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根生:把小作坊变成中国最大的中药集团之一

时间:2009-10-15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年岁已经不饶人。他觉得自己等不到产权清晰的那天了
 
  从很多维度衡量,在中国的百年商业史、30年改革史上,冯根生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人物。他的故事像《大宅门》或《大染坊》般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
 
  1950年的胡庆余堂
 
  他是“红顶大商人”胡雪岩的最后一位传人,药号学徒制的最后亲历者。他也是中国改革史上绝无仅有的“幸存者”:中国国企在位时间最长的一把手,以75岁的高龄依然掌控两家国有企业集团,是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的硕果仅存者。
 
  14岁踏进胡庆余堂当学徒,38年里把郊区的一家小作坊做到中国最大的中药集团企业之一。到2009年,他在这家药号干满了整整一个甲子还多一年。
 
  就像一帖配方不变的中药,咕嘟咕嘟地在炉火上煎了61个年头。
 
  当年眉目俊秀、身材颀长的小学徒已是7旬老者,透着保养得当的润泽,却难掩岁月沧桑。61年的职业生涯,38年的掌柜经历,让他骄傲,又有些酸楚,还有一些不平。
 
   “红顶大商人”胡雪岩于冯根生而言,不只是一个历史标签,也不仅仅是一笔精神遗产。晚清政商不分的胡雪岩,是中国百年社会的某种现实的隐喻。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者,冯根生本人也成为受累于国有资本“政”“商”不分、产权不明的一个历史样本。
 
  相比被风雨吹打走的那些曾经辉煌的国有明星企业家们,他是幸运的、“长寿的”,但也令人为之惋惜。
 
   “我想做的事,我都做了。该建的,我都建了;该培养的,我也培养好了。”百年身后,他觉得自己也有脸面去见他的老店东、那位史上最著名的大商人——胡雪岩了。
 
  学徒满师时的冯根生
 
  长命的“出头鸟
 
  2005年,冯根生在西湖畔牵头举办“中国第一届优秀企业家”再聚首的活动。
 
  当年的20位明星企业家如今只聚拢了10位,其余的,死的死,病的病,抓的抓,逃的逃,再或是下落不明。到会的10人中,只有冯根生和青岛双星集团董事长汪海的身份还是企业家。
 
   “我不承认我自己是棵常青树,我就是个国企幸存者。”75岁的冯根生依然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有怨气的,还是抱怨,心中不满的,还是要说出来。“青年的时候,脾气还要冲。”
 
  性格决定命运。这种不甘任人摆布、不甘碌碌无为的冲头脾性,使得冯根生在旧体制变革中成为一只“出头鸟”:80年代中期带头实行干部聘任制、全员合同制,1992年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换机制,随后“儿子”吞并“老子”,兼并面临破产的胡庆余堂,90年代末率先进行职工持股……“每一次改革,我都冲在前头,每一次我是那只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