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演化] 在我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四川的毛肚与众不同,四季皆宜,深受人们欢迎。重庆的毛肚最为著名,因为它以牛肚(俗称毛肚)为主料,故称。它起源较早,至清代中期,已盛行于市,号称火炉的山城重庆,盛夏酷暑季节,生意仍然兴盛不衰。最初是在食摊上经营,摊主用大铜锅放在炉子上,里面煮满肠肚之类的食物,边煮边售边吃,独具风味。其所用调料考究,卤汁麻辣鲜香,食物多样而嫩脆,可煮、可烫。冬天边煮边吃津津有味,浑身发热;三伏天摇扇吃毛肚,满头大汗也舒服。由于毛肚具有这些优点,所以很快驰名全国,一真流传至今。 [原料] 牛肚、牛肝、牛腰、牛柳、牛脊髓、鲜青菜、青蒜苗、大葱、干辣椒、料酒、姜、花椒、盐、豆豉、豆瓣、醪糟汁、牛肉汤、炼牛油、芝麻油、辣椒粉。 [制法] 把毛肚上的杂物抖尽,摊于案子上,把肚叶层层理顺,再用清水反复清洗至无黑膜和草腥味,切去肛门的边沿,撕去底部的油皮,按一张大叶和一张小叶为一连,顺纹路切断,再将每连叶子理顺摊干,切成约2厘米的片,用凉开水漂起。牛肝、牛腰洗净,撕成片。沙锅置旺火上,放牛油烧热,放豆瓣(剁细)炒酥,加姜片、辣椒、花椒炒香后,倒入牛肉汤烧沸,加入绍酒、豆豉(剁细)、醪糟汁,撇去浮沫(即麻辣汤)。上桌时,将脊髓、毛肚、肝、腰、牛肉及青蒜苗、葱段、鲜菜分别盛在小盘中,盐、牛油、芝麻油和味精同上桌。把煮沸的麻辣汤加入铜中,点炭火就餐。荤素原料随吃随烫,并根据汤味浓淡适量加入盐、牛油,随吃随加调味料及汤。 [特点] 原料多样,口感丰富,自烹自食,麻辣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