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张海涛
图中人物为陶连章教授
图中人物为陶连章教授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医药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殿堂。入其门浅者可以用数味药物治病救人,深者也能够循人体经脉探自然奥秘。正因为此,无论上古现在、乱世盛世,医生一职皆受人敬仰。
但中医卷帙浩繁,流派众多,很多人管中窥豹,食古不化,虽穷尽精力,终不能得其道而入,导致中医药常被误解为“难懂、难学、难用、效果慢”;更有庸医,只知药味不识病因,轻则一方治百人病,重则乱下虎狼药,医疗事故频出,败坏了中医药的名声。
所以医学大家早就警示“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尽管现实无法做到让所有从医者“近佛近仙”,但我国中医药界很多从业者在克服先天条件不足的同时不断进取,默默耕耘,为祖国医学的传承与创 新做出了努力。如辽宁中医药大学龙江医院教授陶连章,从医二十余年来潜心钻研,在治疗喉癌肺癌、老年痴呆症、前列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等方面疾病颇有成 效。而他秉持力行“厚德载物,善待他人”的为人处事原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患者和周边人群。
妙手施治绝症回春
2012年5月间,笔者妻兄身体不适,入院检查,疑似肺癌,周转数个医院,最终确诊为肺癌晚期,左肺叶还有一个4公分左右的烂洞。医生嘱咐:寿命只有数月时间,能不能过年还是未知数,住院没有意义,领回家好吃好喝尽心侍候吧。
确诊后,家人无措,对医生放弃治疗的说法也表现不满,希望采用化疗方式试一试。笔者力排众议:病人体质原本羸弱,如化疗,其元气损伤加剧,性命更不可保证。建议寻找中医中药保守疗法一试。
之所以推荐中医,是因为笔者父亲十五岁即拜入中医门下,至今五十余年。限于环境学识,没有多少绝症可供诊疗,但周边乡邻患常见疾苦受其益者不可计数。笔者从小耳濡目染,虽不能开方抓药,却学了不少养生保健的窍门,自身及家人健康得以轻松保障,因此对中医药信赖有加。
经朋友推荐,笔者携病人、病历找到陶连章,对他说,病人家庭不富裕,医院已下结论可能过不去春节,我的目的是你死马当活马医,让病人活过春节就行。
陶连章诊断后说,根据患者病情,先从增强其体质入手,然后再服用对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增长,最终实现机体平衡,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寿命便可提高。
患者服用陶氏开具的中药数天后,腹胀等病症消失,脸色有暗淡转至红润。半个月后收到专治癌症的中药,服用三个月,精气神明显好转,照常参加 秋收冬种,并顺利度过春节。至今年3月在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复查,肺叶空洞愈合,癌细胞已无踪影。当事医生疑惑不解:中医能治癌症?太 奇怪了。
2013年9月份,患者又到医院检查,指标正常。
我问陶连章,像这种晚期癌症患者为何中医能发挥作用?以此类推,是不是癌症都能治愈?
他说,癌细胞是正常细胞的变异,治疗当选择那些可以阻止细胞变异的中草药物入手,癌细胞在身体中会得到抑制不再增长。随着身体机能的恢复和 增强,患者的寿命也会延长。在他治疗的患者中,带癌(细胞)生存的人数很多。但目前,他的药物只是以治疗喉癌、肺癌为主,其它癌症的治疗药物还在研究中。
医者本分家传师承
妻兄病情稳定后,携礼品登门感谢。陶连章婉拒,他说治病救人,医者本分,没辜负患者期望,他很满足了。
自此以后,笔者有时间便与陶连章交流,逐渐了解其为人行医之道。
陶连章,祖籍山东平度,1967年生于辽宁沈阳,1991年毕业于辽宁省中医药学院(现为辽宁中医药大学),1994年被选派援藏三年多; 在担任辽宁东山生命工程研究院院长期间,他带领专家团队致力于疑难杂症的攻克,申报了三项国家课题和数项省级课题;2006年他发明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 的纯中药制剂《前列宝麝香丸》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经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2009年被评为教授职称,时年42岁。
