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讯 近日,齐鲁血液科医师张晓琳荣获世界血栓与止血大会颁发的 PierM.Mannucci研究学者奖。这次大会共有四名获奖者,31岁的张晓琳是获奖者中唯一一名中国学者。
张晓琳的奖项与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这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病。它已成为育龄期孕产妇和年轻的高发。
令人最感无奈的是,它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ITP正如黑洞,其神秘属性不仅吸引着公众的眼球,而且充满着科学家的热情和争执。和其他血液病相比,ITP更像一块自留地,张晓琳与课题组一起在这儿安静地耕耘,收获了金子。她的研究证明一种化学制剂能使这种血液病人康复。
同学的死促使她研究血液病
昨日,面对记者的祝贺,张晓琳比较平静。她说,获得这个奖,让她觉得ITP已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她很欣慰。“这个奖我觉得不是颁给我个人的,而是颁给课题组全体医生的,我只不过是作为代表去领这个奖而已。”
张晓琳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就读研究生期间,她就被血液病的神秘吸引住了。确切地说,她“对病因更感兴趣,远胜过疾病本身”,尤其是对一些化学制剂是否能用来攻克血液病很有兴趣。
她的大学同学就是因为得血液病而死。“她得了白血病,诊断出来3个月后,就离开了我们。”同学的死震撼了张晓琳。
读博时,她遇到一个好导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心主任、血液科主任侯明,他同时也是美国血液学会会员。
作为全国血小板免疫学研究的知名专家,侯明2003年便在世界医学杂志《Blood》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为张晓琳这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在导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懂得了怎样尊重病人,懂得如何判断一个人的真正价值。”2007年夏天,张晓琳获得了医生资格,进入齐鲁医院血液科工作。
研究让ITP成为能康复的血液病
张晓琳说,一次她看到医院接诊了一位因血小板减少患病的产妇。入院时患者已处于深度昏迷,多处出血。幸亏及时清除了颅内血肿,患者才得以保命。
而新的研究成果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安慰。说起这次的获奖成果———“抗原 4免疫球蛋白诱导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外行人或许摸不着头脑。但内行的人都清楚,该课题开辟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细胞免疫发病及疗效机制研究的新领域,她证明了化学制剂CTLA4-ig能让免疫异常的患者恢复到正常水平,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作者:记者 孙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