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峰第一次感到阿胶的神奇,是在进入工厂后不久:“那个时代生产环境那么差,但整天同阿胶打交道的工人们,冬天手不裂、不冻,老炼胶工至今身体很好,而同他们同龄的人几乎多数都不在了”。在东阿当地,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老阿胶人整天和阿胶打交道,吃了一些阿胶产品,所以身体素质好。
神奇的药效、玄奥的药理,秘传的偏方和古代药典中详实精辟的记载,让阿胶成为千年中药史上的神秘瑰宝,也令秦玉峰逐渐形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寄托。对阿胶浓厚的感情与文化认同,使秦玉峰不再把阿胶单纯视为谋生凭借,而是内化为自己对这一重要中药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
“我经常说,西药进入中国才多长时间,没有西药时,中国人的靠的是什么?”面对市场对中药日渐淡薄甚至质疑,秦玉峰难免激动。
为了大力推动中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价值回归,秦玉峰数年来深入研究与阿胶相关的领域涵盖史学、哲学、水文学、中文化、养生文化、滋补文化、美容文化、膏方文化、煲汤文化、甚至古典文学。终于制定了一整套全面的中药文化推广工程。
2006年开始,秦玉峰组织专门班底,用两年多的时间搜集、挖掘、整理出阿胶用方3200多个。这些方子集民族智慧之大成,诠释治未病,冬病夏治、外病内治等系统的中医哲理。
随后,在秦玉峰主持下,古代阿胶生产线开工,中国阿胶博物馆得到完善,作为社会公益工程,博物馆成为中国史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秦玉峰建立直销模式,以专家义诊和消费者俱乐部等多种推广形式深化消费者对阿胶产品的认识,并把仅有的在大城市设立的十几个阿胶专营店门头改成了东阿阿胶馆,吸引消费者现场体验养生,汲取知识及文化。
为了让阿胶传统制作技艺永远活下去,秦玉峰此前共接收了3个徒弟,这3个徒弟是从公司大量阿胶生产人员中精心挑选。秦玉峰表示,阿胶古方生产线建成之后,这些徒弟在跟班学习前提下,争取用8、9年的时间精通阿胶古方生产全过程的百余道工序,并掌握制胶技术、中药炮炙加工等2到3门专业理论。
作为中断上百余年的阿胶极品,九朝贡胶终于在去年投放生产,“九朝贡胶是选择阴盛阳始的农历冬至子时汲取至阴东阿地下水,选取黑健乌头驴杀驴取皮, 冬至15天内用桑木柴或碳火直火熬制9天9夜,方成东阿极品进贡阿胶。”秦玉峰介绍。
今年6月,国务院将“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秦玉峰志在继续深化东阿阿胶“补血圣药”“滋补上品”品牌地位,直到恢复久远的贡品级中药的阿胶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