二十余年来,陶连章秉持“厚德载物、善待他人”的行医理念,救死扶伤不计其数。他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养成,身边的人影响最大。具体到他,家 传是启蒙,而他的师长,则坚定了他的信念。他的曾外祖父王纯浩,清朝为济南府太医,医术精湛,留下家传医书《纯浩医正》,书中记载了大量济世奇方,使之受 益匪浅。其母受家庭影响,经常利用所学为街坊邻居治病疗疾,受人尊敬;其父为军医,以西医为主,乐于救人。父母的言行让他知道,治病疗疾不求回报是一种大 善,“施予”比“索取”更幸福。考上辽宁中医药学院后,除了系统学习中医课程,老师灌输最多的就是医德,他铭记在心:一个从医的人没有医德,治病时心存私 念,就可能以救人之名变成行害人之实。
何为医德?陶连章认为,现在医生最基本的医德就是不开“大药方”,不以卖药求暴利。1998年他从西藏回到大学附属医院,跟随国家名老中医 史常勇教授,史教授有个外号“史八味”,就是常见病开方不超过八味药。小方治大病,不但减轻患者的负担,从社会和谐与中草药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也是一种 贡献。
史教授等师长的“医者父母心”让陶连章更感悟到医者责任的重大。他也坦承,限于学识,目前治病用药还做不到完全只开“小方”,这也成为鞭策他不断进取的动力。
在援藏期间,陶连章师从国医大师嘎玛群培系统学习藏医养生学,有机会领悟藏医主张的“脾胃”为先天之本的微妙之处,其眼界顿时开拓许多,为 他日后研发脑萎丸等药物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还了解到,旧时西藏,能从医者其家境、学识皆为大家之人,这些行医者不为谋利,而是致力消除病魔对 人类的伤害,所以特别受人尊敬;此外,古典医学内容深奥,病因药理千丝万缕,无恒心大智者不能循其道,这也避免了庸医误人。
对于中药的神奇的效果及现在被人误解的原因,陶连章也有自己的见解:现在很多人还在质疑中医中药,认为药物配伍不能标准化,这不是科学甚至 是巫术,说这话的人要么是哗众取宠,要么不懂中医药。中医药有着五六千年的发展历史,有着大量的临床经验和论著存世。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包括周边国家人民 的健康,中医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西药没有发明之前,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治疗疾病不就是靠天然药物吗?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人类认识草药的治病效果 有些是以动物为师学到的,比如云南白药的发现有这么一个传说:一个猎人发现一只老虎受伤后会找一种草根吃掉,几天后老虎的伤就好了。猎人把这种草根刨出到 回家去尝试治病,效果非常好,这种药就是三七,也是云南白药的主方。不仅是古代有这个传说,现在很多动物也知道草药能够疗伤治病,纪录片《动物世界》等类 节目中也经常拍摄到这类镜头。连最低等的动物都知道草药的效果,何况人这种高等级动物?那些认为中药不科学的人以偏概全,因为中医讲究的是因人而异、对症 下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同样的病情表现,但导致发病的原因却很多,如果只是用一个方法去治疗所有人的同种疾病,其效果绝对要打折扣。因人施治,正是科 学的体现。何况每种药物经过煎熬之复合之后其药性会发生质的改变,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正是中医药的神奇之处,也是用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地方。不 是不科学,而是现在的科学还没达到能完全解释中医药的奥秘。
在陶连章看来,中国古人对中医行医者誉为“悬壶济世”,一个“济”即表明这个行业的崇高,也代表了医家追求的人生境界。因此,大学给他建立的个人网页也以“陶济堂”命名,他希望自己能达到“济世”高度。
创新慧悟结出硕果
我问陶连章,中医所讲“肾为先天之本”与藏医所讲“脾胃”是先天之本二者的区别何在?在诊断治疗病人时有无用药配伍矛盾?
