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工业从薄弱的基础起步,在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探索之路,其中第一个医药托拉斯——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的成立,就当时的体制来说,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药管理处于多头分散和多变的状态之中。这样的体制无法做到统筹规划,协调步调,造成产、供、销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同时,由于权力分散,中药、西药和医疗器械在各部门都摆不上重要位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央直接管理较多,统得过死,抑制了地方和的积极性。于是,从1963年到1964年,国家进行了第一次整顿,114家药厂被关、停、并、转,由此开始了建立托拉斯的初步尝试。1964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并批转国家经委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在刘少奇的直接过问下,1964年9月,国家经委党组批复化工部立即着手试办“医药托拉斯”的工作。经过4个月的筹备,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于1965年1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
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实行人、财、物、产、供、销“六统一”。公司共接管化学制药厂176个,接管了武汉、天津两个医药工业研究所和部直属的上海、北京两个医药工业研究院,关、停、并、转不符合办厂条件的药厂125个。第二件事是狠抓了关系人民身体的质量。1965年6月25日,公司在上海召开片剂现场会,推广上海黄河制药厂保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的经验,同年8月公司又转发了这个经验,在全国生产单位推广,取得了积极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另外,公司还着重抓了医药企业的合理布局,及以四川为重点的内地建设,从制药厂、药机厂、设备厂,到医药研究、设计部门、进行了合理安置,沿海有些车间及工程技术人员也迁往内地,充实内地医药工业。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的成立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发展较好的时期之一:1965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值为8.66亿元,到1970年达到26.43亿元,5年间增长了3.65倍;12大类原料药产量从1965年为1.04万吨到1970年的2.11万吨,增长了2.02倍。
随着医药管理体制的演变,1999年11月8日以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医药公司、中国公司和中国医药对外技术公司为主,组建了中国医药总公司即国药集团。随着股份制的引入,2004年9月2日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更名为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的成立,对促进医药工业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工业发展之路具有深远的影响。(刘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