颊:(淡淡的点点的)铅汞中毒(比较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