陶连章说,中医与藏医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各个民族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积累的精华,二者着眼点看似不一样,实际曲径通幽,并非刻 板教条,其对应的都是人体与自然的兴盛衰亡关系。比如中医药有《黄帝内经》,讲究脏象经络、五行阴阳,与藏医巨著《四部医典》把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为“隆 <http://www.baike.com/wiki/隆>”(指气、风)、“赤巴”(指火)、“培根”(指粘液)三大因素等有很多融会贯 通之处,“望闻问切”同样是藏医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陶连章认为,在具体诊疗过程中以“肾”为先还是以“脾胃”为先、以“显病”为先还是“隐病”为先,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及发病原因等综合施治,并不是一成不变。
有一位老年前列腺患者,经陶连章诊断后,查出患者身体还有其它更严重的疾病但没有显现,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陶连章安排用药的顺序是 “重者先,显者缓”,服药一疗程后复查,隐疾近愈,但前列腺病症因为没用药,没有改善。患者极为不满,指责陶连章庸医误人。对陶的医治方式也不听解释,最 后拂袖而去。
回忆至此,陶连章也反思自己:从医者,不但要求医术高超,还应善于沟通。一般患者生病后急于求诊,对于医生所说还存在没发作的疾病,往往是怀疑大于信任。在这种时候,医生当理解患者心情,先从显病入手,或者数病同治,才能避免误会。
正是受益于医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中医药与藏医药界大师们的教诲,陶连章援藏回辽宁后先后将老年痴呆病、前列腺疾病、乳腺类疾病作为自己的 攻克方向,并成功发明出专治老年痴呆症的《脑萎丸》、专治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的《前列宝麝香丸》、还有通过藏医药对肝胆的认识结合中医发明了专治乳腺 增生及乳腺结节的中药制剂《乳宝丸》,经十几年临床验证有效率可达98.7%以上,深受患者好评。
在药物的组方配伍中,体现出陶连章融汇中医藏医的智慧:如他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是“一般老年性痴呆虚实夹杂,脾虚、肾虚髓空是根本。治疗应 当健脾、补肾、益智、理气,辅以活血化瘀通络,扩大脑供氧量,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诸药配合,才能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在 《脑萎丸》的组方中,以脾胃和肾同时为本、同时为君的原则,以肝胆和三交同为藏血、温血、生化、疏导为用,以脾散精于肺,下疏于肾,上通于脑的医治原理治 疗脑萎缩取得良好效果。方中,人参、黄芪、山茱萸同为君药,其大补脾肾之元气,生血、生精、固精作用强大;而白芍、小茴、柴胡、当归暖肝、疏肝、补血功效 明显并与君药相得益彰。通而观之,此方补气生精有元,补血藏血有化,肾精充足,其髓必通达于脑(脑为髓之海),脑有所养,元神不虚,其病必解。
薪火相传彰显大爱
今年5月,一个朋友给陶连章电话,希望他能安排时间到山东滨州的孔子学堂讲授中医知识,陶连章欣然前往。从中医起源到饮食养生、从做人本质 到宇宙大观,陶连章深入浅出,讲的形象生动,听课者聚精会神,听得如痴如醉。课后,大家感慨万千:没想到中医这么博深,也没想到养生并不复杂。善待自己, 也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由于陶连章在专业上取得的成就,很多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机构就多次邀请他参加学术和临床交流,公立机构如河北中医药 大学、上海金秋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等,民营医疗机构的邀请更多,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但只要时间允许就会积极参加。他不但传授 医病经验,还拿出医案验方公开探讨,其人品学识深得与会者赞誉。
9月份,山东滨州孔子学堂再次邀请陶连章讲授中医药知识,这次参加听课的人数更多,甚至很多学生家长也专程赶来。
为没有中医基础的人群讲课,对陶连章来说并不多,但正是这两次滨州之行热情的听众,给了他不同的体验与思索:以前他注重对个体的治疗效果, 虽然也经常劝导患者注意保健,但由于各种原因,多数人存在“重治病轻养生”的心理,对待疾病采取“拖、靠、挨”的行为,最终导致小疾成大病,不但延误治疗 良机,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现在看来,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几个名医或几所名院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的方式, 让更多的人学会养生,受益养生,进而影响更广泛的群体。只有这样,中医才能继续光大,也只有这样,才能根除因病致穷带来的不安定因素。
而大家对中医知识和养生保健的如饥似渴的反应也让陶连章恍然大悟:让一人病愈仅是小善,让大家无病才是大道!这也正是《黄帝内经》所说“上医治未病”所包涵的伟大理念!
考虑至此,陶连章决定发挥自己在中医药和藏医药均有涉猎的独特经历,从撰写医学养生科普 文章开始他的祖国医学的推广之路。他也意识到,推动中医养生文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全力参与和支持,群策群力,才能继往开来,取得丰硕成 果。有见及此,他号召他的学生发挥所长,从影响周边人群开始点滴做起;他联络了一批相知相熟的名老中医,呼吁他们把自己的养生经验治病体悟贡献出来,让更 多的国民共享中医魅力……
2013年10月1日,笔者与陶连章相聚,听他畅谈了推广中医药养生文化的理想与梦想,为他的志向所感动。对一名在建设领域从业16年的新 闻记者来说,中医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领域,但我爱中医,我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从宏观上考虑中医常识、养生文化的推广,而不仅靠几名爱好者的个人努力。毕 竟,中医是国粹,其“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在任何领域都会闪耀光芒。
《诗经》有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有传承渊源在,中华文明薪火就不灭,中医魅力也将如南山之寿,如日月之永恒!