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是“慢郎中”?

时间:2010-04-12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点击:


  “一剂知二剂已”是昔人对付中医疗效的一种描写,意思是奏效和治愈都极快,与当今社会对付中医“慢郎中”的印象迥然不同。是昔人浮夸,照样中医水平今不如古呢?笔者即日临床遇一病史一年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用麻黄剂初服无效,变化服药要领后,却效如桴鼓。

  患者李永庆,男,33岁,介休市南街村人。起病起因于2008年冬天收拾整理水箱,症状为遇风冷则手上起疹,奇痒无比,冬天重夏天轻,中西药治疗一年无显效。2009年12月24日初诊,左脉细滑,右脉佻薄,舌苔白,舌下淡暗。平素出汗少,口干不苦,欲热饮,不能喝冷饮,饮冷则腹中不适。其内外皆寒:不欲冷饮、苔白为内寒,口干为寒饮内停、水液不得正化所致。素汗出少,又逢冬日水寒外侵,表为寒郁可知。右脉浮为正气有抗邪外出之势,只是苦于自身力气不敷,因其证、顺其势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方,麻黄9g,制附子9g,细辛6g,4服,嘱年夜火熬开后,小火久煎120分钟以上,取药液分2次温服,药后温覆,身材发烧、得微汗则可望速愈,汗后余药勿服。2009年12月28日二诊,患者诉未发烧,更无汗,无效。诊得脉证同前,治以麻黄汤原方加附子细辛,加强揭晓之力。麻黄18g,桂枝12g,杏仁12,甘草6g,制附子9g,细辛6g,5服。嘱久煎120分钟以上,第一服分3服,隔两小时服一次,药后温覆,得汗则停后服。若无效,第2服,分2服,隔1小时服一次,得汗则停后服,无效则接连收缩服药隔断,可一日服至2到3剂。一周后2010年1月4日三诊,患者诉病已愈十之八九,药还余两服。注重服药情形为,患者白日事项,晚上服药,第一天晚上服第一服,量少隔断长,无效。第二天晚,从晚9点服药至越日拂晓1点,4小时内喝完2服,服药4次,晚上电褥子低温开一夜,身热汗出一夜。第二日起床后,发明病症已失踪。停药不雅察看5天,病情无重复,欣然来告。症状只余手指中节不和略觉发冷,出汗不久不多,处方以麻桂各半汤加减以善后。2010年1月13日回访统统均好,叮嘱泛泛多服生姜、红糖水,务求通俗得微汗。

  从以上病例我们可以看出,要是临证中不只做到方药对证,还要夸大服药要领,“一剂知二剂已”并不是可望不成及的。分言之有以下3点启迪:

  不成过药,安适第一。唐代年夜医孙思邈说过“性命至重,有贵千金”,以是年夜夫要“胆欲年夜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仲景书中重复夸大“停后服,不必尽剂”,便是为了休止呈现他书中很多处所提到的过药伤正,不只不能愈宿病,而且带来新病,乃至伤及生命的气象。如“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浮躁不得眠也”(38条年夜青龙方后注)。笔者开方后会奉告患者,得效后,余药勿服,停药不雅察看,可能实时与年夜夫雷同,开药后叮嘱患者呈现什么情形必要“停后服”是迅速取效的条件。由于但愿药物迅速起效,就必需开有力气的药,药过则会伤正。昔人有言“欲用其利,必先预知其弊”,以是夸大“得效后,余药勿服”是紧张而且很是须要的。此外,久煎也是为了安适,方中附子、细辛据研究久煎可以去除毒性,留存有效因素,故笔者授与的煎药法均为汉代的年夜锅、久煎、一次煎法,临床未见不良回响。

  治,以知为度,后服促其间。治疗是为了去病的,在辨证精确的情形下,没有呈现估量的治疗下场,也没有呈现不良回响,患者的认为是不温不火、和没有吃药一样。在这种情形下,一日一服的老例服药要领是注定不会快速起效的,而不能快速起效偶尔会贻误治疗机缘。《素问·阴阳应象年夜论》言“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其外相,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作古半生也。”即是告诫后人要捉住治疗机缘的。上诉患者二诊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所服药物是一样的,第一天没有回响,而第二天年夜效就说了然“促其间”、“以知为度”服药要领的紧张性。“以知为度”见于《伤寒论》247条麻子仁丸方后注,知的意思在《简明适用伤寒论词典》中128页评释为:病愈之意,笔者以为评释为“得效”会更切合原文的意思,“以知为度”的意思便是得效后就不必再加,可能不必再服了。使用丸剂未效必要“渐加,以知为度”,服用汤剂未效则必要“后服小促其间……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服至二、三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到银翘散的服法为“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可谓善学仲景者也。

  温覆的紧张性。《医宗金鉴》中论及麻黄汤时讲到“庸工不知其制在温覆取汗,若不温覆取汗,则不峻也”,是说要是不温覆,就起不到很有力的发散浸染。上诉病例中,患者服药后睡在开着电褥子的被窝中,极好地做到了温覆,这也是其起效迅捷的缘故起因之一。近代中医学家张山雷在《本草正义》中说:“麻黄发汗,必热服温覆,乃始得汗,不加温覆,并不作汗。”

  上诉病例中所用麻黄剂为《伤寒论》所载丹方,亦称经方,昔人称经方使用精确,确有“覆杯而愈”之速,不美观以上病例,知昔人并非浮夸,取效不速,很多时辰是由于我们所学未精。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修《伤寒论》时,不只要师其方,更要细致领会《伤寒论》方后注的科学内涵,师其用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