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量

时间:2009-10-23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数十年来,青霉素的用量翻了多少倍?尽管其所示的西药耐药性问题与中药难以等视,但现今中医力量整体衰弱的诸多因素中,药量不足应是其一。

  一般而言,中医看病疗效的好坏取决于三个条件的兼备,即:诊断准、用药对、用量当。再简约之,则为识病与用量二端。因为诊断正确了,一般用药也就有了方向、依据和框架。但在临床中,许多医师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明明诊断是正确无误的,可就是不见疗效。百思不得其解。长此以往就都误以为这是中医学术本身薄弱所致,殊不知其实问题就出在剂量不足上。

  对于药量的重要性,中医有句俗语是“不传之秘在于量”。意思是可以把秘方传给你,但如不把其中药物的具体剂量或配伍比例告诉你,你就没法正确或有效应用。西医里对此的说法叫做“量效关系”,意即一定的治疗作用或毒副作用皆与相应的剂量有关。得当则效,失当则害。

  许多人都知道我用药出奇的猛,都说我胆子大。其实如果医师真是仅凭胆大就可吃饭,那医学和生命也实在都是过于简单了。

  我到临床后的十多年里,所用药物的剂量都是恪守书本规定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后来治病难度随着名声渐大而不断增加,但疗效却没有相应提高。为此,在疑惑深思沉闷了许多年后,才提出了是否是药量不足的大胆疑问。于是就在十分谨慎的前提下,开始了增加药量的实践。结果不少沉疴顽疾皆因剂量的大幅提升而柳暗花明。实践的成功又促使了我深入思考:为何现在的中药要加量使用才能见效呢?我在二十年前的理由是:现在的药材已由野生而转为人工栽培,产地、土壤、品种、生长周期、采摘季节、时辰、炮制都不讲究道地了,药力自然明显减退。在这些认识近些年才被业界普遍认同的时候,我又进而认识到了导致中药必须加量的其他因素:一是现在人们大量使用西药所产生的耐药性也会影响到中药。二是现代人的体质由于营养改善而明显增强了。如把医生的用药比作矛而患病的机体比作盾,那么由于古今天地人病药的显著变化而使现在的盾大大厚实于古代,而矛却大弱之。这些因素的综合,自然就形成了现行中药的常规剂量不能如意胜病的结果。我相信这些认识在今天被多数同仁所接受应当不再困难了。另据报道,有关部门也将把《药典》中常用中药偏低的用量予以调高,这是个可喜的进步。

  关于现在中药用量偏轻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后人在古今度量衡的换算上搞错了,是我们把古人的用量换算轻了。这种分析就总体来看是具有正确性的,因为现在规定的用量(毒药及烈药除外)确实大多已经不是古代使用的要比现在重得多的实际剂量。但这只是该问题的一个方面的思考与结果。而思之未及的另一面是,即使应用了古人的实际剂量,是否就能因此而全面提升中医的整体疗效?古人用量的上限是否就应是后人应用的极限而不可突破了?以我的实践来看,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么药量大小究竟孰优孰劣?其调配标准为何?我体会唯以当(得当)为准为上,何者谓当?即以诊断正确为前提,病情需要为依据;该大则大,当小则小。方法上宜以常量起步。如不起效,则适当递增,直至见效。加量过程中必须以平稳无害为前提。

  难道量大了对人体不会有必然的伤害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内容回答:一是对于病情客观需要之量,古人早就说过:“有病则病当之,无病则人受之”。意思是说,只要是与病相当的量则病自会承受而人无害,而如无病或过量则人受害之。二是就药的自然属性而言,剂量大了药性趋猛,自然会有副作用出现,但医师完全可以凭借中药配伍技法里的制约法、抵消法而人为地予以良好解决以确保无虞。这是药物制备上中医绝胜于西医的伟大优势。

  相信在“当”为原则与成熟配伍法保障下的解放药量,是中医进步与发展的一大方向与法宝(需加申明的是:少数剧毒及烈性药的应用仍应以药典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