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讯 肠绞痛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中比较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以小儿突发性腹部绞痛、腰腿弯曲、啼哭不休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古人对该病早有认识,并冠以“盘肠内钓痛”、“盘肠气痛”之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安效先教授总结该病临床的发病特点,以小建中汤加味治疗,取效甚速。现总结如下:
侯某某,男,42天,于2009年4月3日来西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
症见:晚上哭闹2周,于每晚8~9点定时发作,持续10分钟,能自止,反复发作2~3次。发作时伴手足冷,缩身曲腿,面色苍白,排气后缓解,发后神疲,纳乳无力,无呕吐,大便正常。查体:舌质淡红,苔白,肺心(-),腹软,有脐疝。
诊断:肠绞痛。
处方:桂枝2克,生白芍3克,大枣3枚,炙甘草2克,木香2克,延胡2克,生姜1片。四付,水煎服。另嘱家长以布袋裹腹。
4剂后,复诊。哭闹已毕,随访1月,未再复发。
肠绞痛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比较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生理因素(如小儿大脑发育未成熟)、过敏因素(小儿体质及乳食成分)、物理因素(寒冷、过冷或热食物刺激、哺乳或饮食方式不正确、外力击打等)、精神因素(紧张、惊恐等)、环境因素和母子关系等。
诸家多认为该病与受寒有关。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载:“小儿心腹痛者,肠胃宿挟冷,又暴为寒气所加,前后冷气熏沓动,与脏气相搏,随气上下,冲击心腹之间,故令心腹痛也”。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载:“三焦痛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唯一二”。明•鲁伯嗣《婴童百问•盘肠气》认为:“小肠为冷气所抟然耳。”
安效先教授根据医家对该病的认识、结合小儿禀赋“脾常不足”的特点,并联系自己多年的治疗经验,认为小儿肠绞痛因寒而发者居多。他在诊病之余,常教导我们:中医之“辨证论治”思想固然为特色和大法,然临床医家亦应对各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法则做到心中有数。病为靶心,治法为箭矢,法不错,即使不能正中靶心,亦不会偏离方向!
针对该病,应以散寒止痛为要。师喜用经方小建中汤加减化裁。《伤寒论》载:“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方中桂枝温阳通脉,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姜、枣散寒和胃。和延胡、木香,一入血分以和络止痛,一走气分以行气止痛。
虽寥寥七味,然各药皆有的放矢,针对病本,故取效甚速!
痛甚者,可加乌药、白芷、徐长卿;腹胀者,可加枳壳、陈皮、炒莱菔子;纳差者,可加三仙、鸡内金、谷芽、砂仁;腹泻者,可加太子参、茯苓、白术;呕吐者,可加藿香、半夏。
需要注意的是,1岁以内的,常以“哭闹”为主,而家长亦不能对该病给予清晰地描述。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正如《古今医统》所云:“小儿腹痛之病,诚为急切,凡初生二三月及一周之内,多有腹痛之患。无故啼哭不已,或夜间啼哭之等,多是腹痛之故。”
另外,该病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肠套叠、肠炎等,亦会以“哭闹”为典型症状。因此,需要临床大夫慧眼如炬、仔细分析,并借助代医学的检验手段,才能不至于误诊。
安效先,男,1942年11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大学中医系。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儿科、呼吸与肾脏病,对高热、长期发热、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合并肾脏损害、婴幼儿腹泻、病毒性心肌炎,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10部。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儿科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儿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