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创新 大输液寻求走出低价困境之路

时间:2009-10-26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一瓶输液的价钱不如一瓶矿泉水贵”的现象曾引起社会的关注,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正是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真实原因。最近国内最大的输液企业四川科伦实业集团联合了其他几家优秀的大输液生产企业、输液设备制造商和科研院所共同召开了大输液技术创新联盟筹备会。他们希望成立一个技术创新联盟联手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发展高端产品引领行业走出低价经营困境。
 
  行业困境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大输液产量达到75亿瓶袋),是1998年产量的近4倍。我国人均用输液产品已经达到并超过发达国家用药水平。然而,国内输液产品仍没有摆脱低附加值的困境,产品结构并不合理:大输液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普通输液领域,高端产品如透析液、肠外新型营养液、治疗型输液等品种的产量很少,主要市场被外资企业所把持。近年来,国内输液行业尽管在包装材料上实现了升级换代,但是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仍然很低。塑瓶、软袋包装产品的价格也大幅下降。去年,随着国家推行卫生体制改革,城镇社区医疗、“新农合”和医保广覆盖,使大输液市场需求扩大,经营向好发展,但是,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是此次大输液技术联盟的主要发起者。该集团副总裁程志鹏表示,我国大输液行业目前面临四重困难,都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一是一些大输液产品质量不稳定,因达不到国家质量要求而停产,企业出现大量闲置品种和闲置设备,市场出现空白;二是非PVC软包装材料、丁基胶等输液包装材料全部依赖进口,国内包装材料难以达到要求,导致大输液产品成本不可控,受制于国外包装材料;三是国际市场丁基胶价格快速上涨,大输液产品成本上升,企业微利经营,产品质量受到挑战;四是新版GMP颁布在即,大输液生产设备面临技术改造、更新换代。“输液行业已经到了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经营方向的时候了,这也是顺应国家鼓励技术创新的号召。”程志鹏说。
 
  创新课题
 
  按照国家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国家将拨款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扶持企业技术创新。“规划纲要”明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产学研联合以市场需求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为导向。
 
  国家科技部政策司巡视员李新男表示,技术联盟是目前企业技术创新中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企业单打独斗的状况,通过强强联合实现资源重新配置与共享。技术联盟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项目不一定大,也可以跨省联合。
 
  据了解,输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前已经有了多个意向明确的项目。项目的创新核心在于提高输液,同时也能降低包装和其他输液制造成本。许多输液企业对这些项目有浓厚的兴趣。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秘书长顾维军表示,输液行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可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一些已经停产的品种,不是品种本身不好或者没有市场,而是国家提高质量标准后,达不到标准要求而停产。这类产品几乎每个企业都有,如果哪个企业能够突破技术难题,就等于独占了某个市场。再比如,国内的输液产品一直在低端市场徘徊,能否通过技术进步在高端市场争得一席之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有基础输液的强大基础,能否在冲洗液市场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在冲洗液领域有所建树?
 
  据程志鹏介绍,国内的阿奇霉素注射液是因国家质量标准提高后达不到要求而停产的,碳酸氢钠是由于技术不过关而停产,天津天安药业的氨基酸输液产品也是由于灌装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而停产多年。大输液行业急需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输液行业的资深专家安茂发说,大输液行业的技术创新靠一家企业根本不可能完成,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输液企业参与,还要有设备生产企业和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参与,任何一个创新成果都是通过生产流程来实现的。
 
  据一些输液企业反映,国内目前生产的一些制药设备因为各种原因严重制约着大输液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我国制药设备生产起步较晚,专业生产制药设备的企业不多,缺乏行业标准,生产的设备都是“大路货”,缺乏输液企业所需要的特定的生产条件。尽管那些特定的设备国外有卖,但是价格昂贵,国内企业大多承受不了,所以企业只能选择放弃一些品种的生产。
 
  价值取向
 
  技术创新联盟一出现就受到了行业的普遍欢迎。然而,技术联盟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平台,同时也应该创造收益。而收益如何体现公平则成为困扰技术联盟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一家输液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肯定希望通过产业化合理收回成本。新药上市有保护期,我们也希望创新项目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市场保护和独占,否则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不能抵消,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创新的动力就会不足。因此我们希望设备供应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定向供应设备。”
 
  东莞佳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裁李伟宏对此不能认同。他表示,从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后设备定向供应能够短期实现市场保护,但是从设备生产企业来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在技术创新中设备生产企业也投入了资金,在国内仿制速度很快的前提下,创新设备供应商也希望在大量仿制到来前收回投入。如果仅仅定向供应联盟内部生产企业,设备供应商是收不回成本的。
 
  事实上,国家对于技术创新联盟有专门的“参考资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其中对联盟成员的责任义务利益分割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联盟的形式是现阶段技术创新的可行之路,但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待探索。
 
   “从最早出现的采购联盟来看,利益是联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联盟最后可能产生产权资本的重新组合,这对产业的集约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而技术创新联盟的责权利又比单纯的采购联盟要复杂得多。
 
   “有一点是不容怀疑的,就是优秀的制药企业已经在强强联合,试图开辟蓝海,并推动产业升级。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市场高度竞争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是产业集中的主要推动力。美国只有3家大型输液企业,这些企业都拥有整个产业链,输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开始了输液产业链的整合,不管这种整合的路程有多远,开始走才是最重要的。”顾维军说。
 
  据悉,目前大输液技术创新联盟已有二十几家意向参与单位,这些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创新联盟的合约文件,探讨沟通联盟的责权利等问题,预计今年年底联盟将正式签约成立。记者 方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