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

时间:2010-04-12 |来源: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


    【概述】
    百日咳是小儿时代常见的呼吸道熏生病之一。
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希罕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反映,末了吐出痰涎而止为特性。本病一年四序皆可发病,但好发于冬末春初,l~5岁小儿多见。本病病程较长,不易速愈,但预后一样寻常较好。对付体弱儿,年幼儿症状主要者,易产生兼证和变证。本病中医称“疫咳”、“顿咳”、“鸬鹚咳”等。

    【病因病理】
    本病病由于内蕴伏痰,外感时疫。时行疠气起主犯肺,肺卫受邪,时邪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失踪宣达,上逆为患。病之初起,以肺气失踪宣的卫表症状为主,形似感冒咳嗽。继则邪郁化火,痰火胶结,气道为之阻遏,肺逆愈甚,故呈现痉咳阵作,待痰涎吐出,咳嗽方可且则缓解。顿咳爆发时,犯胃则胃失踪和降,而见呕吐乳食;咳剧,邪伤膀胱、年夜肠,可致二便失踪禁;
若哄动心、肝之火,乘肺则衄血、咯血;肝气横逆则两胁作痛;频咳哄动舌下系带,呈现溃疡;气逆伤于血络,可见目睛出血。婴幼儿体禀不敷,肺气娇嫩,可合并肺炎喘嗽,甚则可致晕厥,抽搐之变证。

    【诊断要点】
    1.发病前1~3周有百日咳打仗史,未接种过百日咳疫苗。
    2.阵发性痉咳,日轻夜重,病程较长,咳剧呕恶或伴有鸡鸣样反映为特性。肺部搜检一样寻常无阳性体征。
    3.血白细胞总数在痉咳期增高,常在20~30×109/L(2~3万/mm3)之间,淋巴细胞高达60%~70%。血碟作育见有百日咳杆菌。

    【辩证分型】
    1.外感咳嗽(初咳期)症状:咳嗽阵作,徐徐加重,昼轻夜重,咳声重浊,痰液清稀,面白形寒,舌质淡,苔白而滑,脉浮。
    证候剖析:风寒外束,肺失踪清肃,加之伏痰内阻,肺道失踪利,发为咳嗽。外邪与内痰相引,交阻搏结,故咳嗽之症每日增剧。寒束郁闭,则咳嗽重浊。寒主清亮,其痰液清稀不调。风寒外束,多有表郁,故可见风寒表证,如面白,形寒,脉浮。苔白而滑是兼有寒痰互阻之证。
    2.热痰顿咳(痉咳期)症状:约2~6周,重者两个月以上。阵发痉咳,搁浅再咳,伴有反映,咳时面红耳赤,哈腰曲背,涕泪俱下,或呕吐痰涎,昼轻夜重。剧咳则眼睑浮肿,目赤,鼻衄,痰中带血等。苔薄黄,脉滑数。
    证候剖析:本证为痰热互结,阻于肺道,气逆而发为痉咳不已,必待痰涎吐出,气道稍得恬逸,方得缓解。邪热内盛,故爆发频剧,咳声高亢。痰邪胶结,则痰稠粘难出。时邪犯胃,则咳必作呕作吐。痰火伤及血络测见出血之症。邪热内盛,则口干口渴,面红唇赤,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而腻,脉数有力,均为痰热互结之象。
    3.肺脾虚亏(规复期)症状:阵发性咳嗽徐徐淘汰、减轻,咳声低弱,痰白淡薄,神倦乏力,气短懒言,纳差食少,自汗或盗汗,年夜便不实,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剖析:咳嗽日久,耗伤肺气,肺性情弱故咳声低弱,气短懒言,自汗或盗汗。脾虚失踪运故纳差食少,年夜便不实。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肺性情虚之象。

    【分型治疗】
    1.外感咳嗽(初咳期)治则:宣肺化痰,顺气止咳。
    主方:小青龙汤加减。
    加减:咳后易呕吐,加代赭石15克(先煎)、生姜3片;堂魅粘色白,加白芥子10克、杏仁10克;形低微热,加荆芥10克、苏叶10克。
    主方剖析:方用麻黄、桂技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散外寒;干姜、细辛、半夏辛温散寒,温肺化饮而止咳嗽;五味子、芍药敛肺止咳,以防肺气耗散过分;甘草协调诸药。诸药相合,温肺散寒,止咳平喘,为治肺寒痰饮咳喘之要方。
        处方举例:
    麻黄4.5克 桂枝6克 细辛3克 半夏10克 陈皮4.5克 五味子4.5克 干姜3克 白芍10克 象贝10克 甘草6克
    2.热痰顿咳(痉咳期)治则:清热泻肺,镇咳化痰。
    主方:桑白皮汤加减。
    加减:痉咳几回,加僵蚕10克、蜈蚣6克;呕吐者,加代赭石15克(先煎)、批把叶10克;咳血、衄血,加侧枯叶10克、参三七6克;两国    红赤,加龙胆草6克、菊花10克;胁痛者,加柴胡4.5克、郁金10克。
主方剖析:方用桑白皮清肺泻火,黄芩、黄连、山桅清热解毒泻火,半夏、杏仁、贝母止咳化痰,苏子降气化痰。
    处方举例:
    桑白皮10克 葶苈子10克 黄芩6克 贝母10克 杏仁10克 苏子10克(包煎)半夏10克桃仁10克 僵蚕10克 甘草6克
    3.肺脾亏虚(规复期)治则:培土生金,润肺止咳。
    主方: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加减:气短声怯,加黄芪10克;午后低热,加银柴胡10克、白薇10克;胃纳淘汰,加神曲10克、谷芽10克。
    主方剖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补中,健运脾胃;麦冬、五味子益气补肺,生津敛汗。
    处方举例:
    太子参10克 茯苓10克 白术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6克 陈皮6克 半夏6克 杏仁10克 马兜铃10克 甘草10克

    【中成药】
    1.鸬鹚涎丸 逐日3次,每次化服1丸。
    2.百日咳片 逐日3次,每岁每次吞服1片。
    3.龙胆泻肝丸 逐日3次,每次3克口服。

    【简便方】
    1.秦皮10克,百部10克,天竺子10克,水煎内服。

    2.百部10克,白前10克,白梨一个(连皮切碎),水煎,加白糖饮服。

    3.希奇鸡苦胆一只,取汁加白糖调成糊状,蒸后分两次内服。

    4.年夜蒜60克,去皮洗净,捣碎后用1小碗冷开水浸半日,掏出浸出液,加适量白糖服用。5岁以下小儿一次半汤匙,5岁以上一汤匙。

    【其余疗法】
    1.针刺 取穴尺泽、合谷、天突、少商、肺俞,中等刺激,不留针,逐日一次。
    2.拔火罐 取穴肺俞、身柱、风门、气户,逐日1次。

    【仔细事变】
    1.仔细守时接种百日咳疫苗。
    2.间断中断患儿,间断中断期从发病日起40天或痉咳起头后30天为限。易感儿童打仗本病,留察21天。
    3.居室贯串毗邻气氛通顺,阳光充沛。供给营养厚实、轻易消化的食品,少食多餐。

上一篇:风行性乙型脑炎 下一篇:水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