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及其化合物主要以蒸气、烟雾、粉尘形式经呼吸道侵入人体,经口进入吸收甚微,因为即使是可溶性的铍化合物,在胃肠道内也大部分形成磷酸盐而沉淀不被吸收,一般认为消化道吸收量低于口服量的1%。
铍也不能经过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故急性铍中毒几乎均仅见于职业接触人群,如从事铍冶炼加工、原子能、航天、制造精密仪表、耐高温陶瓷和光学镜体材料的接触铍作业者。作业场所空气中铍浓度超过0.1mg/m3时,即可引起急性中毒;超过1 mg/m3,短时接触即可使人中毒(我国规定最高允许浓度为0.001 mg/m3)。
急性中毒的致毒机制主要与铍干扰多种酶的活性相关,由于铍能拮抗镁离子,故被镁激活的酶系,如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磷酸复位酶、透明质酸酶及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酶等,均易被抑制,但三磷腺苷酶和琥珀酸氧化酶等却可被激活,至于这些酶活性的改变与中毒病理改变之间的具体联系,尚有待阐明。
临床表现
急性铍中毒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尤以肺的病理改变明显,故曾被称为急性铍肺,但除呼吸系统外,尚有全身症状和肝损害等表现,故以改称急性铍病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